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日本史》作者:张宏杰
在前面几节,我们谈到了日本的发展史,以及日本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关系。那么,从这一节开始,我们来聊聊日本这个民族的国民性。
说到日本民族的国民性,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经有过一个经典的论述,叫作“菊与刀”,意思是说日本这个民族既有菊花一样的谦和雅致,又有刀刃一样的刚烈极端。
那么,为什么日本这个民族会形成这样一种截然不同的国民性格呢?下面,我们就先从日本国民性“菊”的一面,展开探索。
不能给人添麻烦,还要合群
实际上,日本国民性“菊”的一面,是源自日本的“集团主义”文化。那提到集团主义,可能有人会马上想到我们常说的集体主义。但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集体主义体现的是价值取向,而集团主义则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指的是一个人必须时时时刻、小心翼翼地考虑所处集团的利益,与其保持同步,否则就没法生存下去。
对此,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2015年有个叫汤川遥菜的日本人曾到某个伊斯兰国家探险,结果被当地武装绑架。因为向日本政府索要重金未果,汤川遥菜惨遭武装组织杀害。但他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第一句话就是道歉,说儿子给政府添麻烦了。
那么,为什么这位悲痛的父亲第一反应是道歉,而不是抱怨政府救援不力呢?这就是日本人的集团主义价值观:不能给别人添麻烦。作为成年人,汤川遥菜执意要去危险之地,害得整个国家为了救援他而劳心劳力、消耗资源。所以他父亲的第一反应是要道歉。这也是日本集团主义的第一个特征:不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集团主义的第二个特征就是要合群,不能显得与众不同。比如日本职场中有着下班后喝两杯的传统,尽管有的人想要早点回家休息,但也不敢随意离开,因为这会影响其他人的兴致,导致自己被孤立。
而且这种合群意识会还溢出职场,传导到家庭中。如果丈夫每天回家太早,妻子就会紧张,担心丈夫在公司里不受欢迎,以至于没有酒局。有的妻子担心丈夫太早回家会遭到邻居歧视,要求丈夫哪怕在街头溜达,也要到深夜才能回家。
所以我们在旅游景点时,往往一眼就能识别出日本游客。因为他们的穿着相仿,戴着同样的帽子,手上拿着相机,跟着向导安安静静地集体行动。有人评价说:“日本人有种近似天生的合群习性,像是一群飞雁,总是成群结队进行活动。”
在日本,所谓的“集团”名义有很多,比如公司、学校、机关,甚至同乡会。它们会积极组织像新年会、忘年会、文体比赛、郊游等集体活动,就像一块块磁铁,把小铁屑一样的个人吸引到一起。只有在这样的集体怀抱里,人们才会觉得安心。
为此日本人还创造了一个词,叫“饭团志向”,比喻集团主义就像一个有很强黏性的饭团,而那些不懂规矩、不合群的人则被视为散落在饭团之外的米粒。日本人骂他们是“KY”,意思就是,不会察言观色、只会破坏气氛的人。
除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和合群外,集团主义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不鼓励内部竞争。比如日本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大多是接力赛、拔河这样的集体项目,鼓励运动员协作而不是自己出风头;而小学生成绩册记录的多是操行品质,而不是学业成绩。
那么,日本这种重视集团、力求合群的国民性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知道,环境会塑造人,而日本国土上多山地丘陵,迁徙不易,所以人们喜欢扎根本地,构成了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会;而且日本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必须抱团互助才能活下去。
但这种“集团主义”也有其两面性。它的好处就在于能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且人际关系比较和谐;而坏处就在于压抑人们的自我个性,不敢创新,不敢勇敢地表达自己,否则很可能会因特立独行而遭人排斥,甚至霸凌。
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匠人文化
除了合群、怕惹麻烦、愿意合作外,日本文化还有一大特征,就是匠人精神。就像“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所说的:“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以求精进,不断努力以求达到巅峰。我不认为自己已经达到极致,但我每天仍感到欣喜。我爱自己的工作,并倾尽一生。”
这种匠人精神的基础,就是日本人身上的认真特质。鲁迅先生曾说过,日本人身上最大的长处就是认真。如果你和日本人聊天,哪怕随口寒暄一句“你周末都干什么了?”他们也会翻开记事本,查看确认周末踪迹后,再一条条说出来。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这么认真呢?有人曾开玩笑说,那是因为日本人大多是A型血,而A型血被普遍认为认真严谨。尽管我们没做过调查,不知道日本人中A型血占比是否居多,但日本人对A型血的喜爱却是确凿无疑的。
在日本人看来,A型血代表着诚实敏感、认真细致、踏实努力,而B型血则意味着自我、随性,缺乏领导力和外交魅力。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竞选时,就曾高调宣称自己是A型血,比另一方的B型血竞选人更适合首相一职。
但在中国的文化中,对A型血和B型血的评价可能刚好相反。很多中国人不喜欢A型血,认为它是内向、呆板、固执的象征,而B型血则意味着外向、活泼、开朗。所以在中国职场乃至婚恋场上,A型血都处于弱势,但在日本,情况则恰恰相反。
还有人说日本匠人文化的源头在“精农主义”。日本国土狭小,耕种面积有限,为了提高收成,农民们每天从早到晚泡在田里,像摆弄艺术品一样精耕细作。就像米这个字,日本人把它拆成“八十八”,说大米从播种到收获需经历八十八道工序。
确实,直到今天,日本农业仍呈现出“精农”的完美主义。比如,拿西瓜来说,能正常销售的西瓜必须大小相同,表面不能凹凸不平,花纹也要美得一致……这就要求农民们得像绣花一样,精心照顾每一个西瓜,做好每道工序。
虽然以上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匠人文化”其实是扎根于日本的阶层固化之上。前面我们讲过,江户时代是个压抑、沉闷的时代,士农工商的身份从人们出生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不但自己,后代无没法逆天改命。
但这种制度也有个好处,那就是除武士外,其它阶层会断绝政治野心,静下心来,把才干和创新热情全部用于自己所处的小格子里,专心致志地发展技艺。寿司世家会钻研如何做出好吃的白饭,还有人穷其一生研究如何把抹茶碾得绵密均匀……
日本人认为,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技艺精进也是一种修行之道,令人安心。他们追求在狭小的空间里,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直到今天,日本人的这种精致细腻仍无人能比。他们善于通过不断的微改进,把寻常之物做得如艺术品般精美。
但如果过于重视匠人精神,也会弊大于利。有位日本学者就把近年来日本IT制造业的落伍,归咎于匠人精神。因为匠人们只埋头于研究手工技艺,而忽视了产品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并且当市场发生急剧变化时,他们也不会及时响应。
相比日本来说,中国人更具野心,对成功的追求意识也更强。纵观中国古代史,王朝更替以及科举制提供了更多跨阶层流动的机会,塑造了国人“争先恐后”的野心意识,以及对成功的渴望。但这也让我们缺少耐心,追求迅速成功和迅速扩张。
不过,这种国民性格的差异,无所谓对错好坏。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全盘迷信于“匠人文化”;也要学习其认真、精细、耐心的一面,好好打磨自己的产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对邻国日本,我们也应如此。
崇拜强者,愿意学习
那除了前面这三种特征,日本的国民性还有一个突出之处,那就是转弯极快。你可以想象他们像一群鱼,总是井然有序地朝一个方向游动。但如果你朝水中扔块石头,它们在短暂受惊慌乱后,又会集体转向另一个方向。我们前面提到的明治维新就是这样的转向。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舆论主流是“攘夷”,从天皇到民间,大家一致排外。但等到在萨摩和长州跟西方人打了两架,见识到西方强大的武力值后,整个日本马上清醒过来,从闭关锁国立刻转向大开国门,自此脱胎换骨,得到新生。
那么,面对危机和剧变,日本人为什么能迅速转身,且转得又是如此彻底呢?其实这反映了日本人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崇拜强者,而且没有思想包袱。只要发现你比我强,我就既不妒忌也不仇恨,而是立刻向你学习,全力以赴地学习。
这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没有几个国家能真的做到位。很多民族在面对别人压自己一头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抵制心理,但日本人不一样,他们一旦发现对方比自己强,马上就会学习。
事实上,正是这种强者崇拜式的学习,让日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日本的第一次学习发生在中国的魏晋时期,当时这个国家还处在原始的绳纹时代,连正式的衣服都不会做。但正是通过向汉朝文明学习,这个国家快速进入到弥生时代,发展起了农业文明。
日本的第二次学习是在唐朝初年,两国军队在白江口展开海战。所谓不打不相识,这一交手让日本见识了唐朝的国力,于是他们大规模地派遣留学生,全面向大唐帝国对齐,通过大化改新让日本有了质的飞跃。
日本的第三次学习发生在黑船事件之后,这次学习直接推动了后来的明治维新运动,把日本带上了近现代发展之路。为了纪念“侵略军”的司令佩里,日本人还在东京湾修了一座佩里公园,为其树碑立传,碑文由日本的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亲自书写。
日本的第四次学习发生在二战战败之后。美国人刚踏入这片土地时,一度担心会遭到日本人的抵抗和报复。但很快他们发现,战时弥漫的仇恨情绪早已消散,街头巷尾的日本人礼貌而热情,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谦逊而认真地展开学习。
可以说,这是日本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见到别人的长处,立刻拿来为己所用。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文化呢?
首先就在于日本人的蛮性,简单来说就是思维简单,看到谁强就学谁。同时,日本也有着悠久的等级制度。在日本文化中,低等级的人向高等级的低头是本分,并不丢脸。所以只要确认你是强者,日本人就会老老实实低头,表示敬意。最后,日本多次尝到甜头,所以遇到强者就会习惯性地崇拜,并展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