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11军32师接替14军40师,承担起老山地区的防御任务。此时,战场形势复杂多变。越军在“7.12”大战中遭受重创,炮弹消耗殆尽,苏联援助的炮弹尚未运到,他们暂时控制了炮击规模和攻击频率。我军高层据此判断越军有意缓和局势,于是向32师下达了“三不主动原则”,即不主动越过边界进犯越军、不主动使用炮火对其进行打击、不主动去大肆宣传并施加给对方压力。
然而,当苏联援助的炮弹运抵,越军恢复炮击,云南前线指挥官和11军却仍要求32师继续执行“三不主动原则”,长达两个多月。这给32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一原则的限制下,32师的炮兵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仅上阵地 20 天,32 师就有 129 名官兵伤亡,其中炮伤 68 人、亡 21 人,地雷伤 13 人、亡 3 人,战斗及其他原因伤 21 人、亡 3 人。如果能不受 85 毫米以上火炮要先报告以及小炮弹只许打 200 发以内的限制,及时对越军炮兵实施压制,伤亡或许能大大减少。32 师参谋长杨子谦在《战边关》一书中提到,副军长要求师领导对“三不主动”指示只能执行,不得传达和质疑。这使得师长刘玉尊为减少阵地被动挨打、争取用炮主动权、降低官兵伤亡而发出的“战士们流的是血、不是水”的呼喊,显得那样无奈和悲壮。
在实战中,32 师多次陷入困境。某次战斗,越军对 32 师阵地进行炮击,由于“三不主动原则”,32 师未能及时使用炮火反击,战士们在没有炮兵掩护的情况下坚守,遭受重大伤亡。尽管他们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却因无法压制越军炮火,阵地防御异常艰难。
又一次遭遇战,32 师先头部队遭越军袭击。按常规应呼叫炮兵支援,但因使用 85 毫米以上火炮需先报告,报告过程耽误时间,先头部队未能及时获得有力支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执行“三不主动原则”给 32 师带来众多难题。防御作战时,不能主动出击和炮击,部队应对越军攻击时处于被动。无法主动宣传战事,限制了作战情况的公开和舆论支持,使部队作战决策和行动受缚,难以充分发挥战斗力。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三不主动原则”易错失战机,增加作战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尽管困难重重,32 师仍积极应对。他们在理解原则基础上,灵活把握反击时机,越军攻击时果断还击,减少自身伤亡损失。同时加强情报收集分析,提前预判越军行动,做好防御准备。还通过优化兵力部署和战术安排,提高部队在被动局面下的生存和防御能力。
然而,“三不主动原则”对 32 师作战的限制明显。不主动出击,无法掌握战场主动,只能被动防御。不主动炮击,限制炮兵作用,难以有效压制越军,增加防御难度和压力。不主动宣传,影响部队士气和外界支持。在这种原则背景下,越军对 32 师攻击愈发肆无忌惮。利用我方被动,频繁偷袭和炮击 32 师阵地。32 师只能依靠现有防御工事和有限反击手段抵抗,防御作战压力巨大,人员伤亡和阵地失守风险剧增。“三不主动原则”给 32 师造成严重被动局面。作战中不能主动进攻,无法有效打击越军,只能挨打。这种被动让越军更加张狂,加大攻击力度和频率。同时,不能主动炮击,无法及时压制越军火力,32 师防御工事和人员受损严重。且被动局面影响部队士气和信心,给作战带来诸多不利。
起初,32 师师长刘玉尊认为该原则是为与越军缓和局势,理解为“敌不打我,我就不打;敌要打我,我就还击”。但实际执行中,防御作战更被动,甚至出现师炮兵团哨兵和战士因精神高度紧张而误判误伤事件。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刘玉尊师长在面对军炮兵处打炮先请示报告的要求时,坚持自己对“三不主动”的理解,认为敌打我时还手不应先请示,否则会失去战机。32 师参谋长杨子谦执行“三不主动”原则时内心也有过动摇,但仍努力执行命令。
“三不主动原则”虽初衷可能是控制战争规模、避免局势恶化,但实际执行给一线部队带来较大困扰和损失。这提醒我们,战争中要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战略战术,充分考虑一线部队需求和战斗情况,减少不必要伤亡,取得更好战斗效果。
战争残酷,每一个决策都关系众多生命。11 军 32 师在这场战斗中,虽因“三不主动原则”遭受诸多不必要伤亡,但他们坚守阵地,展现出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最终,制定“三不主动原则”的人未被追责,而刘玉尊师长被取消提拔,次年转业。
铭记这段历史,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向英勇奋战、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战士们致敬。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永远值得怀念。
唉
迁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