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某人口才很好,指得不外乎口语表达能力不错,口齿清晰,思路清楚。但口才好,不见得有什么说服力。口才更不等于说服力。要说动对方改变主意,不能光靠嘴皮子,还得懂得心理战术,了解对方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要了解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了解对方怕什么,不怕什么。以理性分析为包装,以感性要求为卖点,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才能说服成功。
《三国演义》好看也在这里,通过小说家的想象,把历史学者无法现场转播的,加以渲染铺陈。就以张辽劝说关羽投降这一片段来看,我们就可以观察如何去说服一个人,去做原本不可能的事。
劝降关羽《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写曹操率领大军打得刘备、张飞四散逃窜、下落不明,只余关羽保护刘备的妻小,打算死守下邳,以全忠义。曹营大将张辽曾是吕布部将,吕布被抓后,曹操本想杀掉张辽,经关羽劝说,最终被曹操纳入麾下。所以,关羽对张辽有救命之恩。如今见关羽做困兽之斗,张辽便向曹操请命说降关羽。
爱才的曹操听后大喜,于是程昱献计配合,以送回的刘备降兵为内应,诱使关羽出城,然后来了一招内外切断,将关羽困于土山,给张辽创造劝降条件。
此时张辽凭着和关羽以往的交情,来到土山。
关羽询问张辽的来意,发现张辽此次前来,既不是来决战,也不是来说降,更不是来助阵。那来做什么?
张辽表示,他只是来做战况报道,告诉关羽,如今刘备、张飞生死不明,曹操已攻破下邳,并派人护卫刘备家眷。
关羽一听,这不是来说降,是什么?当下大怒,表明下山冲杀、视死如归的决心。
张辽大笑说:“云长兄说这种话,岂不为天下所嘲笑?”
“我为忠义而死,怎会为天下所笑?”关羽不解。
这一问一答之间,关羽已经落入张辽的设计当中。这是张辽的策略,用超乎逻辑的反话,让关羽大惑不解,在关羽主动提问下,再一步一步说动关羽。
张辽接着说:“云长今天若就这么死了,有三大罪状。”
关羽更加疑惑,问有哪三大罪。
张辽说,这三个罪名是:
当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说好同生共死。如今你若战死,假如刘备日后复出,求你关羽相助而不可复得,你便是违背了结盟誓言,其罪一也。
第二,刘备把家小都托付给你,你如今求死,让她们无所依赖,有负刘备所托。
第三,你本领高强,却置匡扶汉室的大任不顾,求匹夫之勇,这怎么算得上对汉室尽忠?
到此为止,关羽已然落于下风。他自以为战死殉难是义,不料取义不成,反而有罪。原来的求死意志动摇,此时茫然不知下一步该当如何,给予了张辽游说的最大空间。
关羽问张辽,那该如何是好?张辽说,如今的土山四面都是曹军,你若不投降,必死无疑,不如投降,再设法打听刘备下落,他日打听到了刘备的讯息,再去投靠,一来不违背桃园结义的盟约,二来可以保护二位夫人,三来可留着有用之身,来日再做打算,匡扶汉室。
张辽这番话完全是站在关羽的角度,帮关羽分析,且句句入心。如果关羽此刻战死,结果是自己想要的吗?
这结果自然不是关羽想要的,关羽的原则也很明确,愿和曹操约法三章,如果曹操不答应,他宁可犯下以上三项罪名而死。
关羽投降的三个条件是:
1、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2、给予两位刘夫人俸禄养赡,不许干扰。
3、来日探知刘备的所在,不管千里万里,他关羽便当辞去。
关羽这三个原则,把君臣之分、男女之别、兄弟之义,区分得清清楚楚。
曹操对第三个条件难免有挣扎,但后来还是答应,并且赠袍、赠金、赠马,施厚恩,希望收买关羽的心。而张辽也达成游说的使命。
张辽毕竟了解关羽,知道关羽义薄云天,视死如归,要劝服他不但不能以死相逼,反倒必须点明赴死就义的不是,软化关羽宁死不屈的决心。
试想,如果张辽一上来就夸曹操有多好,如今曹军已经将这土山团团围住,你关羽要珍惜生命,你投降了他不会亏待你的……关羽的傲气会听吗?恐怕会适得其反。
劝降马超如果说降对象换成马超,在张鲁手下很不得志的马超,所要采取的说服策略,就完全不一样了。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写李恢说服马超归降。
当时马超投靠张鲁,帮助刘璋,对抗来犯的刘备军队。刘备知道马超骁勇善战,硬取不易,最好招降。这事说降的事便由李恢负责。
李恢来到马超帐下。马超分析李恢这名辩士要来游说,便派二十名刀斧手埋伏,伺机砍杀。
一般说客和推销员一样,通常会稍加包装,包藏游说的企图。但是李恢开门见山,直接表明来意,就是要来当说客。
马超虽不客气,但还是给李恢机会,明白告诉李恢,有本事来游说没关系,如果说得不合意,不中听,格杀勿论。
李恢笑着说:“将军即将大祸临头!”
这一句话激起了马超的危机意识,忙问:“我有什么祸害?”
李恢马上为马超分析他的处境。当时马超的窘境在于,四面楚歌,无路进退。先是起兵反抗曹操,连累父亲致死;后又用兵陇西,弄得妻小尽遭杀害;而今,马超投靠张鲁,却遭张鲁手下杨松屡进谗言,正是“四海难容,一身无主”。李恢推荐马超投奔刘备,可以“上报父,下立功名。”
须知马超当时已如惊弓之鸟,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紧张,因此李恢以大祸不远来刺激马超,让马超疑惧,进而分析祸害临头的理由,以及趋吉避凶的对策。所谓趋吉避凶的对策,当然就是改投刘备。马超跳槽的记录颇多,和关羽忠诚不二的作风正好相反。李恢掌握马超这项特性,采用和张辽说服关羽相反的技巧,就这样成功地劝降马超。
所以,口才好,不等于有说服力。想要对方改变主意,不能光靠嘴皮子,还得懂得心理战术,了解对方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要了解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了解对方怕什么,不怕什么。
当然,说服人时,还要注意三点:
1、不要上去就和对方对立,而要让他觉得你是来帮他的,你们是一边的,对方才可能放下戒备。
2、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说出来的话一定是能打动对方的,而不是自认为有道理。
3、要给对方留足面子,你要让对方下来,得给他铺好台阶,好下来才行。
正是以理性分析为包装,以感性要求为卖点,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才能说服成功。
你有没有成功说服别人的经历?别人听了你的话吗?为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完)
相关阅读:将马超弄得家破人亡的女人——王异
赵云只是个二线将领,他的一切都是谎言所编织而成的海市蜃楼?
关羽神化前是何模样?他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变成神的?
关羽一身杀伐之气,大违佛教教义,为何还能成为菩萨?
“关羽绝北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孙刘联军有多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