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武·多杰,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来头可不小。
他的父亲是不丹外交官,岳父是赖声川,表妹嫁给了现任不丹国王,处女作《教室里的一头牦牛》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这是不丹首次有电影入围奥斯卡,也让不丹这个国家第一次在奥斯卡国际影片的选项中出现,更多人知道原来不丹也有自己的电影。
他本身又是导演、摄影师、旅行者,去过世界各地,开阔了视野,见识了不同。
再加多重身份,让他对不丹这个国家的未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所以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僧侣和枪》便是在讲不丹。
片中明亮的色彩、柔和的光线、规整的构图,让《僧侣和枪》仅从外观上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观感,让人有看下去的动力,从而去深入了解故事的内核。
《僧侣和枪》有两个主题,三条线,选举线、寻枪线、买枪线,相互交织,最后撞在一起。
按照电影的一般理论,影片中有一把装有子弹的枪,末了肯定会打出去,剧情走势也基本延续了这一路数。
但《僧侣和枪》以反高潮的设计让本以为成了黑色幽默,这种有趣来自我们习以为常的现代化的约定俗成在民风淳朴的不丹变得格格不入。
类似于一本正经的讲笑话,说书人说的都是真人真事,但观众却因为他的真诚与故事的反差产生了笑点,足见导演帕武·多杰极强的叙事能力,颇具昆汀的恶搞趣味。
如美国人出高价跟村民买一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枪,村民却觉得钱给的多了受之有愧。
与美国人约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和尚奉师父之命下山寻枪,村民也分文不收的给了他,因为上师曾对他有恩,不能收和尚的钱,村民不要钱,和尚就给了他一袋槟郎,这样在因果关系上大家互不拖欠。
美国人只好跟和尚交易,可和尚面对对他来说天文数字的钱不感兴趣,因为和尚要钱没用,如果把这些情节放在现代化国家的叙事语境下,剧情发展肯定是交易。
可在不丹这个信仰为主,较为封闭的国家,不交易,埋了它就很合理,但来自现代化国家的观众看到后都会会心一笑。
如果仅有此,该片也就是一部普通的剧情片,称不上多么好,但导演以以小见大的方式让电影的思想跃然于银幕。
不丹是个宗教国家,信仰大于一切,但在现代文明的世界,不与世界接轨则意味着自我封闭,怎么让封建过渡到现代,影片给出了答案。
上师寻枪代表传统,人民选举代表文明,枪代表工业化与暴力、罪恶,也寓意舶来品民主。
三种思潮,人民根深蒂固的是传统,文明与民主是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的到来每每伴随着阵痛与变革。
如何使新生事物融入到不丹,并让民众接受?用传统,人们敬仰宗教,那就让宗教出手,合理又不突兀。
上师在满月举行建造佛塔的祈福仪式时,让工业、暴力、罪恶成为积功德,帮文明作背书。
认知工业和文明不算违背传统,反而这种行为是功德的象征,这样一来,先让大家不抵触,后在循序渐进,能够让现代化在不丹平稳的落地。
这是影片的第一层主题,不丹该如何发展,不是不顾本地情况强行推行民主选举,结果弄巧成拙,破坏了当地的安宁与幸福,就像影片中两个桥段。
一是选举员工强迫大家参加模拟选举的活动,参选者被分为三种颜色。
红色代表工业发展、蓝色代表自由和平等,黄色代表传统,最后黄色的投票率高达95%,这显然与民主投票不符。
事实上这确实是大家自发一票一票投出来的,只是因为选举员工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黄色是国王的颜色,所以大家都投了黄色。
二是由于选举员工强势推广民主选举让村民们开始冲突、愤怒,原本的善良、淳朴暂时消失了。
其中一家人因为不支持本村的参选者,他的女儿在学校被孤立,妻子整日不快乐,他也与丈母娘变得水火不容,这些本可以避免的灾难降临在他们身上。
可见选举员工一味且盲目的追随西方民主却不考虑是否能够落地,过于急功近利导致好心办了坏事,不像上师以宗教的方式迎接民主更易走进人们的心里。
第二层主题是拥抱自由民主的同时质疑自由民主。
根据片中角色所说,美国是民主的天堂,自由的灯塔,可美国人来不丹却是为了生意,而不是散播他们的意识形态。
被人阴差阳错的奉为传教士,虚伪且不情愿的点头认可,上师赠予他上品,以表他的奉献,两把AK-47,然上品是dick。
导演以这种滑稽又真诚的方式提出问题,不丹在顺应文明潮流的同时不应该全盘纳入自由民主。
它有可行的地方,也有糟粕的地方,美式民主应该结合不丹自身进行本土化,创造出适合这个国家的主义,属于人民的幸福。
如果一刀切似的强制接入美式民主带来的肯定是撕裂、暴力与罪恶,不安因素频发,原本的和谐会不见,既背弃了人民,又抛弃了信仰。
从这两个方面看,《僧侣和枪》确为不丹主旋律。
尽管片尾有些说教,但瑕不掩瑜,毕竟不丹这个国家都不常听,更何况不丹电影,第一次看可以相对宽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