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康有为墓,带你了解你听不知道的秘密

乐道说事儿咯 2024-08-11 01:09:47

在青岛浮山南坡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长眠着一位伟人——中国戊戌变法的发起者康有为先生。一日下午闲来无事,第二次踏访先生的墓园。

这是一处占地不大的墓园,坟丘也只是很普通的小土堆,与先前见过的历史人物的墓的雄伟相比,要差得远了,甚至与当地村民的坟墓,毫无二致。墓前的大石碑是1985年由李村象耳山迁来现址时新立的,碑的背面是先生的学生、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写的墓志铭。墓的右侧是原墓址保留下来的石碑,上书民国十八年立。

上次来访是1998年前后,当时与还是我单位领导的G先生一起(G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领导,已于数年前意外去世,想到此,心中甚是伤感)。当时的墓比现在还要凄凉。与那时比起来,现在墓的四周围起了围墙,设了铁栅门和看护房,整修了台阶。门边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牌。

从康氏墓葬的简陋可以影射其晚年生活的落寞。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历时16年,先后游历日本、欧洲共32国,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得以回国,1923年寓居青岛福州路5号原德国驻青岛提督官邸,终日以游山垂钓为乐。当年其与友人到太清宫游览,应道人之邀,写下长诗:“天上碧芙蓉,谁掷东海滨。青绿山水图,样本李将军。……”后刻于太清宫后的巨大石壁上。

康有为在民主革命爆发后,因主张保皇尊孔而为后人所不齿。而我对康有为的评价持不同观点。历史的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人的思想认识总是受时境的局限,康有为在当时的封建帝制环境中,认识到变法图强的重要已是惊天动地,而其立宪、工商兴国、民主等思想,更是为民主革命打下了重要基础。其保皇主张也应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他当时游历亚欧16国,看到日本、英国等推行君主立宪制的成功,从而萌发此想,虽为今人所否定,但未必就不是中国走向民主的正途。今人的认识或许会被后人所否定,也未可知。

先生不仅是改革家、思想家、政治家,更是了不起的教育家。他的学生除了刘海粟,还有梁启超、王国维、徐悲鸿等人,都在艺术领域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