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短视:培养出“乖”孩子,害了他们一生

舒山有鹿 2024-09-30 12:26:29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儒家文化,偏向于“因材施教”。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文化,偏向于培养“乖孩子”。

这种培养“乖孩子”的儒家理念,贯穿了无数人的一生。哪怕是现代的父母,也会希望孩子乖乖的,只要听话就好。

难道说,培养乖孩子,就真的对孩子好吗?不见得。因为乖孩子在江湖当中,基本都很难混下去。

表面上,乖孩子在学校里深受老师的欢迎。可在现实生活中,越是乖孩子,越是无法做事,甚至举步维艰,连赚钱都困难。

父母最大的短视,就是实行“羊性教育”,培养出乖孩子,害了他们一生。

一、乖孩子,都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西游记》中,有一石猴横空出世。天性不羁的他,在老猴的指点下,不远万里到了西牛贺洲拜师学艺。

化名孙悟空的石猴,不仅战天斗地,还跟各路神仙、妖魔称兄道弟,可谓是“社牛”。就连玉帝和如来,也想拉拢孙悟空。

虽然说,大闹天宫一战中,孙悟空被如来压了500年,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按照天界的时间,孙悟空不过是被压了500天而已,等于是禁闭一段时间。

等孙悟空出来后,直接就领了如来和观音派下的“取经”任务,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镀金,最后修成了“斗战胜佛”。

在花果山里边,乖猴子都死了,只有孙悟空混到了最后。为什么?因为孙悟空懂得折腾,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具备被拉拢的价值。

不论在神话小说,还是在现实世界,乖孩子都是没有江湖价值的,因为乖孩子到处都有。就像老实人,一辈子也无法出头,困苦潦倒。

二、乖孩子,都缺乏运用第二套规则的能力。

这个世界有两套规则,一套是明面上的规则,另外一套是潜规则。前者,是用来忽悠人的。后者,才是真正有用的。

在《大明王朝1566》中,东南名将胡宗宪说过一句话:“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用来办事百无一用。”

胡宗宪为什么可以顺利抗倭?因为胡宗宪有严嵩等人的支持。要是没有严嵩的支持,也许胡宗宪依旧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潜规则,是人类世界深层的运行逻辑。你想想,要是明面上的规则有用,为什么遵循明面上的规则的,都是穷人呢?

真正的精英,脑子都比较灵活,对于潜规则没有任何的排斥,只会欣然接纳。所以,他们才会成为精英,而不是顽固、守旧、迂腐的老实人。

内卷竞争就是一面镜子。会说话的人,就是比会做事的人,升得更快。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太肤浅,有可能就落败了。

三、乖孩子,基本都到处碰壁。

网络上,有人说过一番话:自己从小就接受父母老实巴交的一套,等长大了,到了社会打拼,才发现,这一套只会让自己到处碰壁。

老实人,安分守己,也没有任何的野心,为什么他们还会到处碰壁呢?因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一个人,太过于善良了,就会有人欺负他。太过于老实了,就会有人收割他的韭菜。人类社会主打的,就是弱肉强食。

就拿“割韭菜”这一点来说,难道你表现得老实巴交,精英就不会收割你?有可能,精英看到你老实巴交,还会更加高兴。

真正的精英强者,就没有一个老实人。老实人,基本上都无法成为精英强者。因为越往上的争斗,阴谋算计越激烈。

孩子,可以老实,但不能太老实。具备一些“绵里藏针”的手段,活成一朵带刺的玫瑰,才能有效保护自己。

写到最后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学校的老师,都喜欢乖孩子,而残酷的社会,却筛选、淘汰乖孩子呢?

答案很简单。在学校里边,乖孩子越多,老师越好管理。孩子们好管理,老师的工作量就少了。这,有利于老师的工作,老师肯定是喜欢的。

至于说残酷的社会现实,这就跟每个人的利益有关了。乖孩子,连自己的利益都无法维护,那他们怎么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呢?

举一个例子。

有两个人回到老家,A是黑白通吃的大老板,B是底层的打工人。家族聚会的时候,A说了无数的好听话,别人都认为A是个“真善美”的君子。

等B说话的时候,哪怕他老实巴交,善意发言,别人也认为他是个窝囊的软绵羊,更加瞧不起他,就别说尊重他了。

可见,别人眼中的“真善美”,并不是老实巴交,而是实力。有实力,你的善良才有人吹捧。没有实力,你的善良就是别人眼中的懦弱无能。

文/舒山有鹿

1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