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东阳以宰相领袖文坛,诗开"茶陵派",七绝4首典雅流丽

火云上有诗词 2024-11-18 03:33:54

李东阳(1447-1516) 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荼陵人,迁籍北京。历官礼部、户部、吏部尚书,文澜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居相位十五年。谥文正。以宰臣而领袖文坛。其诗开"茶陵诗派"。有《怀麓堂集》,词在集中。

柯敬仲墨竹 明 · 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首句“莫将画竹论难易”,诗人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即不要简单地以难易来评判画竹这一艺术行为。这里,诗人显然是在引导读者超越表面的技巧难易,去深入思考艺术创作背后的更深层次。

次句“刚道繁难简更难”,进一步阐述了画竹的复杂性。诗人指出,虽然表面上看,画繁密的竹子似乎更难,但实际上,简化到只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的竹子,其难度往往更大。这是因为,简化不仅要求艺术家有深厚的功底,更需要对竹子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才能在简约中展现出竹子的神韵。

接下来,“君看萧萧只数叶”,诗人通过具体的画面来强化这一观点。他让读者注意观察那些只用几片竹叶就勾勒出的画作,这些竹叶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仿佛能够听到竹叶在风中的萧萧声。

末句“满堂风雨不胜寒”,则是将画中的意境进一步升华。诗人通过这几片竹叶,感受到了整个画面的寒冷和风雨交加的氛围。这种氛围并非来自于画面上的具体描绘,而是来自于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联想。这种共鸣和联想,正是艺术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这首诗通过描绘墨竹画的难易之辨,表达了艺术创作中的深刻哲理。它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的价值并不在于表面的技巧难易,而在于艺术家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只有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作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题画牡丹 明 · 李东阳

彩毫和露写名花,紫艳分明出魏家。

应是洛阳归梦远,缁尘红土半京华。

首句:“彩毫和露写名花”,此句以“彩毫”(彩色的笔)和“露”(露水)为元素,巧妙地将画家的笔触与自然界的露水相结合,形象地描绘了画家在创作牡丹画时的情景。这种描绘不仅赋予了牡丹以鲜活的生命力,还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洞察。

次句:“紫艳分明出魏家”,此句点明了牡丹的高贵与独特。其中,“紫艳”描述了牡丹的鲜艳色彩,“分明出魏家”则暗示了牡丹的高贵血统或来源,仿佛是从古代魏国的宫廷中走出的绝世佳人,其色彩鲜明而高贵。

三句:“应是洛阳归梦远”,此句借牡丹联想到洛阳,一个历史上著名的牡丹观赏地。诗人通过“归梦远”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洛阳牡丹的深情厚意。这种联想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增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末句:“缁尘红土半京华”,此句描绘了京城中牡丹盛开的景象。其中,“缁尘红土”象征着京城的繁华与喧嚣,“半京华”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在京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这繁华背后,诗人也蕴含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繁华背后的寂寞与孤独。

木笔 明 · 李东阳

泚露和烟晓未乾,多情独自倚栏干。

春风为报真消息,不是江郎梦里看。

首句“泚露和烟晓未乾”:“泚露”指的是湿润的露珠。“和烟”则暗示了雾气与露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晓未乾”点明了时间,即清晨尚未完全明亮之际,一切都还沉浸在一种静谧而湿润的状态中。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初始状态。

次句“多情独自倚栏干”:“多情”二字赋予了木笔花以情感色彩,仿佛它有着自己的情感与思绪。“独自倚栏干”则是对木笔花姿态的生动描绘,使其形象更加鲜活。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木笔花的深深喜爱与关注。

第三句“春风为报真消息”:春风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它更像是传递消息的使者。“真消息”可以理解为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也可以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春风的“报信”不仅揭示了季节的更替,也象征了希望与新生。

末句“不是江郎梦里看”:“江郎”指古代传说中的才子江淹,其有妙笔生花的典故,常被用来比喻才华横溢的人。这句话意在强调,眼前的美景并非只是梦境中的虚幻之物,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之中,值得人们去欣赏、去感受。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栀子花 明 · 李东阳

抽黄媲白总称才,谁遣山栀入画来。

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首句“抽黄媲白总称才”:“抽黄”和“媲白”形容栀子花的色彩,既指其花蕊的黄色鲜明,又与白色花瓣形成对比,展现出花朵的美丽与独特。“总称才”则表达了诗人对栀子花整体品质的高度评价,认为其色彩搭配堪称完美,如同才华横溢的诗人或艺术家。

次句“谁遣山栀入画来”:“山栀”即栀子花,此处通过设问的方式,将栀子花引入画面,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花卉的特别喜爱。“谁遣”二字则透露出一种神秘感,仿佛栀子花的出现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安排,增强了诗歌的韵味与意境。

第三句“似为诗家少知己”:运用拟人手法,将栀子花视为诗人的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情感与作品的知己的渴望。“少知己”则暗含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某种不满或无奈,觉得自己的才华与情感难以得到他人的真正理解与认同。

末句“杜陵吟罢不曾开”:“杜陵”是杜甫的故乡,此处指代杜甫。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以其深厚的诗歌造诣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著称。“吟罢不曾开”则借用了杜甫的典故,表达了即使像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吟诵完毕,栀子花也未曾绽放,这既是对于栀子花自然生长规律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如同未被完全理解的花朵,渴望着被欣赏与认可。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