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国的一次误判,付出上万亿的代价,初代飞机总师抱憾而终

董卓坐景观天 2024-09-13 21:28:34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曾自主设计和制造了一款名叫“运-10”的大型客机,这架大型客机标志着中国成为了美国、苏联、欧洲国家之后,少有的几个能自主设计研制大型客机的国家之一。

【“运-10”】

但是这架万众瞩目的客机,却在飞行时长只有155小时的情况下,因为一场误判而下马,中国为此付出了上万亿的代价,初代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更是抱憾而终。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立志学习造飞机

马凤山192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由于家境贫寒,他很晚才开始读书。

但即便是这样,马凤山却仍旧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而他也为之付出了百倍努力,最终成功考上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马凤山】

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发展无比艰难,马凤山在高中时时常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中国空中力量的薄弱。

所以他决定,一定要学好怎么造飞机,要带领中国的航空事业突出重围。

于是,在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年,马凤山成为中国第一批在国内正式接受航空教育的学生,经过4年的奋发学习,马凤山被安排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工作。

【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说是制造厂,其实这里根本没有造飞机的能力,充其量就是一个飞机修理厂。

马凤山到这里工作后,便一直希望能让这个飞机制造厂重新恢复活力。

恰逢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密切,苏联为了帮助同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中国,派遣了大量的专家到中国进行技术帮扶。

除了大家熟知的汽车制造业、核武器研究,飞机制造业也是苏联的重点帮扶项目。

【苏联专家援建中国】

这和马凤山一直期盼的事不谋而合,所以在专家进行教学的时候,他总是听得最认真的一个,还时常找到专家虚心请教,许多苏联的飞机技术专家都对马凤山记忆深刻。

马凤山提出的各种有技术性、有深度的问题,也让不少苏联专家对中国的航空技术人员刮目相看。

就这样,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开始逐步运行起来。

而“轰-6”飞机的仿制工作一开始也正是在这哈尔滨制造厂进行的。

【制造“轰-6”的车间】

关键的笔记本

到了1959年,马凤山被派到苏联进行航空知识深造,这也是难得的一次人才培养机会。

但遗憾的是,那时候苏联已经开始和中国离心,他们看到中国努力追赶的样子感到非常紧张。

眼见着中国想要脱离他们的控制,苏联暗地里和中国有了嫌隙,两国的关系也开始摇摇欲坠。

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苏联,在进行的航天技术知识教学的时候,总是在不经意间向前来学习的中国技术人员们强调“你们不用记笔记,回国后我们会把这些系统的资料打包发给你们”。

【在苏联学习的技术人员们】

结果回国后,苏联方却说,这些资料都是国家资料和国家机密,不只是属于苏联飞机制造厂,他们无权将这些资料送给中国。

而且这时候中国和苏联彻底撕破了脸,所有的苏联专家都接到命令撤回了国,连带着所有的资料文件,带不走的也要求就地销毁。

【苏联专家撤离】

“轰-6”的试制工作就此耽搁了下来。

这时候的马凤山的笔记本就成了飞机制造厂的大宝贝——因为马凤山一直有记笔记的好习惯,他在苏联学习的时候,也坚持对讲座等涉及到知识点进行了记录。

就这样,靠着一本笔记本,中国“轰-6”飞机成功地完成了自主试制工作,真是一大奇迹。

【“轰-6”】

“运-10”的诞生和陨落

为了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马凤山在中国最困难最特殊的时间里,一直坚持研究“运-10”的研究制造。

也是马凤山积累的制造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让“运-10”的研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马凤山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肯放弃,是因为中国一旦真正掌握了大型飞机的制造技术,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将大幅提高,并且还能减少被人“卡脖子”的可能。

【马凤山】

马凤山带着团队,依靠着制造“轰-6”的经验对客机进行举一反三的改造,结果证明,马凤山的思考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运-10”真的研制成功了!

1980年“运-10”的成功首飞,让所有中国人的心血为之沸腾。但就在马凤山准备继续研究改进“运-10”的时候,国家却因为资金不足,停止了马凤山的“运-10”研究项目。

因为当时“运-10”的市场需求和商业定位比较模糊,而彼时的中国民航市场又需求量较小,若要运营“运-10”,可能都会投入极大的成本。

【被围观的“运-10”】

而另一方面,美国麦道公司准备和我国合作计划,许多人认为这会然中国更快地获得相关技术和失常,没必要再进行自主研发工作了。

“运-10”项目就这样正式停摆。

结果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波音公司忽然在国际上大放异彩,一下就收购了麦道公司。

这下,中国和麦道之间的合作彻底报废,之后的资金、研究、制造全都断了链子,不少处于各个环节的工厂、机构直接倒闭。

【马凤山和他心爱的“运-10”】

中国多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难以接受的马凤山从此陷入了抑郁的状态,最终在5年后含恨离世。

参考资料:

【1】运10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托举中国大型客机升·北京日报

【2】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运-10总设计师马凤山·新华网

【3】百年瞬间丨我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干线客机“运-10”首次转场北京·无线陕西

【4】195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骨干曾赴苏联学习(图) ·航空报

【5】轰6试制与“马凤山笔记”(组图)·人民网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