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河南贾湖遗址揭秘:他们竟然不吃面食,猪肉鱼虾摆上桌?

船长卡戎 2024-11-20 13:49:16

中国的饮食文化,那可是源远流长啊。面食和米饭,那就是其中的两大瑰宝。作为中原大地的河南人,对面食的喜爱,那是深入骨髓的。这面食呐,它能变化出千百种形态,味道也是多得数不清。经过咱们巧手一做,那就变得姿态万千了。你尝一口,那就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比如那个馒头,软软糯糯的;再比如烩面,筋道有嚼劲;还有那个葱油饼,香气扑鼻。每一样面食,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

各位可能不知道,早在九千多年前。在河南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贾湖先民,他们最早种的可不是小麦,而是水稻。想象一下,那时的先辈们,为了生活,他们凭借智慧和辛勤劳作,培育出丰富的粮食。

这贾湖遗址的水稻发现,那可是充满了戏剧性。话说1991年的春天,湖南彭头山遗址古稻发现者裴安平先生正好路过郑州,顺道去探望主持贾湖遗址发掘工作的张居中先生。张先生后来回忆说,在他们闲聊的时候,他随口问了一句:“彭头山那个古稻是怎么发现的?”裴先生指了指旁边从贾湖遗址采集的红烧土样,笑着说:“陶片上就有稻壳和印痕啊,没准你这些红烧土里也有。”“我就随手拿起一块掰开看看,哎呀,真就发现了一个稻壳印痕!然后我们俩就开始一块接一块地掰土块,一上午的时间,找到了十几个稻壳印痕。”张先生后来说。

专家们对一部分炭化稻米进行了形态学分析,发现有80%以上已经和野生稻大不相同。这说明贾湖古稻已经经过了人工培育。虽然规模不大,但稻作农业已经开始发展。在这个遗址中,除了稻壳印痕和炭化稻米,还发现了石铲、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农业生产工具,形成了一条从耕种到收获再到谷物加工的完整证据链。这是我国北方年代最早的、且与农具共存的稻作遗存,也在我国稻作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那时候的贾湖,可是一片丰饶的美地呢!气候温暖湿润,水草丛生,万物欣欣向荣,资源丰富无比。就像是古人所说的世外桃源,让人忍不住走出洞穴,定居平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文献中,有提到“拘兽以为畜”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祖先在和野猪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为了找到更多的肉食来源,特别是解决季节性的肉食短缺问题。人们开始有意地控制、喂养和繁殖野猪,慢慢地就把它们驯化成了家猪。明显的证据就是,在很多地方在野猪被驯化后,它在人们肉食中的比例增加了。以中原地区为例,从1万年前到7000年前,猪的肉食贡献率从平均10%猛增到70%左右。

距今9000年至7000年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第一期遗存中,出土了距今9000年左右的家猪骨骼标本,这是目前国内确认的最古老的家猪。因为家猪标本的牙齿排列不齐,这种骨骼形态的改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可以推断我国家猪的驯化时间还要更早。专家们大致推断,我国猪类的驯化时间可能在1万年前左右,但应该不会超过1万2千年。只是目前还缺乏相关证据支持。

鱼类养殖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它的起源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大多数人认为,鱼类的驯化时间要比陆地动物晚很多,但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2019年9月,Nature 子刊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杂志发表了来自日本琵琶湖博物馆 Tsuneo Nakajima 等人题为:Common carp aquaculture in Neolithic China dates back 8,000 years 的论文。研究的是6000多年前中国河南贾湖遗址里的鱼骨头。结果发现,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咱们中国人就开始养鲤鱼了。

他们把从贾湖挖出来的鲤鱼骨头做了分析,算出了那些鲤鱼当年有多大,从而推断那时候人们是不是已经开始养鱼了。专家推测在东亚地区,鲤鱼养殖的发展可能和种水稻有关系。巧的是,在贾湖遗址里也发现了水稻粒。虽然现在还没有在那里找到稻田,但是鲤鱼养殖和水稻种植可能是共同发展的,这个方向值得以后的考古学家们继续探索。

贾湖遗址的发掘,就像一部时光倒流的历史长卷,它带领我们穿越到八千年前的人类生活场景。那里,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确切时代记录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只有当粮食充足,人们才有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在探索贾湖先民物质生活的丰富之余,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看看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