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有3.01亿人遭受焦虑之苦,而约5500万人患有痴呆症,这一数字预计在未来还会增长。虽然适度的压力是正常的,但长期的焦虑可能对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大脑健康。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在《美国老年病学会杂志》上发表,发现那些患有焦虑症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患上痴呆症。

这项研究调查了2,132名年龄介于60至81岁之间的参与者,通过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一个包含十个问题、用于评估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工具)来测量他们的焦虑水平。这些参与者被跟踪观察了十年。每个人在这十年期间报告了两次焦虑水平——那些两次都报告有焦虑症状的人被归类为慢性焦虑,而仅在第二次评估时报告有焦虑症状的人则被视为新发焦虑。
研究发现,患有慢性焦虑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比没有报告这些状况的人高2.8倍,而新发焦虑的人则高3.2倍。

当下的焦虑可能是对压力情况的正常反应,但持续性的焦虑则是有问题的。研究表明,它与心血管疾病和脑细胞损伤有关,这两者都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基本上,如果对心脏有害,那么也对大脑有害。血压未经治疗且长期处于高水平时,您会对大脑造成损害,这可能导致认知衰退和痴呆。研究人员还指出,患有焦虑的人更有可能从事一些不利于健康的活动,比如不锻炼、吸烟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所有这些行为同样会增加痴呆症的风险。心理健康和福祉影响着心脏,进而影响大脑。

首先,尽你所能去限制焦虑及其带来的后果,如高血压,对于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至关重要。
其次,花时间停下来反思是什么触发了焦虑,可以通过写日记、用手机记事本记录感受,或者录音留言来进行自我反思。当我注意到我的焦虑开始加剧时,我在做什么?我心里在想些什么?在我焦虑发作前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此外,倾听身体的声音也很重要,因为焦虑通常伴随着心率加快、肌肉紧张和出汗等生理症状。一旦确定了让你感到焦虑的事物,就可以尝试减少它们在生活中的存在。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浏览手机让你感到不安,或是跳过了日常散步会使焦虑上升,又或者是喝了第二杯咖啡让你感觉不适。

利用五分钟或十分钟的时间把我的忧虑全部倾诉出来,无论是写出来,还是说出来。但是一旦这十分钟过去,我就把这些忧虑抛诸脑后,已经把它们释放出来了,现在我要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专注于当下我能控制的事情。
不要做事的时候焦虑,要么就集中焦虑,要么就集中做事。但不要期望在尝试一两次这些策略后所有的焦虑就会消失。就像焦虑是随着时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样,有些事情会让它恶化,也有一些应对技巧会在特定时刻更为有效。

文献参考——The effect of anxiety on all-cause dementia: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from the Hunter Community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