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一口半夏
«——【 ·前言· 】——»
在这个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越发显著,而菊苣则以其卓越的营养特性和多样的用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美味的选择。
菊苣作为凉爽季节中的绿色佳肴,不仅带来清新的口感和独特的苦味,还滋养着我们的身体,加上菊苣的优雅风姿和丰富营养价值,使它成为了一种备受喜爱的蔬菜,在市场上常常供不应求。
但菊苣的产量并不高,因为不规范的种植往往会导致菊苣生长缓慢,错误的浇水时机更是导致菊苣烂根变坏。
因此本文剖析菊苣的特性,深入探索菊苣的生长习性以及种植方式,让想要种植的农友们能掌握正确的浇水时机,从而保证菊苣的产量。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种植菊苣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菊苣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它适合在凉爽的气候下生长,较低的温度有助于促进菊苣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春季和秋季是种植菊苣的最佳时机,根据资料的记载,温度在10°C到20°C之间时,菊苣的生长效果较好。
同时菊苣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适宜在充足的日照下生长,这有助于保证菊苣植株的健康和叶片颜色的发育。
不仅如此,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是菊苣良好生长的保证,土壤的pH值要在6.0到7.0之间,并且确保土壤排水良好,以避免积水对植株的不利影响。
这并不是让你少浇水,在菊苣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避免出现积水,夏季炎热时,要特别注意适时浇水以避免土壤过于干燥。
农友们需要注意的是,菊苣对高温不太耐受,我们要避免在炎热的夏季进行种植,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品质。
最后这里为各位农友提供一个建议,在种植菊苣时,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有助于提供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在播种前或定植后都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
品种选择大家伙都知道,菊苣是一种多样性丰富的植物,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可供选择,而且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为此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列举了五个比较常见的品种,并且将他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一并写明,供各位农友们参考选择。
第一种科拉德:这是一种叶片嫩滑、呈浅绿色的品种,叶片质地柔软,味道鲜美,碧玉菊苣适合用于制作沙拉,其叶片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第二种梅切丽斯:橡叶菊苣的叶片深绿色,纹理清晰,这个品种的叶子较脆,适合用于制作沙拉,也可用作装饰性的叶菜。
第三种紫叶菊苣:这个品种的叶片呈现出深红色到紫色,为沙拉和菜肴增添了颜色,同时也具有抗氧化的特性。
第四种艾切利尼莎:苦苣菜的叶子呈紫红色,较为苦涩,适合搭配其他蔬菜制作沙拉,也可以烹饪后食用。
第五种白茎菊苣:白茎菊苣的叶子紧实,叶心较白色,是一种常见的生菜,适合用于制作汉堡、三明治等。
各位农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用途来挑选合适的品种种植,接下来我们便准备进入种植的流程。
田间栽培关键技术选择适当的播种期对于成功种植菊苣至关重要,但播种时间会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华北北部地区,最适合的播种期通常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这个时期有利于菊苣的生长和发育,在华北中南部地区,建议在7月25日前后进行播种。
农友们需要注意的是,播种时间不宜过早,不然会影响到菊苣植株抽薹,即过早形成花球,降低产量,同样,播种过晚则会导致根部过长、细小,从而影响芽球的产量。
为了有效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清选和晾晒,每亩用种子150克,并确保使用高质量的种子,保证菊苣作物的整体健康。
在正式播种前,农友们应充分施入有机肥料和必要的矿质肥料,这有助于提供菊苣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要进行土壤深翻,以确保有机物和肥料均匀分布在整个种植区域。
随后,我们需要为菊苣设置宽约50厘米,高约15厘米的垄,这种垄的构建有助于排水和改善土壤温度,从而对植株的生长产生积极影响。
这些过程处理好后,就需要使用竹竿或其他工具划出深约1厘米的沟,掺入适量细沙的种子有助于均匀撒播,播种深度应一致,确保每颗种子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播种完毕后别忘了使用锄头或其他工具轻轻趟平和压实土壤,以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进行适量的浇水,帮助种子发芽。
最后我们只需要静静等待种子的生长,要确保适时的浇水,但水流量应适中,避免冲刷嫁接部位,以保持稳定,最佳浇水量应恰好湿润土壤而不超过其容纳能力,在播种成功后,每隔一天进行一次适度的浇水,这有助于在嫁接部位维持稳定的湿度,同时促进植物生长。
当植物长出两三片叶子后就要进行间苗了,同时可以将病弱苗适度疏除,为健康幼苗腾出空间,在这一阶段注意的要点照样是及时的浇水,尤其在地表土壤已经干燥之时。
而等到幼苗生长至七到九片叶时,就要开始将幼苗定植,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要把距离控制在17到20厘米之间,这样能够保证幼苗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光照和通风。
定植完毕后,我们要记得在行边开沟,将有机肥均匀埋入为幼苗提供营养,建议每亩用量为100到150千克的豆饼或750千克的优质粪肥,此外也可以在这一阶段追施15千克的磷酸二或15千克的可富。
当然追肥后也别忘记要进行一次适量的浇水,之后便是按照田地里的情况,适时进行中耕和蹲苗,同时要控制浇水的频率,次数不易太少,在灌溉时要坚持“见干见湿”的原则,保持适度的湿度。
等到后期就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考虑每亩追施10千克尿素或15到20千克硫酸,并进行一次充足的浇水来让肥料充分到达根部。
除了施肥外,我们还需要定期检查菊苣的健康状况,虽然菊苣在生长过程中较少受到病害的侵扰,但仍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其中最令大家烦恼的虫害就是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
对于白粉虱,可以使用1500倍浓度的扑虱灵或2000倍浓度的天王星进行喷雾防治,对付美洲斑潜蝇,则可选用3000~5000倍浓度的25%爱福丁进行喷雾防治,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病虫害对菊苣的影响,保障植株的健康生长。
忙碌了这么久,终于是到了可以收获的季节,但请你先别着急,不同地区对于肉质根的采收时间也是有所讲究的。
通常情况下,在华北地区最佳的采收时间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此时菊苣植株生长了100-120天后,肉质根已经充实,可以进行采收。
在采收时,我们使用铁器将整个肉质根小心挖起,确保不伤到根部,也不要在土中留下残根,然后将采摘的菊苣整齐地码放在地面上,晾晒2-3天,等到表面的泥土干燥,就可以对采摘的菊苣进行修整,去除黄老叶片,留下3~5厘米的叶柄。
各位农友们在修整时要小心,不要损伤根冠的生长点,这样会造成菊苣的价值减少。
修整完成后,为了以备储存和栽培,我们需要将菊苣分成大小根两堆,整修和储存工作应在严寒天气来临之前完成,以免肉质根受到冻害,导致后续的软化栽培失败。
对于不同品种的菊苣,其贮藏需求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一些品种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因此可以直接进行软化栽培,不需要额外的贮藏,然而大多数品种需要经历一定的低温处理才能刺激芽球的生长,因此需要适当的贮藏。
在贮藏时,最好使用0.1毫米的乙烯薄膜包装肉质根,也可以考虑使用硅橡胶气调包装袋以提高贮藏效果,贮藏室的温度应控制在0~2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以上,在0摄氏度下,肉质根可以保鲜长达6个月,而在2摄氏度下大约可以保鲜4个月。
囤栽技术在囤裁过程中,农友们要选择在日光温室、小型暖窖或其他适当的地方,建造栽培池,这些池的尺寸通常为:深度0.5米、宽度1.2米、长度约5米,准备好黑色塑料膜、麻袋片、竹竿、水管等材料,然后根据肉质根的粗细分成不同等级。
为了让菊苣卖出好价钱,囤栽的时间应根据上市计划向前推算,通常需要提前35到40天进行囤栽,如果计划在元旦前上市,囤栽通常在11月左右进行,目前我们有两种主要的囤栽方法:水培和土培。
土培法土培法中想要确保芽球均匀生长并达到高质量采收,农友们需要将同等级的根子囤放在同一个栽培池内。
同时将根子的顶部削成尖塔状,留出顶芽,同时剪去底部的根尖,保持根子长度在20厘米左右,从栽培池的一端开始垂直地码放根子,确保顶芽朝上,每行大约放置16根,要求上部齐平而下部不完全平齐。
等整个池子囤好后,将根子覆盖上约20厘米的细土、沙子或锯末,然后开始灌溉,确保水管伸到池底,避免水流冲击根子,注满水即可。
不过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在灌溉后,如果栽培池的表面不平,可撒上适量的细土进行修整,确保土层厚度均匀,随后在栽培池上方架设竹竿,覆盖黑色塑料膜,以确保池内不透光,再覆盖一层草苦。
水培法水培法适用于温室、室内以及工厂等场所,可实现立体生产和机械化操作,生产效率更高。
农友们选择栽培池和容器的时候,尽量挑深度为40厘米的,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栽培效果。
进行水培之前需要彻底清洗根子,并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码放,但不要过于紧密。
通过实践,我们还发现有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水培前将部分肉质根底部的根尖切除,有利于芽球的生长,使其更加紧密和坚实,同时长度也相对缩短,水培时水的深度应占根子高度的1/2到1/3以上。
这时最好使用干净的流动水,控制温度通常在15~18摄氏度之间,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湿度和遮光条件。
综合来看,土培法和水培法各有其优缺点,土培法设施简单,操作容易,所产出的芽球较为坚实,但生长周期较长,环境难以精确控制。
然而土培法的一个显著缺点是产出的菊苣头不够干净,外观较差,净菜率较低。
相比之下,水培法需要一定的设施和复杂操作,但环境条件易于整体控制,产出的产品干净美观,更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水培法进行软化栽培菊苣。
结语到这里,本文对于菊苣种植流程的介绍便结束了,相信能够帮助到不少想要种植的农友们。
在种植菊苣的过程中,关键的技术难点就是浇水量大小的控制,掌握好浇水的时机和水量,便能够种出品相良好的菊苣。
引用:1.黎雄; 王胜萍; 赖炳群; 阳峰萍; 杨艳,菊苣种植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江西农业 2019.
2.黄安国; 杨永军,菊苣种植技术,畜禽业 2014.
3.蒋志新; 谢红联,特种蔬菜荷兰菊苣种植技术研究,上海农业科技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