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花6千万建瓷宫,自己住7年茅棚,这位81岁疯老太怎么想的

万史浮华 2024-09-05 18:21:34

数以万计的瓷片、瓷瓶和瓷人全部镶嵌在瓷宫的外墙上,其内里更是有着数不尽的青花瓷、粉彩瓷和玲珑瓷。

而这个震撼无比的建筑,正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的瓷宫!

可谁也想不到的是,建造这个瓷宫的竟是一位80多岁的穷老太太!

没上过学,没认过字,自己还住在简陋的草棚中,那么这个老太太为何不安享晚年,反而耗尽心力要建造瓷宫呢?

这个执着的老太太正是余二妹。

按理说,到了80岁,劳累一辈子的余二妹该安安稳稳享福了,最初也确实如此。

可2010年的一次天津之行,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在看到天津的那座宏伟漂亮的瓷房子后,余二妹当场就看呆了。

她心里嘀咕:"咱们景德镇可是做瓷器的老家,咋反倒没有这么漂亮的瓷房子呢?"

就这么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余二妹脑子里冒了出来:她要在景德镇建一座更大更漂亮的瓷宫!

可是,当余二妹把这想法告诉家人时,大家都觉得她疯了。

儿女们劝她:"妈,您都80多岁了,该好好歇着享享清福,咋还想着折腾这个呢?"

但余二妹心意已决,说什么也不肯放弃。

为了筹建瓷宫,自己的老房子,妈妈留给她的房子全都给卖了,把积蓄也全都掏了出来。

还不够,她就到处借钱,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

为此,亲戚们和她断绝来往,儿女们更是不和她说上一句话。

其实,余二妹之所以有建造瓷宫的想法, 与她本人的能力也有着密切关系。

1930年,她出生在景德镇这个瓷都,12岁那年,家里穷,上不起学,她就跟着舅舅去陶瓷作坊学艺。

小小年纪的余二妹干起活来特别麻利。

不怕苦不怕累,一心扑在瓷器上,像海绵吸水一样,很快就把各种技巧都学会了。从和泥巴、拉坯,到上釉、烧窑,样样都难不倒她。

那双小手仿佛有魔力,能把一团普通的泥巴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长大后,余二妹先是在景德镇几家大瓷厂打工,积累了不少经验。后来赶上改革开放的东风,她还鼓起勇气自己开了陶瓷厂。

凭着一手好技术和聪明劲儿,生意越做越大,瓷器还远销海外,赚了不少钱。

几十年下来,她还攒了6万多件瓷器都是些很值钱的古董。

如今,为了建造这个瓷宫,余二妹曾经辛苦收藏的瓷器,可终于有了用武之处。

为了省钱,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住在山里的茅棚里,连最基本的水电都没有。

吃的是最便宜的泡面,穿的是几块钱一件的地摊货。

有时候晚上太冷了,她就用湿毛巾盖在脸上防蚊虫,第二天起来毛巾上全是蚊子尸体。

这种苦日子,年轻小伙子都未必能坚持下来,更别说是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了。

钱的问题就像一座大山,一直压在余二妹心头。她把自己的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一大堆外债。

有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晚上会偷偷哭,但第二天一早,又像打了鸡血似的出现在工地上。

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因为没钱请设计公司,余二妹就花20块钱打印了张福建土楼的照片当设计图。

其他细节全靠她这个"门外汉"自己琢磨。

不仅如此,余二妹还亲自参与施工。能干的活儿她都自己干,给工人做饭也是她。

有时候,工人们都觉得太辛苦了,想要放弃。但看到这个80多岁的老太太还在坚持,他们也就咬牙坚持下来了。

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

有时候刚砌好的墙被大雨冲垮了,有时候辛辛苦苦贴好的瓷片又掉了下来。

每次遇到挫折,余二妹都会难过得掉眼泪。

但哭过之后,她又会擦干眼泪,重新开始。

就这样,余二妹带领着大家,一天一天,一块砖一块砖地建造着她的梦想。

就这样咬牙坚持了5年,瓷宫终于拔地而起。

这座瓷宫可不是一般的大,占地1200平方米,有三层楼高。

外面全是用瓷器和瓷片装饰的,用了80多吨陶瓷碎片,共计6万多件瓷器。

里面展示了景德镇的四大名瓷:青花瓷、粉彩瓷、玲珑瓷和颜色釉瓷。

这座瓷宫,就像是一本立体的景德镇陶瓷史。

瓷宫里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余二妹专门做了一系列陶瓷版画,有历史人物、四大名著,还有一带一路的内容。

她还特意请人为每个版画都做了文字解释。

这些内容,让瓷宫不仅是一个展示陶瓷的地方,更成了一个传播文化的平台。

瓷宫建成后,很快就成了景德镇的"网红"景点。

2016年10月1日对外开放,门票才25元,却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不少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对这座凝聚了一位老人心血的瓷宫赞不绝口。

瓷宫的成功,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更重要的是,它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新名片。

通过瓷宫,更多人重新认识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起初,很多人不理解余二妹,觉得她是在胡闹。但看到瓷宫建成后的效果,大家的态度都变了。

现在,人们都佩服余二妹的远见和毅力。

她用行动证明,梦想是不分年龄的,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对于瓷宫的未来,余二妹充满期待。她希望政府能接手管理,让更多人来参观学习。

她还想把欠的钱还清,让瓷宫无债一身轻。这份责任感,让人感受到了老人家的担当。

对于自己,余二妹有个简单而温暖的愿望。

她说:"我这一生,就是在陶瓷里面闯,跟陶瓷结缘很深。以后老了,我也要在这里,埋在这个山上。"

余二妹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去追求。

她对陶瓷文化的热爱和执着,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哪怕遇到再多困难,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追求梦想,传承文化,不负此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