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外贸大厂萎靡倒下。
市场竞争加剧、消费机构升级等因素作用下,许多传统制造企业都被戴上了生存压力的“紧箍咒”。自去年开始,陆陆续续有老牌外贸大厂解散,而在近日,又有两家30年历史的大厂也宣布原地解散了。
深圳31年港资工厂关停
近日,深圳精密制造大厂深圳伟群精密机械制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群机械”)发布结业通知。
结业通知中提到,疫情以来,工厂经营困境日益加重,一直在为了全体员工的生计苦苦支撑,但经济衰弱、消费能力持续下滑的趋势日益加剧,直到近日难以为继,工厂决定于6月6日正式停产停业,全部员工提前解散。
相较于一些结业大厂,伟群机械的处事相对来说较为温和。在结业之前,工厂将与所有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会根据员工的不同工作年限,做出相应的遣散经济补偿。
公开资料显示,伟群机械注册成立于1993年,已经有31年的历史,工厂主要聚焦于机械及零部件、刀具、工艺制品以及机械塑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与大多数外贸企业一样,伟群机械高度依靠海外市场,占比为100%,产品在多个地区均有不错的口碑。
海外需求萎缩,导致订单减少,但工厂的产能依旧抗打,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大厂之间。供大于求,自然,工厂的亏损会日益加大。对于100%依赖海外市场的伟群机械而言,这种打击是致命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事实上,近期关停的情况不止是出现在主营机械产品的大厂,还有电子、玩具和小家电等大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外消费者趋势的变化。
东莞30年外贸大厂停业
5月底,东莞威雅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雅电子”)发布了结业清算的通知。
通知内容提到,虽然公司近10多年的改革已取得预期效果,但受到疫情的影响,公司业务未能突破,恰逢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等因素,近两年以来订单持续减少,目前公司已经严重亏损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因此,公司决定于5月30日结业算清算。
为清偿全体员工4月份和5月份的工资、社保以及食宿费用,会变卖公司各类生产设备、可变现的物料、成品、半成品。
不过,威雅电子并未在公告中提及员工遣散补偿金等。反而在不少社交平台能看到威雅电子早已开始拖欠工资的事实,有员工发视频称:“4月中旬的时候,公司还没有发2月份的工资。”可以看出,威雅电子的处境艰难。
资料显示,威雅电子是威雅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持股100%的企业,隶属于香港威雅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创立于1989年,是港商独资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在大陆有三家工厂,两家位于东莞,一家位于浙江嘉兴,近几年陆续关闭。
而最近关闭的威雅电子在东莞运营已有13年的时间,主要从事各类线缆、插头、塑胶产品、电子产品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超9成的产品热销德国、美国等海外市场。巅峰时期,威雅电子拥有员工1500多人。
即便有着不错的口碑和沉淀,但数十年大厂还是走到了倒闭的关口,不免让人惋惜,但近两年,受全球经济下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威雅电子一样倒下的大厂并不少。
关厂停业,多家外贸大厂萎靡倒下
30年港资玩具大厂年初宣布结业。同样总部位于香港在深圳设立工厂的达琦华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初也宣布了结业。
达琦华声在停业通告中表示,受到疫情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司收入不抵支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做出停产停业、全员解散的决定。而对于公司拖欠的工资会尽量发放,为支付经济补偿,选择变卖资产。
据了解,达琦华声主要销售各式的玩具,诸如塑胶电子玩具、遥控玩具以及电动玩具等,其客户不乏国际知名的玩具品牌,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圳38年老牌电器大厂结束经营。新安电器的工厂最初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宝安区的工厂有逾千名员工,主营家用电器,如电热烘机、啤酒机、磨刀机、咖啡壶、卷发器等,曾为飞利浦等知名品牌代工。
疫情期间,大家在家里各种烧烤、煮茶,也让小家电火了一阵,但随着疫情结束,人们的消费回归理性,也让不少小家电企业遭遇寒冬,新安电器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8月份,新安电器发布《告全体同仁书》,由于订单急剧减少,资金链出现紧张,决定提前解散公司,并拟于8月份结束经营,公司将按照《劳动合同法》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也让这个曾被评为“加工贸易出口百强”落幕。
但倒闭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近两年经济寒冬的缩影。市场需求下滑,消费趋势改变,让外贸工厂的压力倍增,他们只得根据现状实行减产、裁员等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工厂难逃死亡的命运。
除上述客观因素外,还存在贸易摩擦、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使得不少工厂难以为继。这种情况以中国制造业重心深圳为主,玩具厂、印刷厂、塑胶厂相继倒闭或停产,以至于成千上万的员工面临失业。
即便市场市场在变化,但一些传统制造业并没有加快转型和升级。一业内人士指出“深圳虽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但很多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和互补,”很多工厂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优势,难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不说,也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今年会很多厂倒闭
海外消费没有什么衰弱,应该是制裁和关税提高的影响吧。
深圳这边社保涨幅太大了,本来很多工厂就不怎么赚钱,甚至亏损状态,听说七月份又要涨社保,一档从最低1300左右直接涨到1700左右,而社保之前没几个月才涨的,上次幅度也不小。如果七月份涨到最低1700,就是一年时间涨了700左右,这样很多工厂和公司可能会倒闭。要知道深圳底薪才2360,一档最低社保就1700的话,社保费用太高了
我这里失业人员有增无减,钱越来越难赚,活的越来越累。
那些欢呼富士康撤出中国的人该醒醒了
跑去外国建厂去了,在国内没订单只能等死,国内很多工厂都这样。都是俄粉惹的祸
问题不是商品供大于求,也不是因为社会上没钱,而是百分之一的人拿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只要钱一流通,很快就到了百分之一的人手上,然后就不动了,钱要么在银行躺着吃利息,要藏在床底下,只要把这两股资金赶出来,流通起来经济才有救。床底下的钱很难赶,只能发行新货币直接废掉,银行降息为负,把钱赶出来流通。
都是搬厂去其它不受制裁的国家。外国消费量还是那个消费量,生产的老板还是那些老板,只是不在中国生产而已
关得好,那些年年想靠涨租金不共同进退的家伙,最终也是烂尾了,让它们的厂房风吹雨淋没租金收是最好的结果
盲目的爱国主义者把外资搞跑,觉得自己已经崛起,宇宙第一。可现实是国内承载不了大量失业者。内忧外患。
中小企业才是解决就业的真正的一手。为什么现在人都去开滴滴,送外卖了。现在没有企业了,将来要去越南打工了。人都走了,哪里来的吃穿住行的消费。
疫情打断了我们快速发展之路
我不就在家躺平才十个多月嘛,深圳就这么多厂倒闭了,你还敢说深圳离了我们这些90后都可以?看,这就是下场
外企工厂主要转到中南亚了,都是流水线手工活,现在中国年青人都是高价读出来的大学文凭,上流水线绝对亏本,广东招不到工了。
没班上怎么供房,断供了
因为我大中华遍地本科生都是坐办公室吹空调的料,而人家工厂需要的是工人
别再鼓吹多好多好,现在国内民营企业已经倒闭很多,很多也在倒闭的边缘。国企在座的很多都进不去。明年形势还会恶化。
关税原因搬厂了
关闭大陆工厂转移东南亚继续开!
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厂会倒闭[不开心]
俄粉带给民族的是什么?
打工都得出国打工了
消费是真不行,我这的美食街原来人满为患,现在档位空了十分之三!
社保继续升
新冠,鹅乌战让全球经济陷入了萧条,罪恶之源。
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重视!!!
我不知道涨不涨,深圳的快餐都涨价了,
员工们能得到应有的赔偿吗
早倒早好!越拖越死!
以为是王者归来,结果是青铜烂铁。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命也、运也[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国家该想想办法,企业都倒了,再恢复就很难了。
拿啥消费,一个月紧干慢干,没到手就被银行划走了。
深圳运行成本过大,高房价有一半的功劳,
深圳除了房租水电、一吃饭还剩多少个银子
国内太卷了[哭笑不得]本来有钱赚的,但人人都想做,毛利只有18%都有人接来做。可见卷得非常严重。
怕啥,31年不赚钱买啦地的话也够啦。
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干,这么多产品怎么消化?不倒闭才怪
东莞还有什么大厂?就算留下的,又有几个没大幅度削减的?
该淘汰就淘汰
这家关了,高管自己再开一家,业务也开一家
20年前,我在威雅干过,唏嘘!!
65岁退休?!
到底是为什么
高度依赖出口西方国家的结果,现在西方国家经济都啥鸟样了,又不是啥必需品,哪里还需要大量进口
劳动密集型工厂从大城市搬离很正常,搬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地方
低端靠量产品被淘汰是必经之路,新兴的如大彊不是越来越好。
广东珠三角的所有的工厂普工都是中介,中介来的人一分钱社保不交[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互联网的快速无序发展的社会反噬效应已显现。
在新安干过,里面的氛围真的很好,工资高,食住都不错,很少人离辞
这个正常,有新开公司就有倒下
不怕,过后又有新的崛起,我们中国人啥风雨未见过,啥危机未经历过
全国的民营企业每天都不知道会倒闭多少家?
端午节不用调休了!
[得瑟]应该又有人准备去最高楼秀武艺啦[并不简单]
人圴存十五万
幸好我35岁了,[得瑟]
没听说过这个厂
受到美国的制裁订单流失到南亚工厂导致的
这是正常的
现在的老板也难做了,更别说工人了
关门倒闭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新安电器?西乡固戌那个?当初对工人也不见得怎么样![呲牙笑][呲牙笑]
主要还是这类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全靠压低成本生存。可见新质生产力多难得
广州也是越来越多工厂搬迁,要么就是大量裁员
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研发没有创新同质化竞争产品卖不起价格,压缩利润破产迟早的事情!
又有人失业了。
把房租地价降到2000年水准,一切都迎刃而解,工人工资提高了深圳还怕什么?
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事评论区都能吵起来,热闹喔![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迟早的事!风水轮流转
某些大厂确实需要倒闭了,看看其内部就都腐化成什么样子了,累死累活拿四五千,指手画脚的拿上万,坐办公室的人比一线生产人员还要多,他不倒闭天理难容!
外国人都在抵制中国产品,会倒闭很多大厂的。
出口转内销,遇到了电商,电商平台一卷,本来利润微薄的加工企业根本没钱赚。想省成本,要么提高效率,现在的人你觉得能说拿命干就拿命干吗,那降低工资成本呢?大哥我们打工的也想买房买车的,这点工资根本不够开支啊。所以卷不动的都得死。从去年到今年才真的感觉到国内经营环境有多差,说什么消费升级,根本升级不起来,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就是把所有房租厂租打到底价。并且国家规定一个厂租价格。不过据说国家现在不想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了,没利润。只是为了减少失业率而存在的。
挣4000块钱的工资 交1200的房租 拿什么消费
能在关闭前安排好员工就很好了。将心比心嘛
原材料在涨,税在涨,工资不涨,订单量不涨,厂房租金在涨,去年年底铜也涨价了,老板吃啥?
失业潮丫,外出打工也没地方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掂!
钱都在房地产这些钢筋混凝土里押着,卖不出去不流通成一潭死水[无奈吐舌]
关闭好,天天12小时班不死才怪
有钱人不咋的消费,老板儿子身家一两百亿,在公司食堂早餐只买了一个一块五的花卷,可能是减食保持身材吧。气死食堂阿姨。[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