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痛骂都不为过,但伊万科维奇才是国足惨败日本的罪魁祸首

一个写球的牧子 2024-09-06 02:39:15

赛前,究竟怎么观看这场比赛,成为了舆论场上的最大话题。

不过,对于喜欢用结果论来分析问题的很多人来说,难以找到免费的渠道看球恰恰是个不错的结果,因为在18强赛的客场对阵日本队,中国队创造奇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确可以忽略不计。

别说拿分,像上一场小负韩国队的表现和结果都难以出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看不到球反而成为了一件好事,因为国足在这场比赛的表现相当糟糕,尤其是在经国中场调整的下半场,形同灾难。

所以,输球毫不意外,但输了7个,需要有人为此负责。

本场比赛,伊万科维奇沿用了此前的442体系。

不是他此前一直坚持的菱形站位,而是最后踩了大运闯进18强赛的平行站位,蒋圣龙和李源一组成双中场,徐皓阳和谢文能则分居左右两侧。

包括身后的四后卫防线,这个中后场都没什么问题,但锋线上的选择就令人困惑了,因为他选择了在小负韩国队的比赛里没有首发的武磊和张玉宁。

当然了,球员的身体和训练的具体情况,我们这些局外人并不了解,但毫无疑问的是:

从这个时候开始,危险的种子就已经被埋下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点的变化也无法明显地影响全局,因为客战日本队,你无论用了谁,都免不了局势一上来就落入他手的被动情况:

不过,在日本队彻底放开手脚之前,中国队也曾用一次右路的推进打出了一点内容:

这就说明了,即便两队的实力差距极为明显和悬殊,但自身的选择和布置是否正确,还是会在比赛中有所体现的。

哪怕是大家可能根本都不敢想象的进攻端。

比赛开始5分钟后,日本队的进攻就开始了:

第一次威胁进攻便从左路的三苫熏一侧打出,此后日本队的左路也频繁打出类似的传中进攻:

而在第8分钟,中锋上田绮世便倚着朱辰杰完成了转身:

而在右路,包括堂安律和久保建英两人,则选择通过内外两线的传中威胁着中国队的球门:

当然了,这些进攻都很有威胁,但这是相对于中国队的防守来说的。

考虑到日本队超过1亿欧元的球员身价,考虑到这些球员是在打亚洲内部的比赛,他们是可以比这些内容做得更好的。

所以从日本队的角度来说,他们在上半场的进攻没有踢出他们的最高水平,这体现在日本队的进攻被严格局限在左、中、右三个方向,三个方向之间没有更多的串联和配合,大多都是打到这个方向上,便从这个方向打到底。

在这样的进攻下,中国队是可以勉力维持住的。

所以中国队丢球很早,但丢的实际上是一个定位球:

而且丢球很早的结果,也没有让中国队在此后的防守中暴露出自己的核心区域,中路封锁得依然很紧密:

直至到了体能节点的30分钟区间,中国队才让上田绮世再次从中路完成了转身:

也是在这一时间段,日本队才在这次进攻里打出了更多的内容,假意再次从右路传中,但在边路稍稍吸引了防守注意力之后,转到肋部进行射门尝试:

这才是日本队面对铁桶阵,应该具备的进攻能力,如果他们早一点这么打,中国队的惨败可能在上半场就彻底拉开帷幕了。

但他们在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这么打,反而都送出了一些相对没那么难处理的传中球,让朱辰杰和蒋光太刷出了不少的解围和争顶数。看到中卫能够相对轻松地清除威胁,外围球员自然也会稍稍省力,这便是谢文能在伤停补时阶段还能在边路完成突破的原因之一:

可惜的是,左路的队友上得慢了,最优选项没有形成的同时,谢文能也没有选择把球往回带一带,从而绕开日本队的防守,把球权保留在本方的脚下。

强行和接球压力很大的张玉宁进行配合,肯定不是次优选项,所以这次推进上来,也没能让中国队多保留一会球权。

可能就是这样一点微小的区别,就让中国队在中场休息即将到来之前丢掉了第二球,因为第二球里没有跟上的人,恰恰就是谢文能:

被人压了半场,年轻球员肯定着急,恨不得一脚球就打到最前面去,毕竟这也是谢文能的第一次18强赛经历,出现这样的错误操作很正常。

但更让人失望的,其实是顶在最前面的张玉宁和武磊。

前者在本土联赛里的全面性,到了这种级别的比赛就会变成什么都不够,至于武磊,作为队内的最强球员,在其实有身位优势的情况下选择分球给谢文能来突破,自己则去穿插跑位,这种处理也算是大家见怪不怪了。

更不用说,还有这样的分球失误了: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半场的中国队表现还算可以,因为中后场球员基本完成了自己的防守职责,只是在定位球环节被对手抓了一个明显的失误。

如果前锋线的能力更突出一点,第二球是有机会不丢的,比如张玉宁或武磊如果能像对阵韩国队的费南多这样在突前环节制造优势:

或者是能像拜合拉木那样,向前发力的同时,还有体能回补后场:

中国队是有机会带着0-1的比分进入更衣室的,但没有做到,还丢了一个被传中砸到后点的球,剧情从这里就开始改变了。

因为,只要你和对阵韩国队这场实力差距同样悬殊的比赛内容进行比较,你就能够发现,国足这一场和上一场的最大区别就是守转攻环节。

所以,要调整就要调整前场,就要调整前锋线。

但是,丢了一个被传中砸到后点的球,这让伊万科维奇将问题归结到了后场,在他看来,谢文能可能已经没有体能和效率来补足后卫线的宽度了。

于是半场回来,伊万科维奇用高准翼换下了谢文能,中国队也从开场的四后卫改成了下半场的五后卫:

这的确在理论上补足了中国队的防守宽度,但在前边依旧杵着双前锋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伊万科维奇在中场位置削掉了一个人,将其补到了后卫线上。

后卫线的宽度是有了,但对后卫线的保护还有吗?

于是在下半场开始仅仅4分钟后,日本队在上半场几乎完全没有打出来的边中配合,来了:

过了不到3分钟,日本队在左肋打出配合,打进了第三球:

很显然,伊万科维奇的半场调整,完全搞错了方向。

因为中国队丢掉的第二球,让他以为日本队下半场还会打类似的吊后点的边路传中,于是他想用五后卫来加强防守,但殊不知,上半场的日本队很可能是被迫这样行事的。

上半场442体系的8人防守结构之所以有效,不仅是因为中国队的边前卫会通过移动和落位来补齐防线宽度,从而形成兼顾边路和外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日本队的两个中场——守田英正和远藤航,没有用调度来联系强弱侧的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没有像罗德里那样在禁区外围拿球,直接一个斜传快速打到另一侧的能力。

这意味着日本队只能冲着一个方向使劲,球在哪一路,便从哪一路打到底,而且在局部,球在外围,中国队的边前卫就在外围防守,球被传到了边线,边前卫就跑到边线防守。

但是,改成了五后卫,中国队的防守就没有了这样的效果。

你没有了边前卫,也就没有了边前卫在外围和边路兼顾防守的效果,外围防守则完全交给了三中场,所以当日本队从中场面前进攻的时候,身侧就会空,从中场身侧进攻的时候,中间就会空,第四球就是被南野拓实这样钻进去的:

理论上,你当然可以用边中卫的前顶来加强中场,但你能指望中国球员的边中卫意识吗?尤其是在这种强度的比赛里?

而在丢掉第四球之后,更有战术效果的归化球员和拜合拉木才披挂上阵,这早已失去了意义,就连避免惨败的意义都失去了。

更不用说拜合拉木登场,并没有让中国队错误的532体系发生变化,他成为了中场的一员,这让换人调整的意义都不大了。

于是在比赛的最后15分钟,日本队从中路和肋部予取予求,接连打进三球:

最耻辱的就是第六球,因为伊万科维奇哪怕打出了五后卫,依然没能避免后点被砸。

所以,这的确是一场所有人都该被痛骂的失败,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但再糟糕的失败也有分析的价值。

就像同样都是输球,0-1、0-3和0-7的区别,依然很大。

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场主教练伊万科维奇犯下重大失误的比赛。如果首发选择张玉宁和武磊,还能用外人不了解详细情况这一客观理由来解释,那么伊万科维奇对国足丢掉的第二球的原因判断,出现了无可推卸的明显错误。

谢文能当然是漏人了,但在几分钟前,他刚刚完成了一次推进,而他是以第三人的身份向前推进的,在这一过程里,第一人和第二人也有机会多做一点事情来减轻队友的消耗,但他们没有做到。

如果是武磊把球带到了前场,谢文能是不是有体能做好那最后一次防守?

这种区别可能很小,小到可能难以发生质变,但59和60也只差了一点点,但那就是不及格和及格的巨大区别。

所以,国足需要的调整不是在后场,更不是把上半场运行良好的442改成532。这一改,宽度有了,层次没了,日本队不会转移的毛病被伊万科维奇成功掩盖,擅长配合的优势则在这一改动之后发扬光大,一场可能很普通的输球,就这样变成了惨败。

很显然,需要负责的人就是伊万科维奇。

0 阅读:129
评论列表
  • 2024-09-06 15:21

    球员负责啦,难道要教练负责?大部分毫无斗志,在想赢球方面看不出任何默契

  • 2024-09-08 22:22

    玩的是快乐养生足球!

  • 2024-09-07 15:38

    太明显了这是让他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