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中国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而最新的新一线城市榜单有所变化,部分城市排名改变,以前的沈阳变成了合肥。
不管是2021年的新一线城市,还是2024年的新一线城市,其城市的主要范围,都处在长江流域,而沈阳变成合肥,也增加了长江流域的份量,15个新一线城市,有10个都在长江流域。
如果把新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加起来,一共19个城市,长江流域占11个,珠江流域占3个,整个北方占5个。
图中的北上广深属于超一线城市,是新一线城市追赶的目标。而成都连续多年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是有很多原因的:
因为成都的商业资源集聚度排名第五,城市枢纽性排名第五,此两项仅次于北上广深。
城市人活跃度排名第三,此项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新经济竞争力排名第八,此项落后于北上广深和苏州、杭州、南京。
未来可塑性排名第五,此项仅次于北上广深。
这五项数据,成都的表现都十分亮眼。
而且成都近年来的人才吸引力持续上升,许多北上广深的人才由于压力大,都进入了成都,成都有很多优势,首先,房价没有东部沿海地区贵,新兴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人才在成都都有不少的就业机会,城市容量也很大。
目前成都的人口为2140.3万人,但并不觉得太拥挤,并且城市规划得当,地铁里程不断增加,截止2023年11月28日,成都地铁总里程已经突破600公里,为600.97公里,仅次于北上广,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如果目前规划的地铁都通车的话,成都地铁将会超过1000公里,还有可能超过上海和北京。
目前中国城市的排名中,北方仅占5个,而南方有14个,北方地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指数也多数低于南方,全国的强省也是以南方为主,北方除了山东和河南,没有其他省进入强省前十名。
因此,北方城市落后于南方城市,可能是短期难以改变的事实了。
而且南方城市中尤其以长江流域的城市最多,占了11个,超过了一半,称为长江经济带,中国的5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独占3个,为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而另外两个是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中国五大城市群,尤其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最强,其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中国经济最强的城市多数来自这三个城市群,其中的原因除了这几个地区大城市云集,还有个原因是它们都是沿海地区,不仅是中国沿海地区发展更好,在全世界范围内,沿海的发达城市也多于内陆地区。
而这三个世界级城市群,又以长三角城市群最强,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沿海,还因为他们依托整个长江经济带,不仅有海运,还有河运,而且长江是全世界运输能力最强的河流。所以,长远来看,长江流域是中国未来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长江经济带,面积约为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等11个省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所以说,长江经济带只要发展好了,40%的中国人的生活就提升了。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平均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增速,体现了长江经济带的巨大发展潜力,上海过去十年人口增加了185万,前提是十年前上海人口已经有2100多万。而且上海周边的长三角地区,人口为2.38亿人,约占全国的17%,而经济总量超过了全国的四分之一。
不仅长三角地区人才吸引力持续上升,处在上游的成都和重庆也迎来了人才吸引力提升的绝佳时期,过去十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增加了超500万人,重庆市区人口增加了320万人,两大西部城市的经济总量持续提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依托成渝双城联动,未来的成渝城市群会发展得更好。
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和南昌等,近年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武汉和长沙,这两个城市的教育发达,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他们的经济总量没有成渝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口,有人认为原因是他们的面积不够大,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像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些城市面积都不如武汉,但人口远多于武汉,在东部沿海强大的人才吸引力之下,中部地区确实难以留住人才。但即便这样,他们也比北方城市要好很多。
至于排名后面的城市,在下表中有排名。
自媒体野鸡榜
把四川省更名成都省吧
最悲催的是天津,稳定的每年下一个台阶。
是国家哪个部门排名的?
根本没有一线 2线的说法 都是他妈的成都几个女大学生搞出来的 就像大学的排名一样
成都一百分宁波不及格连五十分都不到,脸可够大的
天天排这排那,你把郑州排在枢纽性第12,我就知道你开始胡扯了
西安[点赞]
泉州不服![呲牙笑]
二线丢人吗?还新一线充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