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对孩子说过这些话?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
“我早就给你说过……”
“你再这样,我就不想管你了。”
“闭嘴,按照我说的做就行。”
“你是白痴、废物吗?什么都做不好!”
樊登曾分享过一段话:做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看不起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敏感细腻的,当父母用打压、指责、控制去表达自己瞧不起孩子的心理时,孩子分分钟都能感受到。
而且这种“看不起”中透露出的“你不行”、“你很差劲”、“你不如我”……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他们不说、不反抗,不代表不懂。
他们只是在盼望自己什么时候可以长大,什么时候能离开家,什么时候能不用听父母的话。
如果不想等孩子羽翼丰满后,才发现孩子早已和我们渐行渐远,请记得这三句话:
不妄言:
父母的随意指责
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
看到一个医生分享的案例,十分揪心。
一位妈妈带着她刚读初中的女儿来做咨询。
她说,当初为了让女儿上一个好学校,她花了很多心血。
但她女儿就像一夜间变了个人似的,从上初二的第一次月考开始,不但成绩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十分奇怪。
她一说话就顶嘴,只要不顺着她的心意来,就用裁纸刀割手腕。
每次看见女儿血淋淋的胳膊,她又心疼又生气,好几次都胃痉挛到差点昏厥。
在和咨询师沟通的时候,她一直在重复强调:
“我现在说啥都是错,做啥都不合适,一个不小心就又刺激到她了。”
“我想不通她怎么变成这样了?”
等咨询师和女孩聊完后,才找到原因所在:
原来,女孩上了初中后,第一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妈妈没有去找原因,而是直接指责女孩不够努力。还转头给她报了很多培训班,一遍遍念叨花了很多钱。
为了应付妈妈,女孩只能假装努力,每天把笔记抄得整整齐齐。
到了初二后,她的成绩依然不理想,她尝试和妈妈沟通,可只要她一开口,妈妈就来句:“别总说些没用的事!”
医生还提到一个细节:
咨询结束后,女孩妈妈准备请咨询师去吃饭,旁边的女孩只是说了句她这会还不想吃,妈妈立马骂道: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这样以后谁会愿意和你交往?”
之前和咨询师聊得还很开心的女孩,听妈妈说完,冲出一句:“你想吃你自己去吃!”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而女孩妈妈,站在那里喋喋不休地抱怨女儿每次都这样反复无常,甚至直接说女儿就是自私。
《正面管教》中写道:“父母言行背后的感觉,比父母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指责带给他们的体验,肯定不会是尊重和平等。
当他们从父母的语言中,感受到的是羞辱和否定时,孩子肯定不会愿意和父母合作。
不妄扰:
父母的过度控制
是对孩子最深的伤害
朋友是中学班主任,他的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很不错。
没想到中考意外逆袭了将近20分,更是以他们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本来是件好事,孩子也很开心,对老师说自己会继续好好努力,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去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
但她父母却坚决要让孩子以后当老师。在孩子表示拒绝,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她父母却说:
“当老师多好?工作又稳定还有寒暑假,你一个女孩,瞎想什么科研?”
“我辛辛苦苦养你十几年,你现在翅膀硬了,不听我们的了是吧?”
朋友说,他的这个学生,平时父母就管得特别严,做什么都要按父母的要求来,但孩子性格比较温顺,所以一直也没太反抗过父母。
可孩子现在已经进入青春期了,他很担心要是父母再这么强势下去,要么会激发出孩子更大的逆反心,要么会让孩子反抗不过开始向内“攻击”自己。
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偏盲”现象,指的是人们在评价一件事时,通常会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思维和价值感。
有些父母,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对孩子是最好的,总认为孩子什么都应该听自己的。可却忘了我们的经验和经历,对于现在的孩子太有限了。
知乎上有网友发帖吐槽,说自己家里几辈子都是生活在小县城的普通人,没出过一个大学生。
没想到祖坟冒青烟,他儿子以高考前几的成绩考入了国内顶尖大学。读大学时,更是提出想要继续读研,还说以后要去国外读书,也和家里说清楚了学费会自己想办法。
但他问了一圈亲戚后,开始担心儿子一直读书,年龄大了不好找工作,还担心儿子以后要是越考越远,不想回来了怎么办。
评论区有人犀利回复:
“这孩子是你们家几辈人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他的见识绝对在你们之上。你只需要闭嘴,什么都不要干涉就行了,克制住你那无处安放的指点欲,比什么都强。”
教育家简·尼尔森认为,在孩子做决定时,除非原则性的问题,否则不要太干涉孩子的决定,因为他们要在“为自己的负责”中,逐渐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没有谁能一眼勘破孩子的命运,不要去过度干涉孩子的所有选择。毕竟,无论孩子的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终究是要他们自己一点点去走。
父母唯一的使命
是做好孩子生命的旁观者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当你不再评判、不再指点的时候,你静下心来观察,突然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地方都是命中注定的。
那些内向的孩子,长大后依然内向;那些调皮的孩子,长大后依然闹腾……
分享一件小事:
我刚当老师时教过的一个学生,那时候她妈妈经常吐槽女儿太内向了,不爱和人交流,老自己呆着看书,啥都藏心里不说。
为了锻炼孩子,她妈妈让这个女孩报考了播音主持专业。
毕业后的她,从事的工作也都是类似主持、教师这种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可这些工作,她没有一个坚持下来,反而是过了很多年后,重新拿些笔,从事起了她最爱的写作。
芒格曾说:“我觉得孩子生下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作为家长,我只是旁观者,我只能接受,因为结果没有办法改变。”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故事:
一位画家妈妈在孩子们小的时候买了很多书,但她不会刻意买某一类型的书,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去买。
女儿喜欢小动物,她就给女儿买了很多动物的书;儿子喜欢科学,她就成套地给儿子买科学书。
有时候孩子的口味突然变了,开始喜欢漫画了,她就买历史漫画书,买文学漫画书……
而且,她也不会刻意追着给孩子额外布置任务,只在孩子聊起某一本书时,尽力找资料,争取把话题继续下去。
两个孩子长大后,依然延续了小时候的爱好,选专业时也选了爱好相关的专业。
朋友问她,为什么不培养孩子画画?她说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她尊重孩子,也相信孩子。
很喜欢心理学专家黄仕明老师的一段话:
我们常说要接纳孩子,并不是要接纳孩子的某个行为,而是要接纳孩子心灵的不同面相。
当我们成为了孩子的同盟,而不是孩子的敌人,我们才能拥有机会、拥有能力,去引导孩子外在行为的改变。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权威,也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权威。
如果只是强制孩子顺从父母的权威,即使结果如我们所愿,也会让孩子对权威产生恐惧。
当恐惧积累得足够多,孩子就会想要逃离。
如果你也经常忍不住想要指责、控制孩子,可以试试这样做:
1、换一换你的语言:不用“总是、从不”下定义
当想要指责孩子总是怎么样,或从不怎么样时,我们可以先停下来,回想一下孩子是否真的和你说的一样,每一次都是这样吗?
如果不是,那我们就可以换一种说法,让表达更加理智和具体。
比如:“孩子只是没有按我期待的那样做”;
“孩子只是那件事没有做对,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做得很好”;
“我只是在把情绪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但其实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
2、换一换你的思路:把指责和控制转变为寻找解决方法
有句话说,用指责来惩罚孩子,关注的是过去;而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方法,关注的则是未来。
当孩子做错了事,可以试试把“你”换成“我们”。
比如,把“你为什么要做错”换成“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把“你为什么不听我的”换成“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太好?我们一起想点其他更好的方法”……
3、换一换你的角度:不让孩子进入自主“怪圈”
我们在养育中,大都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
小时候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做选择,总是因为担心、着急、焦虑,控制不住地想直接插手包办。
等孩子长大了,如果他变得怯懦、犹豫、不自信,就怪孩子没有担当,没有决断,没有责任感;如果他不愿意再被控制、被决定,就又怪孩子不像小时候一样听话,太叛逆……
孩子的责任和担当,是在一次次的被允许和尝试中,在真实的体验中去学习成长的。
父母越不信任孩子,越不给孩子自主的机会,孩子就越难真正地“长大”。
纪录片导演周轶君曾说:“人世间的争夺,到最后都是一场幡然醒悟。人需要对自己有所限制,这就是所谓的自律。”
父母最好的自律,就是只做孩子生命的旁观者。
不妄言指责孩子,不妄扰干涉孩子。
每个生命都是在野蛮生长中获得力量,每个生命也都有它自己的命运。
我们做父母的,尽力去给他们创造环境,做一点点必要的引导,然后只需站在一旁,就会看到:
花自然会成花,树自然会成树。
你要相信,父母的祝福、尊重、信任,一定是给孩子最好的愿力!
与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