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名》的大火,带出了很多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知识。
春节档《无名》上映后,不少网友开始讨论片中的细节,尤其是片中提到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知识,惹得不少观众开始学习历史,钻研历史。
所以我一直说,春节档能有《无名》这样的电影,是幸运的。
不过,有一个知识,有不少人一直有困惑。看完电影的观众都知道,《无名》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被杀日本人引发的血案,而这个日本人,在片中自称为“公爵”。
电影《无名》里的公爵
或许在现代,我们对公爵这个称呼很疑惑,尤其放在东亚国家日本,日本难道也有公爵?日本的公爵又有什么地位?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被杀的大人物,缘何有阻止中日和谈的能量。
片中,何先生救下江小姐,得到了一本封“居上海日本要人录”的信件,在这本小册子中,他选中了一个最重量级的人物进行暗杀,那就是一位公爵。
别看这个公爵只是个日本小兵,他不过是在战场上刷经验的,出身日本的贵族的他,只要镀一层金,就能回国身居高位。
在找水的时候,日本人在井里发现四具自己人的尸体,因为劳工的一句“脏东西”,他们将所有劳工用水泥坑杀。
杀完人晚上吃羊肉的时候,这位公爵自己“跳狼”,表示自己就是公爵,并且很快就要回国当贵族去了。
可是,他没能回去日本,因为当晚,他就被一辆卡车上的地下党打死了。
第二天,王传君和王一博饰演的角色吃完排骨之后,就是去收他们的尸体,随后日军高层震怒,和谈告吹。
要知道,这位公爵,在日本的身份可不一般,当时全日本的公爵,不到二十位。
说起日本公爵的来历,还要从唐代开始,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典章制度都是从中国唐代学习的,爵位制度也是复制的唐朝。
明治维新后,日本取消了大名和公卿称号,以“华族”作为群体性称呼,而1884年日本颁布的《华族令》中,就确定了华族被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
当时,能获得爵位的,其实就三个群体,最有名的,应该是原来的旧大名和公卿家族,可以或封子爵或男爵以上爵位。
而获封公爵的,是日本原来的五摄家,类似于我们的摄政王或王爷的感觉,他们在幕府时期,就是在天皇身边辅佐的文官家族,这些家族声名显赫,大多被封为公爵。
日本从明治政府开始,就一直是有爵位的人担任首相,这一职位也渐渐与日本的贵族身份合二为一,比如伊藤博文就是伯爵,而他的继任者黑田清隆也是伯爵。
之后的16位首相中,有6位是公爵,而公爵也是爵位中最高的一种。
伊藤博文
二战时期,日本全国仅有二十位左右的公爵,也就是说,《无名》中被杀的这个小眼镜,是这二十个身居高位的人之一。
这也就无怪乎,吃羊肉的时候,他说自己是公爵,旁边的士兵都只是嘿嘿一笑,丝毫不相信了。
到了1947年,因为日本的整个贵族阶层都被纳入盟军的清算之中,所以公爵数量有所减少,据统计,根据新的《日本国宪法》,那一年全国仅有公爵17位。
《无名》中,公爵被杀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公爵的死亡直接激怒了日本贵族和驻沪高层,因为公爵的死亡,日本人放弃了和重庆的和谈。
片中,日本军官曾在葬礼上小声说,自己应该“剖腹谢罪”,但被揶揄了回去,最终,日本军官也没有选择剖腹谢罪,而是改为大肆屠杀地下党,以此来报复,并拿人命向上级做交代。
所以说《无名》的每一个细节,背后可能都是很重要的历史知识,如果不是看了《无名》,不会有那么多人讨论76号,讨论汪伪政权,讨论伪满洲,讨论东条派和石原派,或者讨论日本的公爵有多重要。
而这些知识,对了解那段历史,对认清日本人的丑恶嘴脸和面目,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无名》的最大意义。
《无名》是一部需要仔细看的电影,如果一遍没看懂,那就多看几遍,看懂的时候,真的会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