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婆婆一起带孩子的这段时间里,我非常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是:“她还小,根本听不懂你在讲什么”,然后就把孩子拉开,一点都不考虑到我是在教育孩子。
可是,有一天我听到孩子说了一句脏话,这句脏话是我公公经常挂嘴边的,我就问我婆婆,孩子不是听不懂吗,怎么知道这是骂人的脏话。
婆婆还不承认,非得说孩子就是听不懂,孩子也就是随便说出口的。然后我就说,教了那么多话,就学会这句,还是在我叫她关电视的时候。
最后,我就只听到婆婆喃喃自语:“这孩子什么时候听懂了大人说的话了”。
其实,在疑惑“孩子多大能听懂大人的话”时,实际上是在揭开婴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能力逐步成熟的神秘面纱。
很多父母、老人觉得宝宝还小,啥都听不懂,更不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但实际上,只要是孩子们想,他们是能够领悟到大人在说啥,只不过接收和表达的方式不同。
初识世界的声音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置身于充满声音的世界,虽然还不能清晰表达自我,但他们却有在聆听。
研究表明,新生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不仅能区分不同的声音频率和响度,还能通过声音的变化感知到父母的情绪。
因此,在这个阶段,虽然宝宝还不能直接“听懂”大人的话,但他们已经开始学习从爸妈身上表现出来的音量、音调等来解读这些声音背后的意义。
早期互动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逐渐有了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比如微笑、哭泣、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是宝宝与大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
当父母用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通过观察父母的表情、倾听声音的语调来感知情感,并尝试做出回应;当父母凶巴巴得指责宝宝不认真喝奶时,宝宝通过语调和表情来解读,多数不做任何回应。
不管是温柔的还是凶巴巴的,这种早期的互动都会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咿呀学语”到“词汇爆发”
大约在6个月左右,宝宝开始进入“咿呀学语”的阶段,他们会发出各种无意义的音节,仿佛是在模仿家里人说话的声音。虽然此时的“语言”还无法被直接理解,但父母若能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能够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在1岁左右,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始迅速提升,进入了“词汇爆发期”。他们会开始说出一些简单的词汇,如“妈妈”、“爸爸”、“喝水水”等,并逐渐理解这些词汇所代表的含义。
也就是从这阶段开始,孩子能够逐步听懂大人在说什么的,只是他们没有表现出来,比如:
①、没有好好吃饭而被妈妈训斥,宝宝知道妈妈正在生气,是自己做的不对。
②、时间到了还不想睡觉,妈妈不让玩的时候,宝宝也知道该睡觉了,他们听懂了,就是不去实施。
到了2岁左右,宝宝的语言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开始能够说出由简单词汇组成的短句,如“我要喝水”、“妈妈抱”等。
这时,宝宝对于大人的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力,能够捕捉到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时,他们也开始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与大人进行更为复杂的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听懂大人的话并不仅仅局限于词汇和句子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理解并回应其中的情感色彩和社交信号。
综上所述,“宝宝多大能听懂大人的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宝宝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情感理解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因素。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宝宝就在不断地学习如何理解和回应这个世界的声音。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要及时引导、教育孩子,不要觉得孩子小听不懂就在孩子做错事情时一笑而过。
文:阿布提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