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岁半

思聪谈社会 2024-07-26 13:38:59

2006年冬,老詹五十七岁半,

受命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担任总编辑。

行前,到中组部,听领导谈话。

领导是位女性,常务副部长。

说话慢条斯理,温文尔雅。

领导说,国枢同志,你将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担任总编辑。

如今,你已经五十七岁半。

据我所知,像你这样的情况,全国只有两位,

另外一位,是民主人士。

可见中央对你是信任的,你的任命也是不寻常的。

你到那里,要兢兢业业,认真工作,不要辜负组织的信任。

我掏出本子,认真记下领导的谈话。

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信任。

稍微了解干部制度的人都晓得,

“七上八下”,是提拔干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意思是说,五十七岁,还有可能提拔上去。

五十八岁,就不行了,只有等到龄时下去。

而我,恰恰夹在中间,倘若再晚半年,

那么对不起,你就不再有提拔机会了。

如今,老詹已经退休多年,

回忆这件事情,不免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大命由天

自打当上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

有人认为,嚯,老詹这家伙,挺厉害的,

一个金沙江边小镇青年,多年奋斗打拼,

竟然当上了北京中央大报的总编辑!

听到这种议论,我笑而不语,未置可否。

因为我明白,当年,老詹五十七岁半时,

正好开来一辆末班车,抬脚上去,当上了总编辑。

只能说老詹运气好,算是凑巧。

倘若那一年,海外版总编辑没有到龄,尚未退下来,

这个机会,不就没有了吗?

或者,老总虽然退了,但还有更适合的人选,在那里等候。

那么老詹你,不也就没有这机会了吗?

所以说,这个机会,不是老詹自己所能把握和决定的。

这就叫做,大命由天。

回忆我这一生,类似的事情,

那就多了去了。

大学毕业分配,倘若没碰上经济日报王副总编辑去招人,

倘若师母炒菜再快一点,王总坐下就吃,

就不会翻到我的毕业论文,

我就不会有机会到北京了。

到经济日报以后,倘若没有遇到范敬宜总编辑,

像他那样地识才、爱才、用才,

我也就不会一步步走上报社领导岗位,

当然,后来调人民日报海外版当总编辑,

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我非常相信,大命由天。

有些事情,得之者幸,失之者命。

这个,不服不行。

感慨之二,小势可为。

既然好些事情都是天注定,

那么,是不是自己的努力就没有用了呢?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正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你,

所以,你就得更加努力、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当年在复旦,倘若没有四年废寝忘餐,寒窗苦读,

你那论文写得也就一般般,

王副总编怎么会一眼看上?

又怎么会想方设法把你档案从四川调到北京?

此后进报社,倘若你不是刻苦努力,写出一篇一篇优秀作品,

倘若你没有一次一次出色地甚至超额地完成老总交办的任务,

老范又怎么会一次一次破格重用你,提拔你,让你迅速成长?

后来经济日报换届,倘若你一次又一次“原地踏步”后牢骚满腹,

没有一次又一次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圆满地完成分管的各项业务,

上级领导怎么会看上你,报社员工又怎么会纷纷将选票投给你,

你又怎么能够在五十七岁半时,刚好搭上末班车去当总编辑呢?

没错,我不指望命运会眷顾我,

唯一能够靠得住的,就是自己的努力。

所谓小势可为。小虽小矣,积小可以成大也。

人这一生,不就是一件一件小事积累起来的吗?

感慨之三,所谓成功

人生在世,谁都想追求成功。

人们几乎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哦哟,你当大官了,挣大钱了,出大名了,

那么好呀,你就是成功的呀!

否则,你这一生怎么能说成功?

能这样看问题吗?

我认为不能!

当官也好,挣钱也好,出名也罢。

除本人努力外,客观环境所占因素,比重相当大。

有的时候,甚至是决定因素。

所以,我信奉的一句话是,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因为,当不当得了大官,挣不挣得了大钱,出不出得了大名,

不是哪一个人都能遇到那样的条件的。

那么,这些人一辈子就必须和成功二字说拜拜了吗?

当然不是。

我就见过不少虽然没当大官没挣大钱没出大名的人,

一生不懈努力,认认真真,踏踏实实,问心无愧,

终于做成了最好的自己,

也终于成就了自己的成功。

回头还说老詹我吧,

假如当年复旦毕业,没有分到北京,

就在四川日报干,即使干到总编辑,

不也只是个比较低的什么什么级吗,

那么,我的人生,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吗?

仅仅因为级别比在北京低了一档,

我这一生,就必须打一个折扣吗?

同样道理,假如当年没有搭上那辆末班车,

还在经济日报继续当副总编辑,干到退休,

老詹这一生就算不得成功吗?

这样看问题,未免也太肤浅了吧?

嘿嘿,五十七岁半,

一个挺尴尬的年纪,

让人浮想翩翩,

不胜感慨。

到人民日报第二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会上给照了张标准像,时年五十八岁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