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智斗山东儒生,一首诗让你心甘情愿挨“骂”

阿芳评诗 2024-11-20 16:30:49

读唐诗,就绕不过李白。他笔下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柔情;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豪情;更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壮志。然而,这位“诗仙”也屡屡碰壁。

李白出生地、家世不详,存在多种说法:一说绵州昌隆县;一说是西域碎叶;还有陇西郡成纪县。但不管是哪里,在当时,他都是不折不扣的唐人。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由此可见,李白自幼便聪慧且刻苦学习。十五岁时,他在朋友圈发了《拟恨赋》《初月》等诗篇,一度冲上当地热搜榜。但李白没有得瑟,他继续发展业余爱好,练习剑术与侠道。用今天的话说,李白是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当时文人唯一路径是谋仕。但是,因为家庭原因,李白无法参与科举,只能通过献赋求仕。这就让李白的仕途变得异常艰辛。想得到上层瞩目,就得赴当时政治、文化中心,去混圈子。这不仅考验文笔,还考验情商、财力。公元724年,李白出蜀乘舟东下,开始南漂生活。历经数年南漂辛酸,李白渴望在岐王李范寿宴上获得玉真公主青睐,不想让后生王维抢先。诸多无奈,李白开始西游。偶遇唐玄宗狩猎,李白乘机献上《大猎赋》“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

李白夸赞唐幅员辽阔,远胜汉朝,万国来朝,盛况空前。唐玄宗崇尚道教,李白在赋的结尾处还不忘迎合,宣讲道教的玄理。结果,唐玄宗没看上李白。

后来,李白通过张卿牵线,给玉真公主献诗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祝她入道成仙。玉真公主听后,大为赞赏,极力向唐玄宗推荐他。但遗憾的是,唐玄宗仍不买账。不过,李白的运气也不算太差。贺知章读了李白的诗后,大为惊异,竟然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还称他为“谪仙人”。就这样,“诗仙”不胫而走。人已成名,仕途却无结果,妻子许氏去世,李白是穷愁潦倒,他决定携带一双儿女移居东鲁。

他们在瑕丘落脚,也就是今天的兖州,距离孔子故里曲阜不过数十里。这地方儒生特别多,满街都是学问人。在唐代,鲁地周孔遗风浓厚,凡事讲究“礼”。干啥事都得按规矩来,否则会被纠正说道。鲁儒继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套路。而李白随性洒脱,他是个“杂家”,啥都学,啥都做;思维活泛,常不按常理出牌。这就对不上那些儒生眼里的“礼”。于是,有些儒生就挑剔李白不懂规矩。李白也看不惯这些儒生。他们两相生厌。面对群儒围攻,李白写下这首堪称绝响的《嘲鲁儒》。

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前四句:那些年长的“鲁叟”,深谙“五经”之学,言谈间不离《诗》《书》《礼》《易》《春秋》,他们一生就围着这几本书转。

论学问,他们对“五经”掌握得炉火纯青,书中的句子信手拈来,倒背如流。但是,真问他们怎么管理国家,怎么让社会繁荣,他们立马就懵,云里雾里,啥也答不上来。这是讽刺鲁儒不谙时务,和赵括纸上谈兵无异。然而,儒生对自己的仪表丝毫不马虎。“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他们脚踏精致的鞋,头戴端正的方山巾。身穿宽大的衣衫,慢条斯文地走在大街上。这种符合“礼”的穿着打扮,让他们在生活中闹出极大的笑话。宽大的衣袖拖在地上,还没迈步,就先扬起一阵尘土。

故作庄重,却又如此滑稽,让人忍俊不禁。这是李白嘲笑他们外表一本正经,内心却迂腐不堪。

随后,李白笔峰一转说: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也难怪,秦代丞相李斯重法家不重儒家,实在是你们都是读死书,不懂得变通。紧接着,他借用一个典故“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表明自己的立场。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刘邦建立汉后,叔孙通受命去鲁地招集一批儒生,为汉修订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去,说叔孙通“不合古”。叔孙通讥笑他们说:“鄙儒,不知时变”。面对不可变通的儒生,李白说:我也尊重儒生,但我要学叔孙通,去干点大事,不跟你们在一起混。尤其最后一句“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最狠:你们不懂时局,那就回老家,到汶水边上去种地!

这句话和现代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意思差不多。最后两句,不仅可以看到鲁儒们的尴尬,还有李白那股傲劲儿。同时,我们还能感受到,李白为理想爆发的力量。《嘲鲁儒》全文70字,不带一个脏字;却又把腐儒、俗儒的守旧固执、不通世事刻画得淋漓尽致,真是骂人的千古绝唱。其实,李白嘲讽的儒生,并不是只有鲁地才有,全国各地,从古至今,往后千百年,这类“儒生”从没有断过。

下一篇,我们讲讲李白心中的“儒”,究竟是哪种“儒”?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