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湘云醉卧,有人醉卧美如画,有人假寐,还有人像产后护理?

翠彤谈娱乐八卦 2024-11-08 20:08:33

说起《红楼梦》里最美的场景,"湘云醉卧"绝对是公认的经典王者。但你知道吗?这个美到窒息的场景,在不同版本的改编中却经历了从惊艳到翻车的魔幻历程。

最魔幻的莫过于2010版了。

别笑,这吐槽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明明选了个可爱的小演员,却因为服装和打光的问题,硬生生把人拍成了臃肿感满满的样子。更尴尬的是,现场的布景处处都透着一股用力过猛的味道。

花丛?有是有了,但人工痕迹明显得让人出戏。枕头?塞得鼓鼓囊囊的,看着就不像是随手从旁边花丛里摘的花瓣能装得下的量。

这种为了还原而还原的感觉,反而离原著的意境越来越远。

要知道原著里的湘云醉卧可是美得不着痕迹:青石板凳卧着一位小美人,身边是自然绽放的芍药花海,手帕包着新鲜花瓣做枕头,扇子随意散落被花瓣半掩,整个画面自然又诗意。

这么一对比,你就明白为什么网友会吐槽了吧?同样是还原经典,有人拍出了诗画般的意境,有人却拍出了另一个故事。

别急,让我们把时光倒回1987年,看看被称为"天花板"的央视版是如何完美诠释这一幕的。

说到87版的"湘云醉卧",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还原。这一版为什么能成为天花板?因为人家是真的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先说选景,剧组直接把目标锁定在了杭州西山公园的芍药圃。这地方的芍药是真的绝,漫山遍野的花海,随便一个镜头都是满屏的诗意。

剧组为了等芍药盛开的最佳时机,硬是在那守了好几天。可惜时间紧,不能等太久,最后只能用一个土办法——在真花中间偷偷放一些假花来凑数。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真花假花在金光的映照下竟然完美融为一体。湘云躺在那里,脸上泛着红晕,让人分不清到底是醉意还是暖阳的温度。

能拍出这么绝的效果,背后的"最强天团"功不可没。请来红学家当编剧就算了,还有沈从文、曹禺这些文坛大佬做顾问。

就连道具的选用都讲究得不得了:石凳的材质要有质感,花瓣枕头要蓬松自然,扇子要恰到好处地露出一半。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每一帧画面都美得惊心动魄。

最绝的是演员的表演,整个人沉浸在那份醉意中,轻声吟唱着酒令,连眉眼的一丝波动都写满了诗意。这状态,别说是观众,就连现场的工作人员都看呆了。

你说这么用心打造出来的作品能不成为经典吗?但凡了解点拍摄难度的人都知道,想要复制这种级别的完美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样看来,前面说的2010版的尴尬遭遇似乎也情有可原了。毕竟不是谁都有那个实力和运气,能凑齐这么多完美的因素。

说到早期的探索,最有意思的要数77年佳视版了。这版的"湘云醉卧"简直就是一出神操作,把整个场景搬到了晚上!你没听错,大晚上的不找个屋子躺着,非要跑到外面的石凳上睡觉。

这操作说是豪放,但也太离谱了吧?周围别说芍药了,连朵像样的花都找不着。湘云手里的扇子也不知道丢哪去了,整个人就这么直挺挺地趴在石凳上,看着跟喝大了的醉汉似的。。。这还原度,咱只能说是基本没有任何还原。

到了96年华视版,总算是开始往正经路子上走了。郭慧文饰演的湘云可以说是把角色神韵拿捏得死死的,躺在那的样子美得不像话,让人看一眼就不舍得把目光挪开。

问题是,道具组是不是忘记准备花瓣枕头了?就这么一个小细节,愣是让完美的画面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戏曲版的尝试倒是挺有意思。石凳有了,花瓣枕头也安排上了,连环境都布置得有模有样。就是人跟花的距离整得有点远,看着像是怕花粉过敏似的。

不过人家走的是戏曲路线,这种艺术化的处理也说得过去。

至于《黛玉传》版,选用的芍药倒是实打实的大片花海,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但是他们把石凳子放得比芍药还高,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看着这些版本的探索历程,你就明白为什么87版能被奉为经典了。每个版本都在试图还原这个美到极致的场景,但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

其实仔细想想,为什么同一个"湘云醉卧"能被六个版本拍出六种味道?关键就在于每个导演对"人与花"这种关系的理解都不一样。

77版干脆把花给忽略了,整得跟喝多了找不着家似的。2010版反而用力过猛,恨不得把整个花圃都塞进镜头里,结果画面显得特别做作。

而87版就高明了,让花和人自然融合,既不刻意也不敷衍,看着就舒服。

再说道具的使用,有的版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有的连个扇子都懒得准备,有的把花瓣枕头塞得像个标准枕似的。

只有87版,连扇子被花瓣半掩的角度都算计得明明白白,这才叫用心。

演技的差异就更有意思了。有的演员躺那跟睡死了似的,有的又表演过了头,搞得像是在演醉拳。96版的郭慧文算是找到了那个味,醉意朦胧中还带着几分灵动,让人看了就知道这个湘云是真的在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说到底,这个场景最难的地方在哪?不是摆几朵花,放个石凳子那么简单。关键是要拍出那种诗意的感觉: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在一个艳阳天,喝了点小酒,自在地在花丛中睡着了。

这种自然而然的美,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你说,为什么这个场景非得是湘云呢?换成黛玉或者宝钗会是什么样子?

说实话,这场景换成别人还真就不行。

你想啊,要是换成黛玉,估计早就对着落下的芍药花瓣伤春悲秋去了。

要是宝钗呢?算了吧,这位可是大家闺秀,就算喝醉了也得端着。让她在外面醉卧?怕是宁愿忍着也要回屋里躺着。

但湘云就不一样了。这姑娘浑身上下写满了"我就是这么任性"。喝醉了想睡就睡,管他石头还是板凳。

连醉着的时候还不忘念叨着酒令:"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其实仔细品味,这场景里有两幅画:一幅是我们看到的,花海中沉睡的美人;另一幅是湘云梦里的,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美妙世界。

这种内外交融的意境,也只有她才撑得起来。

所以说,"湘云醉卧"这场戏为什么能成为绝美经典?不只是因为有多美的芍药花海,多巧妙的构图,更重要的是,整个场景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湘云这个角色的魅力。

活泼不失优雅,率真却有诗意,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

你看,这一躺,就躺出了整个红楼的风采,躺出了那个时代闺阁少女最美的样子。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