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准备好大学走向大众教育了吗?

翠彤聊房产 2024-07-07 07:44:22

上大学本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是我们自己把自己逼上了这些路。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对大学如此热衷的?

大概就是刚刚开放时,因为人才的急缺,导致我们大量的从稍有学历的人才中,不拘一格的大量启用,最后的结果,凡是有一些学历的几乎都进入令人羡慕的岗位,更不用说,那些正儿八经的拿着大学学历的人才,更是香饽饽。

从1978年到1998年,这二十年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就意味着工作已经到手,甚至都已经有了身份。

这个阶段发生在大学身上的现象,重新定义了大学的意义。

大学就意味着相对好的工作,相对好的前途,相对舒适的生活,甚至更加有天分的大学生,可以轻松实现光耀门楣,从一种身份努力跃到另一种身份。

这就是那个阶段大学生付给所有人的印象和记忆,从而也给了我们新的执念:努力上大学,改变一切。

但事实情况是,那个阶段的大学生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太多。

其实,不是大家不想上大学,而是各种教育力量还没有跟得上。

那时,小学升初中就要考试,至于能有多少人进入初中,这个没有详细的比例,但村里的小学进入初中的,绝对不到30%。

然后,就是初中进入高中,一个县城大概也就三四所高中,往往是一中最厉害,而能够进入一中的,大概比例不到10%,其他一小部分人就去了普通高中。

即便是进入一中这样的重点高中,最后能够上岸本科线的,一个依然不会超过10%。

这样的比例下来,往回倒推到小学,就会发现,从小学开始,能够上本科的比例0.5%都不到。

这个时期就是75后和85前这批人的真实经历。

那时,不是大家不想上大学,每个家长都期望能够孩子金榜题名,但学校太少,机会过于渺茫,上大学注定是一小部分人的事情。

再来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数量也大规模增加,这就注定很多人有机会进入高中学习,从而也大大增加上大学的机会。

尽管大学已经不再分配工作,只能自行寻找,但这依然没有降低大家进入大学的想法,因为原来的执念依然在,依然相信大学可以改变一切。

再再后来,大学因为人多,即便是扩招了,也满足不了大家上大学的需求。

于是,新的大学一座座拔地而起。

直到今天,每年参加高考的数量早已突破千万,河南考生数量更是马上接近150万。

河南每年有1万多去985,2万多去211,5万多去本科高校,剩余的考生只有去高职高专类的高校。

纵是河南已经有了130多所大学,依然满足不了每个人都想上大学的机会,纵是只能读一所普通的高职高专,家长也不想放弃孩子读大学的机会。

从教育考虑,这是好事情,我们的素质就是这样一步步提高的。

从期望考虑,这又未必是好事情,每一个大学生依然承载着那种执念和期望,一旦最后无法实现,或者打破了他实现这种愿望的可能,就会反噬大学本身。

到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安静的思考一下,大学教育到底是JY教育还是大众教育?

如果我们遵从它是JY教育,就不再需要建那么多的普通大学,也不需要招生那么多,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选拔,我们要承认上大学只是相对少的人,大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我们遵从大学是大众教育,那么,所有的人都需要改变一个固有的执念:大学并不能改变一切,只是提高了你的素质和认知而已。

但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大学几乎快大众教育,而每个人依然在固执的期望大学改变一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