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决定天下命运的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是最先爆发,也是战果非常辉煌的。
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成功歼灭国军47.2万余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
国军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部被全歼,从此解放军在人数上已超过敌人。
不过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是,战后解放军清扫战场发现缴获了轻重机枪13347挺、长短枪175361支,加起来也才18万多支,比47.2万的人数要少很多,这是为何呢?
总结起来,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国军的配置,并非全体都是战斗人员。这点不仅仅是国军,任何现代化军队皆如此。
比如重机枪,一挺就要配备多人,正机枪手、副机枪手、弹药手等,当他们被俘获,人数跟武器数那自然是有数倍的差距。
还有更重的火炮,需要的炮兵更加多,往往是十多人操控一座火炮,他们基本不会配发枪械。
还有一些缺少军事技能训练的技术兵种,他们更多的作用是保障部队后勤,比如有些战士负责扛炮弹和子弹,这基本都不会带枪。
毕竟是为了支援前线,除了物资外,别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反而是负担。
还比如通讯兵,他们唯一任务就是保证部队能正常联络、确保命令能及时下达,带上枪反而不方便转移。
部队规模越大,需要的后勤人员就会越多,这无疑也会对枪械数量产生影响。为什么军史上常常说“一支部队伤亡30%会失去战斗力”?
就是因为一旦达到这个量级,往往意味着着实际拥有作战能力的前线部队损失超过了一半,剩余的人实战经验少,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和攻势。
辽沈战役国军有60余万人参战,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并非作战人员,被消灭及改编的47.2万人里,同样也很多都是不带枪的。
既然没枪,他们被俘虏、被消灭,也不可能变出武器来。
第二个原因是战损,很多人在缴获武器装备方面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敌人越精锐,我军所获的战利品就越多。
但实际上,结果往往相反。国军中央军精锐的确能得到蒋介石的照顾,但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通常都很强,打到最后一刻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东北战场,国军出动了五大主力中的新1军、新6军,还有以黄埔学生为首的新7军、71军等等,死忠分子并不少,并没有出现兵团级别的起义。
锦州、辽西、长春、沈阳打得都很激烈,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辽西会战等等皆是通过血腥拉锯才取得胜利。
哪怕是被围了很久的长春,曾泽生都已起义,郑洞国仍率新7军少量部队凭借城内大楼顽抗;
哪怕国民党败局已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都逃跑了,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还在打。
炮火无情,打得越凶,武器被连带着损坏的情况就越严重。
另外,在战争中想要缴获武器,跟敌军投诚/起义的人数有很大关系,像平津战役最后傅作义率领20多万国军起义,武器的保存情况就比较完好,而辽沈战役未曾出现这类现象。
对方既然是死拼,很多人在最后时刻就不想让武器被我军再利用,直接选择销毁,所以武器的损耗特别大。
第三个原因就是解放军没有为了战绩好看而虚报缴获。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出“成绩”,会在战报上弄虚作假。
但解放军是非常严谨的,是多少数量就统计多少数量,哪怕损毁程度比较严重、修复好还可以再次使用的武器都没有算入缴获中。
这种务实的风格,看起来是没那么出彩,可更有历史研究意义。
几个方面加起来,就能解释歼敌近50万、缴获枪支不到20万的原因。其实也不单单是辽沈战役,但凡比较激烈的战役缴获情况都差不多。
像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74军(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华野围住后,也打得很猛,最终华野歼敌3.2万,也只缴获了1.1万支枪。
淮海战役我军歼敌55.5万人,缴获的各类枪支也只有16万余支,因此,人比枪多才是正常现象。
最后再说个题外的事实,很多人笑称“蒋介石是运输大队长,我军武器装备全靠缴获”,这并不正确,也抹杀了后方人员的努力。
从上述的几战中大家能看得到,要靠缴获来装备上百万人是不现实的,真正支撑我军作战的,是各大解放区建立的兵工厂及整条后勤保障线。
我党高层从红军时期开始就力争要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不希望被人给掐住脖子。解放战争前期东北的战败,更让林总等东北局高层决心建立自己的生产线。
后来在发展农村根据地的同时,我军也在积极建设军工产业链,到1947年11月基本已经完备。
1948年,我东北解放区的产能为手榴弹200万个、子弹2000万发、迫击炮50万发、六零炮弹50万发、山炮40万发。足够支撑起战场所需,还支援到了其他解放区。
所以,解放战争能够赢得胜利,除了前线指战员的英勇拼杀外,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在背后付出,他们用各种行动给予了足够的后勤保障,这才是伟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