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不保过户?法院一句“责任自负”就把风险甩给买家。堂堂青岛豪华地标酒店,评估价近9亿,却上演流拍悬疑剧?这波操作,法律规避之下暗藏多少风险?
▲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
1、
标价近9亿!青岛地标酒店“降价甩卖”
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处繁华地段。作为地标建筑,这座215米高的豪华酒店,不仅带有明显的商业象征意义,其独特的位置和装修也为其增添了吸引力。据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公告显示,这座酒店即将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进行拍卖,起拍价为6.24亿元,评估价为8.92亿元,但公告中一些细节却让人望而却步。
公告中明确标示,酒店拍卖后是否能够顺利办理过户手续并无保障,后果及责任均由买家承担,而且水、电、物业等所有未结清费用也将一并转移给买家负责。换句话说,买家不仅要支付高额的拍卖款项,还可能接手一堆难以估算的债务。这不免让人怀疑,法院此举究竟是为谁解围,这背后是否存在一条灰色的利益链?
▲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
从地理位置和商业潜力来看,金石国际大酒店无疑是块“香饽饽”,但它为什么会被挂牌拍卖?原因之一在于该酒店的产权人——中南建设旗下的青岛海湾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陷财务危机,该公司早已因票据违约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消费限制。根据相关信息,本次拍卖所涉的执行标的是7.9亿元,债务累积之深让人瞠目结舌,此次拍卖正是基于借款合同纠纷的判决。
2、
法拍“不保过户”,那买它干啥?
这次拍卖的公告里有一句很特别的话:若拍卖成交后无法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后果及责任由买家自行承担。这句话看似平淡,却透露出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一种“保护性规避”。这是为什么呢?为何堂堂法院不敢对一个法律执行标的物的产权保障?这里涉及的法律风险实际上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法院的拍卖目的在于尽快处理债务资产以偿还债权人的利益,但并非所有拍卖都能确保产权清晰。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虽然评估价达9亿元,但实际上其产权纠纷以及水电物业等附属债务尚未彻底理清。法院无法在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强制性保证产权的转移,因此只能通过公告条款“明码标价”地提醒潜在买家自己承担风险。
这种产权免责条款并非个例,而是很多司法拍卖中常见的灰色操作。更尴尬的是,在拍卖涉及的债务资产中,如果标的物被多方“钳制”,买家可能面临实际无法落地使用的窘境。这就形成了一个法律和市场之间的盲区:买家在参与司法拍卖时,面对的不是一个明码实价的交易,而是一个潜在黑洞。
▲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停车场
更荒诞的是,类似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这种大额标的,往往背后缠绕着复杂的企业债务结构和多重的债权争议。如果酒店本身涉及尚未清算的股东权益纠纷或银行债务,那即便拍卖成交,买家也会面临后续资产被再次查封的风险。法院在这里选择“不保过户”更多地反映了司法机构对于企业债务难题的规避意图,而买家则被迫充当风险接盘者。
3、
拍卖成“烫手山芋”,流拍可能性有多大?
尽管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的起拍价相比评估价已大幅下调了约30%,但依旧未能打消买家的顾虑。毕竟,没人愿意花高价买一个产权不清的标的物。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波动频繁的情况下,投资者对这种拍卖的观望态度越发明显。
▲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
拍卖公告指出,如果成交后无法过户,则一切责任由买家自行承担,这让这次拍卖的实际吸引力大打折扣。试想一下,投入数亿元却换来一个“虚有其表”的地标建筑,买家还要支付未结清的水电和物业等费用。
房地产项目往往涉及到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维护等后续的高昂费用,况且这家酒店的高端定位,还意味着管理难度加大。在正常经营情况下,这样的物业在产权不清、债务缠身的前提下,恐怕再好的位置也无法打消人们的顾虑。预计拍卖中出现无人接盘甚至多次流拍的情况并不奇怪。
▲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
青岛金石国际大酒店,这座承载着无数人目光的地标建筑,因中南建设的债务危机,成为司法拍卖中的一枚“烫手山芋”。法院不保过户的条款更让潜在买家进退维谷。在这场高风险的拍卖游戏中,谁会成为接盘者,还是最终流拍?
主打一个不要脸坑爹
把法院的内鬼先抓起来斩首示众
在黄岛还地标呢[笑着哭]
这比诈骗更可恶!
近来手头有点紧,过两天我有空把故宫放到网上拍一下。由于不包能过户。所以2折起拍。
坑式拍卖法
法院拿任何东西来拍卖一定要保正拍买的利益。
关键不违法!!!
不能过户还拍,真坑
车位估价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