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典礼中,有一队“致敬”方阵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有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人显得异常激动,他就是蒙古族老人乌可力。
在乌可力身上,有着很多耀眼的光环:钱学森的得意门生,我国航天大奖的获得者,中国火箭外销的领军人物,此外他还是万人敬仰的蒙古族王爷,他的一生跌宕多姿,富有传奇色彩。
乌可力参加建国 70 周年大庆活动
乌可力1933年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那时候他还叫乌斌,和母亲、哥哥、姐姐、弟弟一起生活,父亲在外干革命常年不沾家。
乌可力的父亲叫乌兰夫,担任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三师政治部代理主任,系中共地下党委书记,后来成了开国上将、国家副主席。
1939年,乌可力的哥哥、姐姐和一批蒙古族青年被绥远地区党组织送往延安学习,乌可力和弟弟则因年龄太小被留在家中,从此乌可力知道了有个地方叫延安,并对她充满了神秘的向往和美好的幻想。
“皖南事变”爆发后,乌兰夫因地下党员的身份暴露,不得不离开内蒙古,带上妻子云亭、8岁的儿子乌可力和6岁的幼子乌杰,在共产党员甘泗淇的陪同护送下,踏上奔赴延安的漫漫长路。
乌可力和大人们骑着马,弟弟则骑着小毛驴。他们一路风餐露宿,昼伏夜行,躲避着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的追捕,经过一个月的艰辛跋涉,终于在1941年8月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乌兰夫(左二)和乌可力(左三)
刚到延安时,乌可力对什么都感到好奇,他跑到隔壁朱德总司令家门口东瞧西望,警卫员问他是谁家的孩子,来这里干什么?他撒腿就跑,回到家中躲了起来。
他并不胆小,他是蒙古族汉子,天生就豪迈不羁,第一天上学就干出一件不可思议的“丑事”,为此还挨了平生的第一次打。
那天,乌可力被二舅送到30多公里外的安塞县延安保育小学上学,到时天色已晚,窑洞里睡满了孩子,腾不出一张空铺。保育阿姨干脆找来一块门板,在一口大水缸上临时给他铺了张床。
乌可力半夜起来上厕所,一不小心打翻了床铺,被褥全湿了,结果就那样捱了半夜。
天一亮,乌可力找到一起来的同学奎元庆商量:“这里不好,咱们回家去吧。”两人悄悄溜出学校,凭着来时的印象朝延安走去。30多公里的路,从早上走到下午四五点钟。
回到家中后,乌兰夫和妻子看到满头大汗的儿子,都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他是逃学回来的,乌兰夫气不打一处来,抬起一脚就踢到他的身上,严厉批评他太没出息了,这么点事就往家里跑。
第二天,乌可力和奎元庆又被大人送回学校,老师对他做了思想教育工作,从此以后延安城里都知道有个胆大逃学的乌可力。
延安保育小学学生在上课
上学时,乌可力穿着一双漂亮的蒙古族皮靴,这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下课时同学们都围着他看,他干脆脱下靴子,让大家挨个儿穿上再走一圈,这场面简直比做游戏还热闹有趣。
在保育学校,乌可力有个漂亮的女同桌朱湘梅,谁也没有想到:数十年后的1960年,二人竟有缘结为夫妻,从此相伴一生。
在延安,乌可力不但结识了一批学龄朋友,也认识了不少领导人物。
一次,他和小伙伴们玩“打仗”,远处驶来一辆美式汽车,乌可力带头冲了上去,举起手中的小木枪喊道:“停车!什么人的干活?”车上走下来一个人,微笑着举起双手,乌可力一看是毛主席!他一下子扑过去抱住毛泽东:“毛伯伯!毛伯伯!给我们讲个打仗的故事吧!”
另有一次,乌可力独自在延河蹚水玩,上游的洪水正奔腾而来,他完全不知情况。就在这时,一匹马飞奔过来,跳下一人,拉起他就跑,等他抬起头来一看,竟然是路过的周恩来伯伯,此刻洪水已涌至跟前。
乌可力在延安度过了难忘的4年生活,1945年抗战结束后,父亲乌兰夫回到内蒙古继续从事革命工作,他则成为锡林郭勒盟的一名通信兵,白天工作,晚上在内蒙古军政大学学习。
童年乌可力
新中国成立后,乌可力随父亲来到北京上学,并于1954年考取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这时,他给自己改了名字,将以前一直叫的“乌斌”改成了“乌可力”,这在蒙语中这是“牛”的意思。
这“牛”已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而且蓄着一撮漂亮的胡子。哈军工是军事院校,按规定学员是不能留胡须的,这可使他犯了难。
有一天,贺龙来乌兰夫家,开门的是乌可力。贺龙看着眼前这个小伙子,被他漂亮的胡子迷住了,有人的胡子竟然比自己的还美,有道是英雄惜英雄,他给了这小伙子一拳:“小子,你这胡子长得不错嘛!”
乌可力羞涩地笑着说:“贺伯伯,不错是不错,可我还是个学生娃,学校不让我留胡子!您是老总,又是元帅,胡子想怎么留就怎么留。”
贺龙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豪爽地笑道:“这好办!你去跟陈赓院长说,你的胡子就这么留定了,就说是我贺龙批准的!”
乌可力高兴得差点叫了起来,连忙殷勤地给贺龙端来一盘西瓜。
后来,乌可力还果真去说了,并得到了学校的“特殊批准”,从此这标志性的胡子伴他一生。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暮年的乌可力眼里总泛着晶莹的泪花。
贺龙和乌兰夫、胡耀邦在一起
乌可力在哈军工期间学习非常刻苦,各科成绩也表现优秀。1956年夏,哈尔滨连遭两次洪水,乌可力参加了抗洪抢险,并踊跃成为敢死队队员,哪里出现管涌,他就抱着沙包跳下去填洞。
正当他准备第三次跳水时,队长拉住满身泥浆、只穿着一条裤衩的他,喊道:“乌可力!我们打算吸收你入党,同不同意?”
“同意!”乌可力擦了下手,接过队长递来的表格,迅速签上自己的名字,扔掉笔,又义无反顾地跳进浑浊不堪的洪水之中。
他说这叫“火线入党”,正是因为有了在延安吃苦耐劳的经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不会感到惧怕!
四年后,乌可力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专业仍是空气动力学,当时的系主任是钱学森,物理老师是严济慈,数学老师是华罗庚,授课的还有郭永怀、吴文俊等著名科学家。
在中科大的六年里,乌可力曾带领团队研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发出耐高温隔热涂料,让我国的火箭从最初的3000公尺上升到6000公尺,后来又上升到20000公尺。此外,他还独立研制出人工降雨火箭弹,并在多地成功试射并推广应用。
毕业后,乌可力从事航空工程气动方面的研究,负责歼七、歼八型号的风洞试验和计算工作。1974年,他研制出无机耐高温涂料,协助建起五个专门生产企业,每年产值高达100多万元。
航天专家乌可力
正当乌可力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那场风波突然袭来,他坐了四年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人民大会堂,他见到了几年未见面的父亲乌兰夫,父亲问他:“你来干什么?”他回答:“我来领奖呀。”
乌兰夫这才反应过来,高兴地对身边的邓小平说:“这是我的老二。”邓小平说道:“我知道,我认识他。”
原来,乌兰夫家有个传统,各自的工作不互相打听,只要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因此他对儿子的到来感到惊奇。
上台领奖时,陈永贵笑着对乌可力说:“你父亲还没留胡子呢,你怎么留胡子呀?”这种场合乌可力来不及解释,敬了个礼就下去了。
乌可力很看重这个奖,那是因为在延安时他的母亲也得了个劳动模范,毛主席还亲自为她颁发了奖状,他要向自己的母亲看齐并致敬。
1985年,乌可力调任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常务副总裁,主要负责外贸工作。他带领着一个由10人组成的外销团队,遍访亚洲、欧洲、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0年时间里,他的团队为其它国家发射了5颗卫星,成功地将中国火箭发射服务推向世界,为我国空间技术跻身国际市场、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2年,步入花甲之年的乌可力,被航天部授予“航天大奖”。如今他早已退休,但他仍将一腔热血倾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上,他说是延安山水哺育了我的身体,是延安精神激励了我的一生,在有生之年能为内蒙古人民多做点事,是我伟大而光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