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3年11月的一个新闻突然热了。
清华说2024年度停招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微机电系统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行政管理、金融学、会计学、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广告学这些专业。
这段话引发了一场自媒体的狂欢,大家说清华指明了方向,土木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已经夕阳了,所以清华不招了。
但他们没有看到下面一行小字:我校自2017年起实施大类招生培养与管理,部分招生专业名称发生变化,详见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
这句话清楚表明了,一些停招专业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我也咨询了清华招生老师,他说,招生专业以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上的专业为准,土木工程等方向赫然在里面。果然,没多久,清华辟谣说,原来的土木、水利以及工程管理等单一专业已合并使用“土木水利海洋工程”的大类专业名称,不再单独招生。
其实大家稍微多想一下就会发现有问题。你可以说土木、水利不热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等专业也不热门?也是夕阳产业了?
另外,作为顶尖名校,有时候并不完全看就业情况来设置专业。比如,行星科学这个新设立的专业,主要是探索行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业面非常窄。还有北大两年招一次生的古生物专业。
自媒体的逻辑显然站不住脚。
不过,清华的专业并不完全是名词游戏,换几个新名称。他是有其深意的。
大类招生执行了好多年,具体执行下来,大家都归结为大学坑学生的一种方式。大学把好坏专业搭售在一起,比如计算机和土木放一起,学生奔着计算机专业去的,最后分到了土木工程专业,让学生欲哭无泪。
这里不是说清华,清华没这么搞过,是其他学校。但清华也是大类招生,基本是相近专业。既然是大类招生,总会被人分出个一二三等来,虽然这个一二三等的分法不见得正确。比如,原先电子系分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还有微电子。一开始,大家不喜欢微电子,觉得它最差,但近些年,微电子成了香饽饽。
总之,大类招生,一年后分流,总有部分学生不满意。
因此,清华就改变做法,大类招生,各个专业打通,后面自己主动分流。比如到了大三,你想跟着图像处理的老师学习,那需要学图像相关的专业课。如果想做光电方面的工作,则需要学一些光电方面的专业课。
这样,学生就没有意见了。
当然,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因为不同专业方向的热度确实不太一样,如果要吸引学生过来,你的研究方向必须有吸引人的东西,否则学生不会来。
我想,清华这种做法,应该来说,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引导。所以,这些年清华一直在逐步做这件事。
可惜,不少自媒体的解读全然错误。所以,大家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分辨,多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