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篇关于辅导作业的文章留言里,有读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使用计时器,但孩子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怎样的“惩罚”合理?因为奖励机制在姐姐身上毫无作用,任何的奖励她都没有兴趣,激不起孩子的动力。
当时我给到的建议是:
不要奖励和惩罚。
计时器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时间,学会规划,不是为了给他们压力,把做作业变成完成我们的要求。如果完不成,说明遇到困难 & 现在的规划不合理。把任务继续细分,重新划定时间段,陪同学习。
与此同时,这位读者说的“奖励机制对孩子失效”,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不止一次在小某书上看到类似的标题:
《为什么孩子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我都惩罚了,为何孩子还不听?》
《无欲无求的孩子该怎么激发?》
难道这一代的孩子们真的是被家长物质富养、过度关注,于是达到了无欲无求、麻木的状态吗?
我不这么认为——
从“近”的方面来说:
孩子可能想要什么,比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小马宝莉的卡片、盲盒、喜欢的动漫人物周边......只是这些需求几乎不太被家长看作是“合理的”,屡次被拒绝后,孩子自然就“无欲无求”了。
从“远”的方面来说:
在实现了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之后,人还有尊严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只要有逆风翻盘的机会,看似躺平的人也会一跃而起。
关键在于找到孩子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哪怕看淡了身外之物,总有一些内心的追求吧,像是养宠物,去某个向往的地方旅行,在某些方面做得好、收获同龄人的认可......
所以,为什么奖惩对孩子失效了?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需要明确奖励和惩罚是真的有效吗?或者说,通过奖励和惩罚实现的短暂效果能等同于有效吗?
如何看待用奖励手段来激励孩子学习?
最后,如果惩罚没用,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奖励和惩罚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孩子的某种行为,只是奖励是积极的强化,而惩罚则是消极的强化。
对于家长来说,奖励和惩罚的诱惑太大了,在对待孩子时,我们很难不用到这两种手段,想让孩子做什么就奖励TA,不想让孩子做什么,就惩罚TA——
每天收拾好玩具,给一张贴纸。
读一本课外书,获得10块钱。
考试考砸了,没收手机,暑假旅行取消。
效果立竿见影,马上就能改变孩子的行为,甚至不需要家长过多地解释。
特别是在着急的时候,比如在公众场合孩子哭闹,给一颗糖/玩具(奖励),或威胁“再哭我就...”(惩罚),就能让孩子止住哭声。
但问题就出在“没有解释”上。
没有解释的奖励/惩罚,或许可以暂时改变孩子当下的行为,产生短期的效果,但孩子的想法、心态没有被改变。
孩子们愿意为了奖励好好表现、“暂时地”养成一个好习惯,但不是真正意识到了这件事会对自己好。
TA们不知道为什么在没有奖励/惩罚的情况下,也要这么做,或者不能这么做。
当奖励/惩罚消失,或孩子对这两种手段免疫了,TA们就会回到最初的状态,按照原本的想法行事。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的想法、心态没有发生转变,奖励和惩罚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产生深刻、持久的长期效果。
其次,奖励和惩罚都是针对结果,不看过程,忽略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导致结果的原因,我们就无法知道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愿意这么做。
就像开头提到的,孩子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我们看到结果是“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原因可能在:
设置的时间确实不够;
孩子握笔姿势有问题,写字写得慢;
对知识掌握不牢,没有复习就急哄哄做题,结果不断遇到“拦路虎”,效率自然低下;
有导致分心的事物,乱糟糟的桌面、客厅传来的电视声,让孩子不断出神......
如果不发现原因,解决问题,即使有奖励/惩罚,孩子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甚至有些孩子会为了得到奖励/规避惩罚,抄答案、糊弄了事,保量不保质。
大家普遍担心的奖励带来的风险主要有这几点:
1. 奖励作为“外驱力”,会降低孩子的自驱力。
2. 过不久,原本的奖励就不好使了,父母需要用更大的奖励去“刺激”孩子。
3. 孩子会频繁地父母讨价还价,谈条件。
一些研究也表明,当满足两个条件时,奖励会对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一、当孩子对这个任务本身就感兴趣时,提供奖励作为动力便是“画蛇添足”,不仅没有助力,还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扰乱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无法集中在要完成的任务上。
热爱数学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说:“做一小时的数学题,就奖你玩半小时的手机”,难免会让人产生疑问:是不是做数学题太枯燥无趣,是一件苦差事,所以才有奖励?
再举个例子,孩子本来很喜欢阅读,但如果我们宣布阅读一本书可以得到一张贴纸、奖励,孩子接受并习惯这个设定后,TA就再无法接受没有奖励免费做这件事了。外部的奖励确实会消耗孩子原本自发的兴趣/内驱力。
二、当你希望孩子们多尝试,寻找更多答案时,不要预设奖励。
冲着奖励做事的孩子,不会想要冒险。孩子会希望安安稳稳地、尽快地完成这件事、获得奖励,能走最短路线就走最短路线,而不会想去探索其它路径。
许多研究都表明了这一点,为得到玩具而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为得到好成绩而努力的学生和为得到金钱而工作的成年人,都会尽力避免挑战。
如果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书籍,读完一本书就能获得奖励,有多少孩子会选择字数多、引人思考的著作,而不是字数少、读起来更容易的插画书呢。
那我们就一点都不能奖励孩子学习了?我觉得也不是,只是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运用奖励。
奖励作为引诱尝试的手段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当孩子对一件事不感兴趣、不会主动做,但我们又想让TA尝试,我们就会用奖励作为引诱孩子入门的手段。毕竟,大道理说破天,孩子不愿意尝试也没用。
聊到这个话题时,我们同事分享了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
一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每认识10个生字写在本子上,就能找老师奖励一朵小红花。
为了这朵小红花,她每天晚上回去和妈妈一起翻新华字典,认生字。一学期过去了,她果然成为了班上认字最多、小红花最多的孩子。
后来这个活动停了,奖励也没了,孩子当然也失去翻字典认生字的动力,但因为这件事,她掌握的生字已经足够阅读大部分的课外书了。
对于短期内就能得到结果的事,用一点微小的奖励,我觉得未尝不可,我们也不可能一直奖励下去,长期奖励不现实。
如果是像阅读这样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一开始可以用奖励吸引孩子尝试,但引入门后,接下来孩子得自己找到后续的动力,比如发现了自己感兴趣题材,自发被书籍吸引了。
奖励可以作为一种过渡,跨过畏难的坎,让孩子体会到“这件事也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难、无聊嘛,我可以做到的”,改变孩子对阅读的态度。
到后面即使不用奖励,孩子也愿意阅读,从一开始靠外驱力吸引到慢慢培养出内驱力,最后养成长期习惯。
奖励用以鼓励孩子
孩子取得好成绩了,或者这段时间努力了、辛苦了,我们想用奖励来鼓励TA,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不要说是“奖励”,而是“礼物”。
平时可以有一些不需要大费周章、花很多钱的“小礼物”,作为生活的点缀,让孩子有期待,但也不会过分看重这些奖励。比如:
奖励没有用?这50个创意奖励一定会让你茅塞顿开!
如果想送一个大礼,事前可以保密,事后再拿出来,这样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会一直想到这个礼物,收到时也会更有意外之喜。
优秀固然值得鼓励,努力也值得鼓励。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心心念念想要一个电话手表很久,和爸爸约定了目标,也努力了,但考试成绩还是没能达到目标。
小女孩很沮丧,本以为自己和电话手表失之交臂了,结果爸爸还是拿出了买好的电话手表送给孩子,收到礼物后孩子感动得哭了。
成绩不能和礼物挂钩,虽然不知道小女孩之后会不会更用心在学习上,但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成为孩子美好的童年回忆。
频繁使用惩罚,比奖励带来的后果更加恶劣,随着孩子长大,孩子会对父母单方面制定规则和惩罚措施的做法会越来越反抗,或者刀枪不入,随你们怎么来,我依旧我行我素。
惩罚可能会带来的三种后果:
一是孩子学会了计算风险,阳奉阴违,即使表现得顺从,背地却可能在盘算做了这件事能不能蒙混过关,“下次怎样做不被抓到了”。
二是盲从,因为惧怕惩罚,大人要我做什么/不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不做。
三是反叛,我确实看到一些以限制孩子玩手机作为惩罚,结果引起了大人和孩子冲突的事件,轻则孩子将自己锁在房间里拒绝沟通,又或是对家长恶语相向,重则一跳了之。
也许所有的惩罚,通过实施孩子不喜欢的一些事来改变孩子行为,都在教给孩子:
当别人比你更大、更强壮时,就可以拥有惩罚的权力,强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反过来,当你拥有力量的时候也是如此。
所以有时候青少年的叛逆爆发时,反抗之剧烈,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我们通过惩罚让孩子知道不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引导他们应该怎么做。就像我前面说的,奖励和惩罚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不去寻找孩子犯错的前因,即使暂时改变了孩子的行为,也改变不了孩子的想法,治标不治本。
如果我们把孩子犯错了,不如把这个“惩罚的时机”,看成是“重新教育、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犯错后,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你犯错了,所以我要惩罚你”而是“出了问题,我们找找原因,想想解决的办法”。
说了好几次,孩子还是屡教不改,怎么办?
我觉得吧,孩子毕竟是孩子,你不能指望TA像机器一样,修改了指令,就能马上执行,大人也可能犯了好几次错,才慢慢摸到正轨。如果孩子能意识到自己要改变,也正在调整,我们多提醒几次又何妨呢?
当一种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的是改变方法,而不是直接放弃解决问题,转而采取奖励或惩罚。
不是奖励和惩罚失效了,而是它们从来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没有一劳永逸的育儿妙招,比奖励、惩罚更重要的,永远是我们一起解决问题。
奖励没有用?这50个创意奖励一定会让你茅塞顿开!
避免成为“讨好者”,给孩子物质奖励大有技巧!
扎心了,父母的教育水平越高,辅导孩子作业的效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