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张謇与袁世凯的恩怨人生

凡旋聊历史 2024-10-22 14:46:50

江苏南通——謇园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集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书法家等标签于一身,更是近代中国的杰出政治家。自清末任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的幕僚,至状元及第成为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清流”骨干,他起草了大量攸关国计民生的文牍,参与了朝鲜平叛、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辞职南归开始“实业救国”后,他忧国忧民,极力主张君主立宪,成为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之一。辛亥革命爆发时,他顺应潮流,登高一呼,反对地址,拥护共和,为中华民国的肇建作出了贡献。张謇与袁世凯年龄相仿,性格迥异。几十年间,他们分分合合,既是个人恩怨,更是家国大义,这为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增添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程。

近代中国的杰出政治家——张謇

一、相识军营,亦师亦友

张謇江苏通州(今南通)人。自打16岁中秀才后,屡试不第,与举人无缘。同治十三年(1874年),时任通州知州的孙云锦爱其才华,邀其担任幕僚,后同往江宁(今南京)发审局。发审局又称“谳局”,是清朝各省自行设立的复审案件的专门机构。光绪二年(1876年)夏,在孙云锦推荐下,张謇应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邀请,前往浦口,担任庆军幕文书。在庆军营期间,张謇深受吴长庆信任,参与了庆军各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并结识了投靠吴长庆的袁世凯。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地主家族。父亲袁保中系地方豪绅。叔父袁保庆曾在淮军任职,与吴长庆为结拜兄弟,官至江南盐巡道。袁世凯自幼过继给袁保庆为嗣子。

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

吴长庆字筱轩,安徽庐江南乡沙湖山人,素有儒将之誉。袁保庆在江南盐巡道任上去世时,当时驻军扬州的吴长庆渡江视敛,“扶棺痛哭”,亲自到南京主持丧事,护送灵柩过长江后,又派十几名亲兵帮着袁世凯扶柩回乡。光绪八年(1881年)5月,袁世凯来到淮军“庆字营”驻地山东登州投军,从此开启了他的军旅人生。吴长庆对故人嗣子关照有加,提拔重用,任其为“庆军”营务处会办。他深知袁世凯“文字芜秽,不能成篇”,缺乏作为领军统帅应有的学识与素养,便请张謇为其老师,教他诗文书法。此时,张謇既是“庆军”营务处总办,更是吴长庆的核心幕僚,且年长袁世凯六岁。但袁世凯自以为与张謇同是秀才出身,要拜其为师颇觉为难。张謇洞察他的心思,便一再谦虚推辞,袁世凯便没有正式行拜师礼。

年少时的袁世凯

张謇觉得袁世凯是一个器宇轩昂,精明强干的难得人才。根据其志大才疏的特点,张謇重点教授《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老子》《庄子》《管子》等经典著作,为其增添治国齐身平天下的学识。张謇的渊博知识和宽广视野,得到袁世凯的由衷钦佩。袁世凯尊称张謇为“季直师”,写信时尊称为“夫子大人”,两人亦师亦友,关系融洽。光绪八年(1882年),大清藩属国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率“庆军”六营赴朝鲜平叛,以阻止日本势力的扩张。张謇与袁世凯随部赴朝。吴长庆在朝鲜的平叛过程中几乎全部采用张謇的计策。而袁世凯坚毅勇敢,率领一支清军冲锋在前,兵变很快得以平定。

汉城——光化门

张謇在为吴长庆起草呈报给清廷的奏折中将袁世凯赞扬了一番,说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报以首功。清廷赏袁世凯五品同知。李鸿章表面上虽然认为吴长庆“劳苦功多,应机神速,佩慰曷任”,但他与吴长庆积忤已久,只奏封吴长庆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且在平叛后不久,即将“庆军”一析为二。吴长庆统带“庆军”前、中、正三营回国驻防奉天金州一带;另任吴兆有为提督,统带“庆军”左、后、副三营仍留驻朝鲜。吴长庆将年仅23岁的袁世凯提任为“庆军”副营管带后再兼任驻朝庆军前敌营务处总办。庆军副营是吴长庆的嫡系贴身卫队。吴长庆对袁世凯的安排,淮军内部几乎大家都明白,这是衣钵相传的意思。

朝鲜国王李熙

随着袁世凯地位的不断提升,他踌躇满志,目空一切。他先对自己老师的称呼进行“调整”。自从成为庆军副营管带后,就不再叫张謇“季直师”,而改口称张謇“先生”了。在兼任驻朝前敌营务处总办后,在与时任庆军营务处总办的张謇交接驻朝营务处的相关事宜时,袁世凯又直接改口称张謇“啬翁”了。张謇字季直,号啬庵,袁世凯称张謇为“啬翁”,就完全是平辈的称呼了!中国礼教最注重尊师之道,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袁世凯这一声“啬翁”,直接把张謇从尊师的位置变成了平起平坐的同辈同僚,这种落差,想必再有修养的人都会心里堵得难受。如今这一声“啬翁”,让张謇瞬间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从此,他对袁世凯的看法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折。

汉城王宫——景福宫勤政殿

二、背叛师门,师徒反目

张謇随吴长庆回国后,意识到日俄对朝鲜虎视眈眈,而清廷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宗藩关系已到了危险的境地。因此,他为吴长庆向清朝中央起草了《条陈朝鲜事宜疏》《朝鲜善后六策》等奏折,提出废除朝鲜国王,设置朝鲜省,“请援汉玄菟、乐浪郡例,废为郡县;援周例,置监国”,并提出通过朝鲜制约日本、俄罗斯的对策等,显示了他远大的外交军事眼光和才能。张謇起草的奏折得到南派“清流”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的认可与赏识,却遭到晚清重臣李鸿章的痛斥,认为张謇就是“多事”。而历经“壬午兵变”后,朝鲜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血腥动荡之中。

朝鲜的实际统治者——闵妃

以闵妃为首的"事大党",依托清朝的力量夺回政权,心怀感激,采取亲华政策。而以出身没落贵族的金玉均为首"开化党",采取亲日态度,主张终结与清朝的宗藩关系,借助日本之力实现朝鲜的近代化改革。作为庆军副营管带的袁世凯,其理应归属驻朝清军统帅吴兆友管辖。但他通过叔父袁保龄攀上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袁世凯明明知晓吴长庆与李鸿章不睦日长,不仅不念及吴长庆的知遇之恩,反而直接撇开恩人吴长庆和驻朝清军统帅吴兆友,经常将朝鲜的朝野动态越级密奏李鸿章。李鸿章授意他在紧急情况下可相机处理。虽然在朝鲜的治理方略上,他也按照当年张謇的设想,多次建议清廷在朝鲜设省,但当时把持权柄的李鸿章始终没有答应。

汉城景福宫——庆会楼

清朝中央政府的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为日后的“甲午战争”埋下了伏笔。其实,袁世凯在吴长庆离开朝鲜后跋扈专擅的种种劣迹,早被驻朝提督吴兆友告到了吴长庆的耳朵里。而吴长庆看在与袁保庆结拜兄弟的情谊上,一直庇护袁世凯,甚至袒护说:“慰亭是三世交情,吾所识拔,必不负吾,必不改吾章程”。可袁世凯一次次越过吴长庆直接上书李鸿章,着实伤透了吴长庆的心。吴长庆心想自己不惜得罪生死弟兄提携袁世凯,对袁世凯一再排挤自己的亲信也一忍再忍,甚至对袁世凯私查自己的海防用度也咬牙咽下,而这些最终换来的却是袁世凯另寻靠山的结局,这令年老体弱的吴长庆寒彻心扉。袁世凯的背叛,成为压垮吴长庆病重的最后一根稻草。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

休假回家的张謇得知吴长庆病重后,立即北上探望并守在病榻前。光绪十年闰五月二十一日,吴长庆病逝于金州军营。在为吴长庆守灵期间,张謇收到吴兆友的信,状告袁世凯擅自做主,挪用巨额军饷收买人心,终日居于朝鲜王宫,从不到灵棚祭奠恩师吴长庆等等。原本不耻袁世凯为人的张謇,专程给袁世凯写了长达几千字的绝交信,斥之为“司马昭”,历数了十三款事实:不尊重恩公吴长庆,忘恩负义,令人惊疑骇笑;不尊重提督吴兆友,“妄自尊大,威福在我;不尊重敬老师,“而老师、先生、某翁、某兄之称,愈变愈奇”等等。信中还指出“以司马往日之为人,疑其不应如此,以司马今日之行事,恐其不止如此”。在料理完吴长庆丧事后,张謇毅然南归回籍,从此走上了一条与袁世凯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金州清军副都统衙门

三、君主立宪,殊途同归

1884年12月4日,金玉均等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驻朝日军趁机行动挟制王室,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得到李鸿章的赞赏。年仅26岁的袁世凯被封为“钦命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员,俨然成为左右朝鲜政局的太上皇。1890年2月,李鸿章为袁世凯写了“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评语。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立即向朝鲜派兵,与清军对峙,中日甲午战争即将爆发。7月19日,袁世凯化装成平民逃出平壤从仁川回国。在李鸿章的提携下,袁世凯从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开始,逐步成为北洋集团的首脑。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矗立在韩国牛金峙的东学革命军慰灵塔

而张謇离开淮军告别幕僚生涯后,回乡读书准备科考。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了举人,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恩科会试中一甲第一名进士,被授以翰林院修撰官职,成为以军机大臣翁同龢为首“清流”的佼佼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期间,张謇以主战著称,曾单独上书慈禧和光绪,弹劾主和误国的李鸿章。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戊戌变法期间,张謇协助老师翁同龢,积极参与维新变法。翁同龢被慈禧太后开缺回籍后,张謇黯然神伤,更是看透了官场之无聊。不久便辞职南归,开始他的“实业救国”。他先后创办了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20多家企业,参与筹建了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大生纱厂钟楼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被八国联军打败后,身处庙堂之外的张謇忧国忧民。他撰写了长文《变法平议》,提出对中国社会变革的设想和主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5月,张謇借参加大阪博览会,在日本呆了70多天。详尽地考察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对明治维新的效果赞叹有加。回国后,他与东南名士赵凤昌合刻《日本宪法》,在沪组织预备立宪公会,起草了《拟请立宪奏稿》,请求清廷“仿照日本变法,先行宣布天下,定为大清宪法帝国”。为了实现其“君主立宪”的主张,他拜访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推荐了时任直隶总督加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此时,袁世凯除身任直隶总督加北洋大臣外,还是政务大臣、练兵大臣,后又兼任督办商务大臣、电政大臣、铁路大臣等职,一人身兼八大臣。

明治宪法之父——伊藤博文

袁世凯的权势已远远超过当年的曾国藩、李鸿章,被西方记者视为清朝趋向改革和进步的高层官员中的“第一人”。张謇接受张之洞的建议,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请他支持君主立宪。共同的理想,使这对将近二十年几乎不再往来的师徒又重新走到了一起,两人开始了频繁的鸿雁传书。张謇更是将袁世凯视作推行立宪的不二人选。袁世凯在朝,张謇在野,两人相互唱和,上下联动,促使清廷开始认真考虑立宪问题。1905年 8月,继清朝八位总督中有五位上书奏请立宪后,袁世凯单独上书要求“考求各国宪法,变通实行”。9月2日,又与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得到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施行。

保定直隶总督府

在五大臣于1906年7月国外考察君主立宪制回国后,清廷于1906年9月1日发布了“预备仿行宪政”上谕:“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在清廷颁布预备立宪诏书后,张謇致书袁世凯,高度评价袁世凯在促进清廷立宪方面作出的贡献,并特别就当年对他的攻击表示歉意。1908年8月27日,清廷颁布了《九年预备立宪逐年筹备事宜渝》,意即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在九年内逐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立宪改革。可就在宣布这个改革计划不到三个月,慈禧和光绪就相继去世,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他忌惮袁世凯权倾朝野,野心勃勃,以足疾为由,于1909年1月将其"开缺回籍"。

摄政王载沣与溥仪溥杰

宣统元年(1909年)10月14日,张謇被公推为江苏谘议局议长,他开始策划推动朝廷速开国会,加快君主立宪步伐。宣统二年(1910年)1月,在张謇的倡导下,一个由十六省谘议局代表组成的国会请愿团抵京,发起第一次请愿活动。清廷以筹备尚不充分为由,驳回请求。5月,发起第二次请愿发动,再次被驳回。10月,发起第三次请愿发动。朝廷被迫改口,称宣统五年(即1913年)准开国会,这比九年提前了三年。但它同时下诏解散请愿同志会,不准再行请愿,同时严敕各省代表“即行回籍,不得逗留京师”。1911年5 月8日,清廷公布了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的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完全违背了不准皇族充当国务大臣的立宪原则,表明清廷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进步与平等。

奕劻与皇族内阁

立宪派领袖张謇失望之极。但他还是决定赴京向清廷“进最后之忠言”。在赴京途经河南彰德时,张謇特地去拜访了蛰居安阳洹上村的袁世凯。在张謇眼里,袁世凯是一位极具政治潜力的下野人物,虽被革职,可在北洋新军和上层官僚中的影响牢不可破。那一夜,张謇与袁世凯谈了很多很多,俩人都没有睡意。袁世凯对张謇说:“有朝一日世凯出山,我一切当遵从民意而行,也就是说,遵从你的意旨而行并且要求你同我合作”。张謇与袁世凯的洹上会谈,不仅使两人多年的芥蒂得以消弭,而且张謇还惊喜地发现,28年没见面的袁世凯胸襟和见识“远在碌碌诸公之上”。张謇在既有实力又热衷于新政的袁世凯身上看到维系政局稳定的希望。

蛰居于安阳洹上村的袁世凯

四、分道扬镳,灰飞烟灭

张謇赴京后,在摄政王载沣、庆亲王奕劻接见时,他苦口婆心地劝告清廷顺应时代、顺应民意,加快君主立宪步伐。清廷再次否定张謇的建议,并拟委任张謇以“宾师之位”,他坚辞不就。至此,张謇等君主立宪派对腐朽专制的大清王朝彻底失望了。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张謇迅速地转变政治立场,利用自身的威望,毅然发出通电,呼吁各省督抚起义,拥护共和,反对帝制。张謇的“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短期内一个接一个省纷纷独立。而袁世凯创建于天津小站的北洋新军成为镇压革命的主要力量。迫于无奈,清廷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于11月1日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宣统三年(1911年)11月6日,张謇致电袁世凯,劝他尊重国家“趋于共和”的现实,尽快与南方达成协议,确立共和政体。11月16日袁世凯组织新内阁,任张謇为农工商大臣。

武汉——鄂军都督府

在张謇等人的居中斡旋下,南北双方达成共识:如果南北和解,清帝退位,民国大总统由袁世凯出任。为为了稳定南方形势,统筹南方已独立各省的步调,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张謇为实业部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临时大总统就职,让袁世凯产生疑虑。1月10日,张謇致电袁世凯:“孙中山已宣誓,大局一定,即当退位。北方军人,因此怀疑,实未深悉苦衷”。他还暗示让袁世凯麾下的北洋之虎段祺瑞等向清廷请愿逼宫,并说“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袁世凯信任张謇。有了张謇的担保,他相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确只是暂代,南方各省并未推翻已有的承诺。1月26日,在袁世凯的授意下,段祺瑞领衔47名将领电请清廷明降谕旨,立定共和政体。

孙中山拜谒明孝陵留影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清廷在张謇起草的皇室退位诏书上加盖御玺正式颁布,清帝宣布退位。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3年10月16日,年逾60的张謇接受袁世凯的邀请,出任农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然而,入内阁不到一个月,原对袁世凯寄以厚望的张謇察觉到了其有走向独裁的迹象。张謇劝其做中国的华盛顿,不要效法法国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怎奈袁世凯非但不听劝告,又于5月1日宣布废除《临时约法》,下令解散国会,复辟帝制之心显露。1915年,张謇愤而辞职,与老成练达的赵尔巽、李经羲等人出都南下,抵制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称帝,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将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并拟定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改用洪宪年号。

袁世凯像

袁世凯称帝后,封张謇、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等四人为"嵩山四友",仿汉高祖时"嵩山四皓",给予他们免称臣跪拜的特权。袁世凯派政事堂钦差专送一幅《嵩山四友图》来到南通,张謇闭门拒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12月25日,蔡锷与唐继尧等人率先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4月,张謇对袁世凯发出最后一次规劝:“自帝制告成,而洹上之信用落;帝制取消,而洹上之威望坠。无威无信,凭何自立”?民国五年(1916年)6月6日,在举国上下的声讨声中,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在内忧外患中死去。而张謇则于1926年8月在南通病逝。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尘埃落定,灰飞烟灭。

河南安阳洹水北岸——袁林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