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虚衰,是身体内阳气不足的表现。《伤寒论》中记载,寒邪(包括外感风寒、过食生冷寒凉和长期在寒冷或冷气环境下)从体表入侵人体,阳气受损的整个过程,按表现不同分为三阳、三阴病,就是六经辨证。
当阳气充足时,足以抵消寒邪所产生畏寒发热的表现为阳证,根据阳气存在的多少,分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说明阳气受损渐减的过程。
当阳气不足时,即阳虚时,寒邪入侵体内出现寒象的表现,称为阴寒病,从轻到重分为三阶段,即为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就是三阴病,是阳气受损且不足的表现,出现一系列阴寒病证,即为阴证。从阳气继续损失多少和阳虚的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病邪在太阴,阳气受伤相对厥阴、少阴为少,虽见吐利,但"自利不渴"。这时候的病证多表现有脾阳虚、脾肺两虚证,此时抵抗力降差,易患胃肠病、易患感冒等。
寒邪再度深入,阳气再度创伤、衰弱,发展到少阴,令心与肾(命门)这两大生命的根本系统受创,心肾阳气虚衰,抗病能力减弱,出现“自利而渴”,“虚故引水自救",即为少阴寒化证;若衰微之阳向上向外亡脱(格阳、戴阳)而泄(汗出),会出现外热里寒证,即为少阴热化证。此时候多表现为肾阳虚、心肾阳虚或阴阳两虚等。
如果寒邪还未得控制,继续入侵人体,阳气继续损伤,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出现四肢冷厥,进入厥阴阶段。此阶段是六经病的最后阶段,也是阴尽阳生的开始,寒胜则厥,热胜者,太阴病转为阳明。此时多表现为阳气极度衰虚,或阴阳俱亏、阴阳对峙、寒热错杂、厥热胜复。这就是阳虚至极出现的厥阴病证。证见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或气上撞心,时有腹痛,寒热夹杂。
治疗
阳虚初期——太阴病多由脾阳不振,脾阳虚,寒湿内生,气机阻滞所致。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寒湿困阻中焦,气机不畅,不能运化水谷,水湿下趋大肠,导致大便稀烂。因寒湿为患,体内津液未伤,故口不渴。脾胃升降失常,易出现腹胀,胃气上逆,则出现呕吐。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太阴脾虚,运化功能减弱,胃的受纳功能失常,故患者食欲减退,甚至厌食。治宜补阳温阳,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恢复脾阳,以运化水湿,消除寒湿之邪。此时可选用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治疗。以补阳温阳,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阳虚中期——少阴病多因肾阳虚衰,或心肾阳气虚衰,抗病能力减弱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大便稀烂,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等。多因肾阳亏虚,水液代谢失常,水湿泛溢所致,治宜温补肾阳,可参考真武汤加减治疗,以温阳利水。若表现为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疲欲寐、舌淡苔白滑、脉微细等。这是少阴病阳虚阴盛的典型表现,治疗以回阳救逆为法,代表方剂为四逆汤加减治疗。若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者,多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治疗宜破阴回阳,通达内外,可参考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治疗。
阳虚后期——厥阴病多身体阳气虚弱到极点,或阴阳俱亏、阴阳对峙、寒热错杂、厥热胜复。证见有消渴、腹胀,食不下,或饥而不欲食,或食则吐,且久泻不愈,时有腹痛,寒热夹杂,或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上热下寒。此时宜清上温下、缓肝调中、阴阳双补,可参考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该方剂巧妙地结合了寒热药物,兼具攻补之效,能够有效调理脾胃功能,调和体内寒热平衡,实现清热与温阳的双重作用。对腹痛下痢,或久泻不愈、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等很好的疗效。
总之,阳气虚衰,要补阳温阳时,必须分清阳虚的程度,到了哪个阶段,然后才能对症用药,不可盲目补阳。最后提醒大家,如果遇到有同样的症状,请找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