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五更,一轮红日冉冉地从地表升向紫禁城的城头。然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那张铁青脸上,却是血色全无。
此刻,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正虎视眈眈地驻扎在紫禁城外,随时都可能破城而入。朱由检心里清楚,大明王朝已然进入倒计时,而曾经发出“国君死社稷”这句豪言壮语,并且断然拒绝李自成“割地求和”的他会遭到怎样的下场,不言而喻。
于是,在宦官王承恩的陪同下,他缓步登上城外煤山,从容地以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
在死前的最后一刻,他仍弄不明白,为何自己十七年来的克勤克俭,励精图治,仍会换来如此凄惨下场?难道老天真的要亡我国祚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吗?
想想也是!自朱由检登基以来,天灾人祸便频繁爆发,世所罕见的小冰期导致粮食歉收,民怨沸腾;陕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辽东地区皇太极自立为王,对中原觊觎许久,这一切无不让本已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彻底走向覆灭的深渊。
似乎,所有的坏事他全遇到了……
兄终弟及,有心无力公元1627年的盛夏时节,已被封为信王的朱由检,正在府邸安心等待着,被派遣前往封地的诏命,谁曾想,宫中传来诏命,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紧急召他入宫。
朱由检到达宫中后,朱由校已是弥留之际。当朱由检走到哥哥病榻前时,朱由校突然一把抓住他的手,饱含热泪地看着他,艰难地说出六个字:“吾弟当为尧舜!”
此时的朱由检并未感到兴奋,反而被惊出一身冷汗,聪慧的他当然明白此话的分量,哥哥的遗愿就是让自己接替大明天子的重责!
但此刻躲在暗处的那道冰冷的如尖刀一般的目光让他不寒而栗,朱由检心里明白,此人不除,自己将万劫不复!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称为“九千岁”的阉宦魏忠贤!此时的他在朝中党羽众多,权势熏天,只要他想,哪怕是皇亲国戚,也难逃他的魔掌。
果然,天启帝死后,魏忠贤立马让某宫女假孕,然后欲将自己侄子的儿子扶上帝位,不曾想此番举动却遭到张皇后的厉声呵斥,魏忠贤心生畏惧,不得不令人将朱由检接到宫中。
同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正式即皇帝位,年号崇祯。
初登大宝,朱由检处处提防,时时小心,对于魏忠贤一党也是虚与委蛇,不动声色。但却暗中分化阉党势力,造成他们内部矛盾。当一切准备妥当后,才突然下令,将魏忠贤贬往凤阳祖陵,继而以蓄意谋反的罪名将其逮捕入京,跋扈一时的魏忠贤深知大势已去,遂服毒自杀。
阉党消灭后,朱由检日夜精勤,操劳政事,国家曾出现过短暂的中兴假象。然而,这种表面上的繁荣景象马上被无情的现实所摧毁!
此刻,罕见的小冰河期已然进入到最严重的阶段,全国各地天寒地冻,庄稼遭受严重破坏,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而朝廷各项赋税有增无减,导致农民负担加重,矛盾激化,民怨四起。
其中,陕西受灾最为严重,朱由检刚一上台,陕西澄城便爆发了王二领导的农民起义,澄城知县遭到杀害,让起义军声势更为壮大,继而产生连锁反应。张献忠、李自成等部应声而起,攻城掠地,其势力范围已扩展至河南,直逼京师!
面对这样的危局,朱由检接连派出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三员大将,采用“剿抚并用”的战略,先后用了九年时间,才让局势有所好转。
错杀大将,雪上加霜在西北发生民变的同时,身处东北辽地的后金政权也一直是明王朝的心腹大患,为此,朱由检重新启用赋闲在家的袁崇焕。
袁崇焕信心满满地向朱由检呈上“五年平辽”计划,让朱由检不禁眼前一亮,对他大加赞赏,继而让他担任蓟辽督师。
袁崇焕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岗后第一时间便开了杀戒,将东江总兵毛文龙先斩后奏,朱由检听闻后大惊,然形势所逼,他不好多加责备,不过从此在心里对袁崇焕有所忌惮。
崇祯二年十一月,温体仁弹劾袁崇焕通敌,几乎与此同时,熟读《三国演义》的皇太极将“蒋干盗书”这一节运用地炉火纯青,他有意让两名被俘明朝太监听到袁崇焕私通后金之事,然后故意让他们逃回大明,两名太监立马将“袁崇焕通敌”作为紧急军情向朱由检如实汇报,朱由检信以为真,最终将袁崇焕押解回京,凌迟处死!
袁崇焕被冤杀后,后金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在辽东乃至山东地界频频取得胜利,大明兵败如山倒,乃至到了崇祯九年四月,皇太极登基称帝,改大金为大清,与明朝分庭抗礼。
两年后,在兵部尚书杨嗣昌“四正六隅十面网”战略的运用下,张献忠被招安,罗汝才投降,农民起义暂时陷入低谷,但东北的皇太极兵锋却格外凌厉!
同年九月,清兵再次向京畿重地发起猛攻,虽然洪承畴、孙传庭接连抵御,但依旧拿清军无可奈何,以致山东五十八座城池接连失守,包括德王朱由枢在内的四十六万人畜皆被俘获。
形势已是岌岌可危,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大明王朝接下来依然面临着天灾人祸的多重打击。
从崇祯十四年开始,全国上下开始爆发大规模饥荒,许多百姓的温饱都得不到保障,这就使得很多走投无路的农民主动加入李自成的队伍,恰恰这个时候李自成打出来的口号便是“闯王来了不纳粮”。
能吃饱饭,还不用缴纳赋税,那些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农民当然愿意死心塌地地供李自成驱使。
崇祯十五年二月起,李自成军连连攻下河南襄城、开封等地,斩杀、擒获明朝多员大将,同时,原本被招安的张献忠因得不到安置,再度反叛,势力发展到南直隶,到了次年,又占据湖广地区。
中原地区还在遭受兵燹涂炭,东北的皇太极也不给明朝丝毫的喘息之机,在崇祯十四年展开的松锦大战中,大将洪承畴及部分将领遭到围困,杏山、塔山二城也被清军攻陷。
到了次年,朱由检如惊弓之鸟,急忙派遣大臣与清军议和,然而却被陈新甲搞砸,皇太极遂挥师京畿,再次展开杀戮与劫掠,攻陷八十八城之后,带着无数俘虏和牲畜等战利品扬长而去。
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大明王朝已是落日余晖,灭亡的结局正以不可逆转的势头加速推进!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就赫然写着“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八个大字,指的就是看似没有相互联系的大事之间,其实是有着微妙的关系的!若用现在十分流行的术语来加以概述的话,就是:量子纠缠!
自崇祯帝登基以来,除了罕见的天灾以及应接不暇的人祸外,还有许多流言蜚语。例如在京城有一大户人家,饲养了一只重达40斤的鸡,主人见状惊异无比,起初还以为是祥瑞,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后,这奇事马上便被一位道士知晓。
他满心好奇,专程跑来一探究竟。看到这只鸡不似寻常见到的鸡,通体白色羽毛,喙也是红色的,不觉大为惊奇。正巧一位富商也上前凑趣,想以一百两的高价将这奇物买下之时,那道人却突然出言阻止,表示此鸡乃不详之物,买下必遭大灾!”
众人被这句话唬得都向后退了一大步,接着道人解释说,此物根本就不是一只鸡,而是“鷔”,乃是亡国之物,看来大明江山就要易主喽!
很快,“鷔现明亡”的谶语便传到朱由检的耳朵里,原本被战事搅得心烦意乱的他顿时大怒,立即将造谣的道士逮捕,枭首示众!
可朱由检勤勉节俭也好,扼杀流言也罢,无论他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大明王朝即将覆灭的悲惨结局!延续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已被几位奇葩皇帝搅得千疮百孔,几个阉宦弄得民不聊生,即便朱由检有通天的本事,也绝不可能力挽狂澜,让衰颓的大明王朝继续焕发生机。
结语就在朱由检吊死煤山的次日,闯王李自成就攻进了紫禁城,先前那些信誓旦旦要与大明王朝共存亡的臣子们,纷纷投降,而此刻,众叛亲离的朱由检已是煤山上的一褛孤魂,他的尸体被李自成找到后,李自成还是找了一副质量上乘的棺木给他安葬。
清军入关后,多尔衮为朱由检发丧三天,并将他的灵柩安葬于思陵。朱由检的悲剧是明朝后期数代皇帝殆政、懒政积累下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封建末代皇帝的最终归宿,历经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已然失去了驾驭天下的资格,它就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终究迎来自己寿终正寝的那一刻,而朱由检无疑是它身上的一块痈疽,必然要与它一同承受死亡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