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以来,只要港股走弱,市场上往往会流行一个声音,那就是外资的信心不足,或者说是外资在看空,这个时候去看基本面,似乎也能找到某套逻辑来证明。
这个说法,关键是不好证伪,但是体现在实际走势上,似乎是另外一套逻辑。港股起起伏伏的,涨的时候,就说是外资看多中国资产,跌的时候又变成了看空,观点转换得太快了一些,更像是在利用利好利空这套说辞做波段。
2002年的十六大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回头看,这个论断可以说是高瞻远瞩,惊人的准确。这20年来,我国利用全球化实现了空前的发展,最牛的是管理层还给了个期限,那就是20年,只是不知道上面是用什么模型计算出来的。
从2020年附近开始,全球化出现了退潮的趋势,各国的本土派崛起,本土派势力的壮大,容易造成各种保护主义的兴起,所以哈里斯这回就输给了特朗普。
从2021年开始,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都开始走熊,外资历来喜欢买涨不买跌,港股市场的确遭遇了外资的抛售,问题是筹码是守恒的,外资跑路后,筹码逐渐集中到了内资手中,筹码集中后,内资逐渐掌握了定价权。控盘之后,要涨要跌,其实是内资说了算的。
从去年和今年港股的走势来看,恒指的走势,越来越像A股的玩法,所以恒指的回调,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外资看空的结果。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多次提到恒指和上证50的走势总体上是高度联动的。国庆之前就专门说过,国庆后的震荡市,主板会相对更弱一些,恒指自然也是如此,这是形态和结构决定的,那个时候还真没有考虑外资的因素。
上证50节奏弱一些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条:一是银行在国庆之前独立涨了很长时间,需要整理形态;二是白酒从2014年涨到2021年,涨了7年,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整理。两条关键原因,都来自于走势结构,所以外资不是决定因素。
小板的大节奏(不是说具体的波段)为什么要强一些呢?记得9月份之前,我经常拿互联网(880494)这个指数来举例,(、,这两篇文章都有提前分析过互联网板块的走势)这个指数从2015年6月跌到今年9月,跌了将近9年的时间,调整足够充分,其季MACD是底背离,这可是季级别的底背离,他的节奏更强一些,当然不足为怪了,在周五普遍大跌的市场,互联网板块还再次创了新高。
目前季级别形态相对好看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小板里,所以小板的结构当然更强一些。
结构强和跌幅大小,是两个概念。比如恒生指数早已跌破了10月17日的低点,而国证2000目前离10月的低点还有点距离。假如后面2000也跌到10月低点附近,从跌幅来看,是大于恒指的,但是从结构来看,依旧是远远强于恒指的,因为此时恒指大概率已经跌到9月24日的低点附近了,而2000只是接近10月14日的低点而已。
近期指数的回调,很不流畅。承接前几天的观点,周五大盘虽然如期回调,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下周的回调,估计一样会很坎坷,很容易出现跌一两天后又修复今天的情况,估计要拖到12月,才能够回调到位。我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