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量体裁衣,勿盲目扩张,应该成为我们度过寒冬的信条。
最近,我又劝退了一位工作在科学城却想冲天河买房的好友。老实说,我内心里有一种“将人从悬崖边拉回来”的救人快感。
不是说天河不可以冲,而是要看自己几斤几两。
这位朋友工作稳定在黄埔核心区,但手上现金不多,东拼西凑大概两百万吧。
近期广州楼市政策裸奔,一手最低首付降到了15%,让这位朋友有了想置换天河的念头。
手持200万,试图用低首付,撬动天河800万-1000万左右的房子,相信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对于这位朋友,我说,你能不能、适不适合冲天河,只要认真把这3个问题想清楚,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01
搞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别看着首付降低到15%,确实极大地降低了上车天河的门槛。但接下来几万块的月供,掂量一下自己的口袋,能不能吃得消?
先不管是不是长住,至少你能不能扛得住三五年?
第二个问题:买天河或琶洲的目的是什么?住得更舒服,工作生活更方便吗?
当然不是。
如果是想住得舒服,住大房子,环境更好,上班更方便,理应在工作地附近买才对。
而预算不高,又往房价高的地方置换,注定只能住得相对更糟糕:
哪怕15%首付,也只能撬动珠江新城一个两房,或楼层朝向并不太好的老破小三房。
比如,目前不到1000万在珠江新城的中海花城湾,只够得上67平的两房。
这种两房,跟在工作地科学城周边轻轻松松住大房子、好房子,天差地别。
住得逼仄就算了,还得每天上下班去添堵加塞,更为折腾。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朋友又说,我不去珠江新城和琶洲挤,那去黄埔和天河交界的牛奶厂、高塘石这些地方如何?
我说,这些地方虽然价格比珠城低一些,买到的面积也大一些,离工作地也近一些了,但这些地方城市界面和公共配套也弱一大截,上下班之路同样拥堵不堪。
同样的预算,两区交界地方与工作所在地的科学城核心区相比,后者不仅能就近住得爽,上下班方便,还能节省一大笔钱,供房压力更轻松,何乐而不为?
大老远跑去天河接盘,不仅承受巨大的房贷压力,还住得很一般,又要忍受上下班通勤之苦,何必呢!
02
天河接盘赚更多?
第三个问题:
同样的低预算,现在去天河接盘,未来涨幅会跑赢黄埔核心区,赚得更多?或者行情差时更抗跌?
这个未来也不要太远,就设定5-10年一个大周期好了。
首先去看看过去四五年来,天河珠江新城也好,天河东牛奶厂、金融城也罢,涨幅跑赢科学城核心区了吗?
刚好目前我们正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涨跌周期(2018-2024年),贝壳目前的成交数据也还能查看,比较这个周期里的涨跌幅并不难。
结论是:天河与黄埔核心区的涨跌幅度,其实差不多的。
比如预算500-800万区间,在这两个地方选择不同的面积段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或跌幅,并没有本质区别。
比如,中海花城湾67平两房,2018-2024年,目前仍有23%的涨幅;至于天河东牛奶厂的华润天合,88平小三房回落到2018年买入价。
而科学城核心区的鼎峰和科城山庄,当年花城湾67平的预算能在科学城核心区上大四房,还有很大剩余。
涨幅同样也不差:2019年-2024年,鼎峰涨幅也是23.6%。如把预算剩余部分再投资一套小的,总收益也是可观的。
即便把时间再拉长一点,比如退回到2016年,花城湾两房户型目前有2.3倍的涨幅。
而科城山庄二期锦泽园大户型2016年价格2万/平左右,目前也还有2.2倍左右的涨幅,跟花城湾旗鼓相当。
列举这四个盘,无非是想说明:
不要过于迷信天河的投资价值,外围一些强势区域的核心地段,丝毫不输天河。
在黄埔核心区,不仅就近住大房子,住得舒服,而且增值保值也不错,投资自住都能兼顾。
而不多的预算冲天河或琶洲,仅能满足一点投资的需求,性价比较低。
如果削尖脑袋上天河而不惜高杠杆,沉重的利息也会反噬并不多的利润空间,到头来就连仅有的投资幻想也要破灭。
大梦一场,空手而归,何苦呢。
03
市中心优质资产门槛很高
天河珠江新城或金融城,在二十年前从城郊农田蜕变城区的时代,给当时买入的人们带来了超额回报。
但那已是过去式。
今天的天河核心区已高度成熟,也成为并没太多想象力的明牌。它的价格趋于相对稳定,后面入场的接盘侠,要像前期买家获得超额利润,需要更大的资金,以及更长的时间陪跑。
这是一场比较漫长的马拉松,非一般人所能适应和承受。
一定要清醒认识到,上车包括天河、海珠等市中心的核心地段,比如珠江新城、琶洲、金融城等的优质资产,是有门槛的。
而且门槛很高,非绝大多数普通人所能企及。
这个门槛有多高?按目前行情来看,至少1500万-2000万。
也就是说,至少要够得着类似中海花城湾、保利天悦这种110-130平面积段楼层不差的三至四房。
才算得上进入市区核心地段,勉强拥有所谓“优质资产”。
而800-1000万左右的资金量,在珠城大多只能选到一些歪瓜裂枣,或没啥竞争力的小户型。
要么只能去外围的天河东、牛奶厂、高塘石。而这些地方,目前土拍不断,肉眼可见的供应量猛增,一二手必然互卷严重。如前所说,无论自住舒适度,还是投资预期,都未必如黄埔核心区。
所以,预算不多的黄埔本地客,用上杠杆,去冲天河或琶洲总价1000万甚至1500万的房子。
除了面子上好看一些,满足一下“市中心有房”的虚荣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这个“死要面子”,是以“活受罪”为代价的。
04
谁是谁的郊区/外围
我知道,和这位朋友想法类似的人,有很多很多。
过去一二十年来天河一飞冲天的房价,给很多人心里塞进了一个绚烂的“天河梦”:
希望拥有一套天河的房子。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拥有市中心房子,就相当于搭上了财富的“高铁”,实现了阶层的跃迁。
因此,在我们“搞钱”的路途中,冲刺天河,冲刺琶洲,成为不少人的奋斗目标。
要知道,天河也很大,将近100平方公里的面积,并非处处都是你真正想要的“梦中情房”。
如果“天河”二字成为你心中的魔怔,不加分辨地盲目为“天河”二字冲锋陷阵。
特别是盲目融资上杠杆追高,一遇阶段深度回调,很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必须认识到,所谓外围郊区的说法,只是相对的。
不同发展能级的区域之间,所谓“谁是谁的郊区”,并非一成不变,自上而下也有鄙视链的。
比如科学城与老黄埔以及新塘,相对于珠江新城是近郊区。
而广园快速以北,天河黄埔交界的珠吉、大观路、高塘石这些两头不靠的地方。无论是站在黄埔核心区,还是珠江新城的视角,都是远离核心区的外围区域。
这些地方相对于珠江新城,可以说是:郊区中的郊区,外围中的外围。
05
买房能否上下兼容
我提出过针对低预算刚需客跨区域买房,尤其是高房价与低房价地区之间,能否“上下兼容”的概念。
在我看来,外围近郊的低预算买家,不能向上兼容;而市中心低预算刚需族可以上下兼容。两类群体买房的“获得感”,是不一样的。
什么意思呢?
市区上班的低预算刚需,可以适当远一点(比如自驾或地铁30分钟至1小时),买个相对大一点的三房。牺牲个人通勤不便,换取一家人的居住和教育等核心需求。
如果不想折腾,时间金贵,也可就近在市区买个老破小过渡一下,牺牲居住品质和教育资源,换取通勤方便。这种就是可以上下兼容。
但在黄埔上班的低预算刚需,如果要向上往市区买,则只能买老破小,既谈不上居住品质,通勤成本也高,最后赚钱效应也不一定好。
这种就属于多输结果,因此不能向上兼容。
两相对比,市区上班的低预算刚需客向“下”买,比近郊刚需客往“上”买,至少改善了居住和教育需求,获得感明显要高得多。
基于低预算刚需群体的核心需求逻辑,理性地来看,每个区域的小户型或低价房源,匹配的群体应该是比较明确的。
举个例子。比如老黄埔的北向小三房户型,适合的群体应该是这两类:
首先是老黄埔片区本地的低预算客,其次是来自天河、海珠琶洲地区外溢(向下买)的低预算刚需。
当如果老黄埔本地的低预算客,向住得更好一点,又兼顾增值保值,则可以去科学城的云埔片区买个南向四房。
这种情况属于上下兼容。
但科学城的低预算刚需,则不应去老黄埔买北向小三房,而应在云埔片区买南向三房或四房。这种是不能向上兼容。
所以,不同的预算群体,不同的户型,适配的群体本应是精准的,一旦错配,获得感完全不一样。
其实,不仅低预算客群,一些理性的高预算群体,不盲目舍近求远追高接盘市中心,而是回归居住层面,更注重就近居住品质和环境配套。
这也是最近黄埔一些赠送面积较多的二手豪宅产品,就受到了不少老钱青睐的原因。
买天河起码不会再背腰斩,买黄埔就不一定了!
很多工作要求26岁以下,买房难以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