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曾公开过一个很粗的数据,显示首日交易中个人投资者占70~80%%,机构投资者占20~30%.
粗一看,仿佛是散户爱买新股,新股炒高是散户引起的.
其实这个数据具有极强的误导性,
个人帐户的确是压倒性的主体,但是个人帐户不代表散户,因为还隐藏着与券商和基金关系密切的游资帐户,哪个游资没有上百个个人帐号,虽然他们是个人帐户,但其资金量却十分巨大.根本不是散户能比拟的.
上市首日,大资金利益体(券商基金游资三者构成)为了不被引起注意,手法很隐蔽,会动用几百个帐号甚至上千个帐号,进行拉抬股价,很多散户会因为看到股价快速上涨会跟进.
下面举个例子,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在浙江国祥的IPO询价中嘉实基金旗下206只产品报价81.94元;富国基金旗下285只产品报价80.75元/股.两只基金共动用了近500个帐号,
假设上市后首日,这500只左右的账号,发生一致性买入100万,那就是5个亿左右,
这5个亿基本就完全主宰了股价的盘中走势,但因为每个帐号才100万,根本就不会进前10流通股东而被曝光.当然首日拉的过程中肯定也会派发网下申购到的股.股价上涨的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真正的小资金散户进来,虽然他们人数多,但资金量支并不大.
新股首日大资金利益体(券商基金游资三者构成)能出多少货与大盘行情有关,大盘情况好的,出的多一点,情况不好,出的少一点.快的情况下,边拉边出几天可能就全部出完了,慢一点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跨时几个月的两到三个波段才能全部派发完.
以上只不过是假设,
实际的情况可能还要更复杂,基金券商游资三者前的分工与利益分配,私下肯定是有见不得光的更具体的东西.
总之,上市首日恶炒新股的,根本就不是散户,而是具有足够操纵股价的大资金联合体。
炒新产业链是上市产业链中不可缺的一环,它是大股东,PE,券商,基金等群体最后利益兑现的最关键的一环,在兑现的过程中,充斥着各种践踏证券法的隐蔽行为,几乎每个个股上市首日都是在违法行为中来到这个证券市场,但监管部门却一直用所谓的数据来欺骗自己,甚至假装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