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开战前,耿飚连夜派人通知印度外交官:中国反击了

熹然说历史 2023-02-26 07:56:0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毛主席明确表示一定要有军队的同志参加。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领土不可能拱手相让,我们必须反击!“

……

看着正襟危坐的中央领导人们,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印边境同志一脸严肃。

最终,经领导人们的商谈后,做出了决断。

战争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也不必客气了,是时候向印度下战书了!

正所谓,师出有名。

那么在对印保卫战爆发之前,我方又做出了怎样的准备和安排呢?

印度为何屡次挑衅中国

近代的中国遭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的洗礼,国家和人民都付出了不同程度的代价。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依旧还是有很多国家轻视我们的实力,想要肆意侵略中国领土。

面对强敌,我国奋起迎战,再一次展示了什么叫作大国风范。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在恢复期,国家实力并没有后来那么强盛。

而当时的印度却是风头正盛,在发展中国家里印度的实力无疑是最强的,因此气焰也是无比嚣张。

我们都知道英国曾经在印度开展过殖民地,还借助南亚的势力想要侵占中国的领土,只不过当时英国并没有实现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

而后来英国从印度撤走,这恰好给了印度崛起的机会。

印度妄想继承英国入侵他国的想法,屡次在边境挑衅我国。

印度总理甚至公开提出:要将我国边境的部分领土纳入印度版图。

对于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我国政府严词拒绝。

想通过歪曲事实的方法侵占我国领土,印度的算盘实在打错了。

我国领导人本着和平共处的原则,想通过和平谈判等方式与印度沟通从而解决这一争端,可是都没有成功。

印度的目的摆明了就是不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许他们认为自身有这个实力,所以才敢这么嚣张。

我国政府采取多次和平解决争端的措施都被印度视为软弱的表现,后来,印度官兵甚至公然越境袭击我国士兵,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当尊严遭受到侮辱时,没有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会选择忍让。

一个国家绝不允许领土遭到侵犯,这是底线!

深夜宣战究竟有何深意?

当时的局面已经非常严峻了,面对敌人侵犯,我国决不能坐视不理,可也不能开这第一枪。

全世界人民刚刚经历了战火,每个国家都反对战争,因此想要在国际的支持下反击,就得让所有人知道,这场战争我们是被迫反击,是自卫战。

1962年10月份,我国专门召开了一次关于解决印度边界争端的决策性会议。

会议上周总理在分析了国际形势后表示,自卫反击战不得不打了。

毛主席也表示认同,认为印度实在是欺人太甚,到了该反击的时候。

在国家领导人仔细研究了国际形势后,决定开战,但出于仁义,我们必须要在战争打响前给印度以警示。

所以,何时向印度方面下宣战书、何时打响战争,都是有讲究的。

宣战书不能在枪声响起后送到印度大使手上,那就失去了意义,但也不能太早,那样会让印度方面有时间研究我们的真实意图和作战方针。

于是,在周总理仔细研究了这里面的时间问题后,决定派耿飚同志去给印度大使送照会书。

在选择下属去做事时,知人善任很重要,一个人总有优势也总有缺点,怎样让他的优点发挥出来,是一个领导者的必修课。

耿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到外交部工作,由他前去给印度大使传达消息再合适不过,所以周总理的选择极为明智。

在外交部工作多年的耿飚同志在收到总理的命令后便即刻行动,一点也不敢耽误,立即启程。

按照总理的指示,耿飚在深夜带人走向了印度大使馆。

夜深人静的大使馆,一切都同往日里一模一样,耿飚带人来到了门口,敲了敲门却不见有人回应。

耿飚由此判断,印度大使一定是在睡梦之中,但这就令耿飚等人头疼不已。

因为,照会书必须按时送达,延误了可是要闯出大祸的。

数年的战斗经验让他能在关键时刻也保持冷静,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略微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后,耿飚当机立断命人赶紧翻墙而入,一定要把印度大使叫醒。

在耿飚的命令下,下面的工作人员立马行动,翻墙而入叫醒了睡得正香的印度大使。

此时,这位印度大使也是一脸的茫然,到底有什么紧急的事情非要叫醒自己呢?

可是当他看到照会书时,立马吓得一点困意都没有了。

这让他意识到一件大事:中印要开战了!

在开战前夕,中国领导人以及各级官员、军人等都在紧锣密鼓筹备着,这中间的各个环节都密切联系着,一步也不能出错。

在敲定送照会书的时间以及耿飚当机立断命人翻墙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中,体现着众人的默契的合作精神。

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环环相扣的一件件小事联系起来的。

能坐上一定位置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一个国家的高层指挥者,身上背负的更是千千万万人的信任。

在其位,谋其政。

每个人按部就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合作起来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节节败退的印度

在接收到那份照会书后,印度大使赶紧联系自己国家的领导,准备应战。

而此刻,中国军队早就严阵以待,面对敌人的挑衅,我国位于新疆和西藏的边防部队接收到了拼死一战的命令。

这场战争关乎国家的名誉和人民的安宁,军人誓死保家卫国,绝不允许外敌侵犯,这是刻在每一个士兵心里的诺言。

1962年10月,对印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此时的喜马拉雅山脉周围到处都是硝烟的味道,那里的作战环境可想而知。

但是,艰苦卓绝的中国军人将在这里再次保家卫国。

中印双方都部署了大批作战兵力,向对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中国领导人本着以打仗的资本作为谈判筹码的策略,用战争的胜利让印度退步并且保证不再侵犯我国领土。

而印度方面似乎没有太看得起我国,发动了极为猛烈的攻势要抢占我国领土。

在十分艰苦的作战条件下,双方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只不过中国军人从不怕苦怕难,他们怕的只是自己的国家被欺辱。

近代以来,我们赶走了一波又一波的侵略者,这次战争也一样,结果显而易见。

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

反击战打响的第一个晚上,我军就连扫了多个印度设在我军控制线内的军事据点,中路部队甚至彻底消灭了印度军队第七旅团。

第一阶段的胜利取得后,中国领导人本着和平共处的原则找印度谈判,向印度提出三项和平建议,为表诚意,我军还在优胜的事态下主动停火。

但我们的和平提议却遭到了印度的拒绝,印方甚至变本加厉,开始集结王牌部队开往边境。

中国有句古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中央军委决定再次对印度发起攻击,这一次要让敌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又一次打退敌人后,中国军队依旧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主动停火以表和平诚意,还把缴获的枪支弹药和各种物资全都还给了印度。

中国自古就是亚洲地区的大国,其气度和风范是融在血液里的。

中国此举向世界表明了,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大国,我们愿意拿出十二分诚意来和印度谈判,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问题,开战是迫不得已的反击战。

这一举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许,在处理与印度纠纷这一问题上,中国占尽了理。

中国先前的忍让,让国际看到了我们的态度,又在之后的军事行动中狠狠地挫败了敌人,这一系列的策略使中国既解决了领土争端问题,又维护了国际形象,可谓是双赢。

随着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告一段落,中国边境也渐渐恢复了安宁。

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中国军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将敌人赶出了我国领土。

在这场战争中,中方完全是出于自卫被迫的投入战斗,并且在最后已经获得完胜的情况下还能如此礼貌的对待印方,展现了我国和平共处的诚意。

因为这场战争并不仅仅是军事对抗,更重要的是政治和外交。

中国领导人在整起事件中的态度和策略,实在令人钦佩。

这其中的智慧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参考文献:

《试析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作战目的》

《对印自卫反击战决策内幕》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