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折柳相送,王之涣《送别》

凝萨 2024-10-01 04:24:29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有人说他是唐代最低调的诗人,传世诗篇只有6首,每一首都是精品。有个词叫“质量”,质是本质,量是规模。这样看来说他低调也是事实,有能力写下传世诗篇竟然不以数量取胜。这样的诗人诗作,值得特别关注。这位低调诗人就是王之涣,写过《登鹳雀楼》《凉州词》《九日送别》等名作。

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期,他和王昌龄、高适等人是好朋友。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后人知之甚少。由于他写过《凉州词》,有人把他归入边塞诗人的行列。通过有限的记载可以查找到他生活的点滴。他出身名门,成年后以门荫入仕。

门荫入仕是古代特有的一种入仕途径,长辈功勋卓著可以让后辈子弟直接进入官场。盛唐时期已经有了科举考试,依然保留了门荫制度。在唐代,随着科举考试制度逐渐成熟,门荫入仕的官员会受到鄙视。哪怕合理合法合规,也会被同僚小觑。很多科举入仕的官员觉得他们没有能力,只是沾了祖辈的荣耀。

王之涣步入官场后官职很低担任主簿,相当于从事秘书工作。虽然工作涉及户籍资料、缉捕罪犯、文书整理,却常常不被上级重视。王之涣在官场几十年没有得到太多升迁机会,还被同僚打压。后来遭人陷害,只能辞官回乡。他在家赋闲十余年,日子过得贫寒辛苦。为了谋生,一度流落他乡,无人问津。王之涣晚年重返官场,到任不久就死在了任上。

据考证这首《送别》是他前期作品,写于他初入官场的时候。朋友远行,王之涣到东门折柳送别。难舍难分之际王之涣赋诗一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提到的东门是长安青门,因城门砖是青色故而得名。春风拂面,朋友就要远行。相约在东门为朋友送行,那里有很多杨柳树可以表达不舍。东门外就是御河,两岸遍植树木看上去满眼苍翠。

东门外都是送别朋友的人,由于人太多了想要折下一根柳枝都不方便。这么多送别朋友的人在此,伤感的氛围特别浓郁。王之涣只写送别场面,通过环境氛围让人感受心情变化。这种写法很容易浮于表面,无法让人感同身受。这又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20个字,很难面面俱到,需要诗人有高超的文字技巧。

王之涣采用了“渲染”的方法,从东门环境入手,环境氛围越热闹情绪越低落。最后通过一个细节,把不舍之情推向高潮。古人送别之际会折下一根柳枝当礼物,蕴含舍不得让朋友离开的意思。眼看朋友就要走了,王之涣想要表达心情都做不到。此情此景,无论谁经历过一次也要情绪失控了吧。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