这回,真灭亡了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8-25 13:14:33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占据泉州 留从效)

天德二年,公元944年,泉州指挥使留从效,伙同副兵马使陈洪进等人,袭击杀掉了泉州刺史黄绍颇。

留从效等人是武官,而刺史是文官,所以这是一起十分典型的武反文。

留从效杀掉黄绍颇,控制泉州之后,立刻就向已经在建州称帝的殷国皇帝王延政投降了。

当时的福建闽地,处于分裂状态,闽地三大城,都城福州,被朱文进控制,经济中心泉州,原本也属于朱文进,但是现在留从效倒戈了,那就不属于朱文进了,而属于据有军事中心建州的王延政。

福州的朱文进还在盘算着怎么搞改革,怎么拉拢人心,提高一波自己的声望值呢,前线却传来了泉州已经反叛的消息。

泉州是闽国王氏龙兴之地,也是当地经济贸易中心,泉州丢了,财政赋税就会少一大块,朱文进相当着急,他是忧心如捣,腹热心煎,立刻发兵两万,打算把泉州给夺回来。

建州的王延政一看朱文进已然发兵,他也不能含糊啊,也发兵两万到泉州来支持和帮助留从效抵抗朱文进。

两万对两万,公平公开公正的在泉州城下大战一场,这就不拼什么阴谋诡计战术思维了,完全是硬碰硬,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结果朱文进这边的军队看起来是不太勇敢,被留从效杀得大败,只好退去。

(泉州 城下激战)

朱文进败退,王延政得势,王延政立刻乘胜追击,加紧兵力,开始对福州进行包围。

福州城里的朱文进和连重遇,那可真是有点慌了,因为现在不仅仅是泉州没拿回来,甚至就连漳州和汀州也全都投降了王延政,现在只剩下福州一地,俩人面面相觑,都知道这肯定是完了,好日子必然没两天了。

朱文进和连重遇都是骄悍的武夫,他们曾经接连推翻两代闽国皇帝,足见行事手段之强硬,所以就没有他们干不出来的事儿,他们肯定是不会投降的,被逼到一定份上,他们只会压上福州城里的兵力背水一战,做困兽之斗。

干嘛不投降呢?干嘛不放弃抵抗呢?朱文进和连重遇毕竟在某种程度上除掉了王延政最大的敌人王延羲,只要俩人肯投降,说不定能保全身家性命呢?

无非,是名和利放不下。

他们放不下名利,要拼死一战,可是他们的部下却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明知道必死,明知道是绝路,凭什么白白搭上这条命?

谁不是爹生娘养,谁不是有骨有肉?谁没有私心,谁不想活着?

所以朱文进和连重遇麾下有一部将,名字叫做林仁翰,他就在福州城里发动兵变,把朱文进和连重遇给杀掉了。

林仁翰杀掉朱连二人之后,审时度势,发现没有自立可能,于是也投降了王延政。

闽地当时最重要的城池,就仨,一个福州,一个泉州,一个建州,现在全都落到了王延政的手里,王延政可以说是彻底占据了整个福建天下。

(九五之尊 王延政)

当时王延政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把他自建的殷国改回闽国,自己称闽皇帝,泉州由王延政的侄子王继勋来镇守,留从效协助辅佐,福州则由儿子王继昌管理。

折腾了这么多年,福建终于是让王延政给拿下来了,虽然其过程并不怎么励志,但的确很不容易。

可是,还没等王延政好好享受一下胜利果实,闽地就告急了。

要知道,五代十国是多军阀割据,中原政权的手当然没有那么长,很难说伸过来干涉干涉,可是福建也并非是彻底封闭的,闽国多年内乱,打的是热火朝天,难舍难分,周边割据政权肯定要找机会做点动作,南唐此前就打过闽国的主意,这回闽国内乱,他们抓住其政权交替的真空期,立刻出兵,攻打王延政所在的建州。

当时的南唐皇帝,是中宗李璟,也就是著名的文艺皇帝李煜的父亲。

这李璟来势汹汹,更派出手下大将查文徽和何敬洙亲自领兵讨伐,可谓是闽国危矣。

其实,王延政不是不知道南唐犯境,他早就知道,他不仅知道,还正是恰巧利用了这一点,才能如此顺利的拿下福州。

原来,朱文进和连重遇困守福州之时,如果王延政要硬来,要直接武力攻城的话,就算是压倒性优势,没几个月时间那是拿不下来的,因为福州的城防基数就在那里摆着,它不是那种小州小城,想要取,必然是有成本的。

那有没有办法零成本拿下来呢?当然是有的。

这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福州,必须让福州城的内部先出现裂隙。

(兵家必争 福州)

要说王延政这个人,他还真是有不少鬼点子,南唐大军入侵闽地,明明是奔着他王延政来的,明明是外敌,他却四处扬言,说南唐的军队是他王延政请来帮助自己攻打福州的,这个消息散布出去之后,福州城的部将林仁翰认为王延政有南唐相助,福州必然不保,因此这才袭杀了朱连二人投降王延政。

福州,完全是王延政骗来的。

阴谋诡计帮助王延政取得了闽国天下,可也使他错过了防御南唐的最佳时机,他前脚拿下福州,还没等兴高采烈的溜达转悠两天呢,南唐大军直抵建州城下,王延政仓促迎战,不敌后只好龟缩城中,勉强支持了几个月,断水断粮,最终投降。

因为王延政给闽国定下的都城不是福州而正是建州,建州沦陷,他本人被俘虏,即代表了闽国的灭亡。

多年来,真如大梦一场啊。

登顶之后再无巅峰,做了皇帝,人生也就到了头。

如果说人性本来就是愚蠢的,那么只要人和人接触,就难免相互争斗,既然有争斗,那就难免有是非荣辱。

王延政曾经经历过惨痛的教训,也迎来过短暂的成功,他以为凭他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一切,到最后他只不过悟出一个道理:

失败,总是贯穿人生的始终。

(两面三刀 李仁达)

闽国被南唐灭了,建州沦陷,但是福州和泉州还在抵抗。

福州,在王延政的儿子王继昌的手里,而泉州则在王延政的侄子王继业的手里。

王延政在建州和南唐大军交战的时候,闽国有一员武将,名字叫做李仁达。

这个李仁达啊,可以说是闽国的一位奇人。

他最早出场于惠宗王延钧时期,在朝廷里做了个小小的指挥使。

指挥使这个职务,李仁达一干就是十五年,漫长的十五年那是相当之难捱,他愣是一点也没升职,王延羲执政的时候,他心一横,为了谋求发展,干脆直接叛逃到了建州,投入了王延政麾下。

等到王延羲和朱文进开战的时候,李仁达不知道怎么想的,又逃离建州,返回福州,归顺了朱文进。

当然由于李仁达这个经常悖主的行为,朱文进不是很待见他,因此对李仁达并不重用,只是将他随便安置。

等到林仁翰投降的王延政时,王延政无暇分身,于是让儿子王继昌镇守福州,王继昌刚到福州的时候,城防空虚,他还没来得及整顿城务,李仁达抓住机会,勾结福州将士,里应外合,发动奇袭,杀掉了王继昌,进而控制了整个福州城。

在福州城里给李仁达做内应的,是将领黄仁讽和陈继珣。

(拥立为帝 卓岩明)

俩人帮助李仁达拿下福州城,杀害了王继昌之后呢,突然良心发现,认为自己是闽国王氏将领,现在反而帮助李仁达这个叛将起事,他们的内心受到谴责,认为个人的行为有失忠义,李仁达一看这俩人优柔寡断,做事犹豫不决,仍然在理想信念和宏图霸业之间摇摆,索性卸磨杀驴,把黄仁讽和陈继珣杀掉了。

李仁达控制福州之后,本想自立,但是他这个人吧,名声在外,名气不好,他怕他贸然自立没人拥戴他,干脆从福州当地的寺庙神光寺随便找了一个叫做卓岩明的僧人,谎称造势,说卓岩明有天子之象,可居大位,因此拥立卓岩明为帝。

这位人在寺庙坐,皇位天上来的卓岩明,也是个倒霉蛋,当上皇帝没过多久,李仁达嫌弃他碍手碍脚,又把他也给杀掉了。

而泉州呢,情况还稍微好一点,仍然在王继勋的控制之中。

在王继勋看来,建州既丢,那么唯一剩下的只有福州,李仁达是闽国旧将,是自己目前唯一可以团结的势力,于是王继勋修书一封送到福州,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说福州泉州唇齿相依,现在这个情况下,咱们必须得联起手来。

王继勋这话说的,真是没毛病,而且是痛陈利害,南唐大军已经入侵,福州泉州如不联手,必然被逐个击破,兄弟君臣背水一战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这个李仁达似乎是昏了头,对于王继勋的建议根本不屑一顾,反而开始积极对泉州用兵。

实在是无法想象,李仁达当时为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王继勋也想不到,这李仁达是不要命了吗?他要拉着所有人同归于尽,跟着他一起下地狱吗?

人生当真是充满了矛盾,且任何人,似乎都无可奈何。

参考资料:

《五国故事·卷下》

《十国春秋·卷九十八·闽九》

中原移民南迁入闽与福建人口姓氏的变化. 纪谷芳.寻根,2011

浅析唐末五代中原移民对泉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郑自芳.福建史志,2019

2 阅读: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