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斌灭蜀后欲夺取云南,为何赵匡胤反对出兵,与大理隔河而治?

惊心探索古今 2024-02-10 13:11:06

宋朝没有能完成中华民族版图的大一统,是这个封建王朝最大的遗憾。在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北方被契丹人的辽国所占据,西北由党项人的西夏所统治。就连小小的云南大理国,宋朝也未能将其纳入版图。如果说辽国和西夏是因为国力强盛,那未能兼并大理就成为了宋朝最大的遗憾。实际上在宋朝初年王全斌灭蜀之后,也曾提出顺势南下云南灭掉大理国,但是他的这个建议没有被宋太祖赵匡胤所采纳。赵匡胤考虑到当时宋朝全国的形势,和唐朝在云南战争失败的阴影,选择了与大理国隔河而治的政治方略。

赵匡胤将大渡河作为宋朝与大理国的边界,定下双方隔河而治的策略,在历史上称之为“宋挥玉斧”。据说当时王全斌提出了从蜀地南下出兵云南的建议,赵匡胤却用玉斧在地图上沿着大渡河画了一条界线,将其作为宋朝和大理国的边界。当时宋朝全军上下战意很浓,奈何赵匡胤并无出兵大理的意图,所以大理国得以逃过了灭国之危。这种说法虽然没有在正史上得以确定,但是在很多稗官野史上都有相应的史料记录。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南宋史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的翰林学士朱震的说法。

除此之外,在云南和四川的民间史书中,也有不少相应的记载。比如在《滇载记》及《南诏野史》、《僰古通纪》等书则清晰明确地描述了玉斧划界的事由,因此大理段氏得以在云南长期立国,直到宋亡之后被纳入元朝版图。对于宋太祖赵匡胤放弃出兵大理国的原因,各种稗官野史上众说纷纭,其中最重要的说法是认为他吸取了唐朝攻打大理南诏国失败的教训。这些史书认为,唐朝的灭亡与攻打大理南诏国失败息息相关。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不利,才引发了桂林叛乱,进而扩大为黄巢起义,拉开了唐末乱世的序幕。

因此很多史书认为,赵匡胤是为了避免陷入唐朝的窘迫,才终止出兵大理,让大理国得以存续。从当时的情况看,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综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却是非常片面的。赵匡胤终止出兵云南是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而非单纯的认为会被大理国的军队击败。实际上就当时宋朝面临的战略局势而言,对其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大理国。而王全斌灭蜀后留下的蜀中叛乱的局面还没有平息,的确不是出兵大理的最佳时机。王全斌提出出兵大理有着自己的利益考量,而赵匡胤终止出兵也是有他对宋朝的战略设计。

大理国是个小国,前身是唐朝的南诏国。这个国家的特点是多民族杂居,所以民族情绪比较重,对抗中原军队的抵抗意志较强。再加上云南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交通非常不便,而且周边的环境比较恶劣,都不利于中原军队长途跋涉的征讨。唐朝多次出兵云南,却遭到南诏国坚决的抵抗,最终唐军由于水土不服和后勤补给不利,不得不放弃南诏。这样的战争让唐朝劳民伤财,也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唐朝就是因为在南诏国战事上的不利,才让各地的藩镇军阀抓住机会造反扩张,最终走向了灭亡。

赵匡胤终止出兵大理,的确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原因,但宋朝与唐朝末年的情况不同,而大理国与南诏国也不一样。从云南的角度看,大理国是远不如当初的南诏国的。大理国是南诏国经过多次叛乱后建立的国家,建立者是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时,南诏国已经不存在了,当时的国家叫大义宁国。而大义宁国的建立者杨干贞是大长和国的东川节度使,他建国的时候南诏国也灭亡多年了。大长和国的建立者为南诏国的汉族权臣郑买嗣,他杀死了南诏国的末代君主舜化贞及南诏宗室八百余人,在羊苴咩城自立为帝。

从云南大理国的历史来看,云南的政局经过了南诏国、大长和国、大义宁国的上百年的混战,国力早已远不如南诏国最强盛时的阁罗凤时期。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时,大理国的各族人民已经远不如南诏国时的团结,存在着各种深刻的民族矛盾。经过了多年的战乱,国力和军力也无法与南诏国相提并论,所以面对中原军队的很难有足够的抵抗力。即便如此,宋太祖赵匡胤依然不愿意主动出击大理国,这是因为宋朝还面临着复杂的战略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宋军即便讨平了大理国,也只得了个鸡肋的地盘,对于整体战略形势的帮助不大。

当时宋朝刚刚建立,国健处于上升期,国力和军力并没有达到巅峰。当时的中原军力虽然比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强了不少,但面对的敌人更多,战略形势更加复杂。一方面是宋朝平定后蜀后并没有完全解决后蜀的叛乱问题,由于王全斌的纵兵劫掠,让后蜀旧地叛乱频发。这样的局面并不利于宋朝出兵云南大理,因为出兵大理需要以蜀地为后勤基地。一旦蜀地叛乱切断了后勤补给路线,宋军很可能步唐军的后尘。另一方面,宋军还面临着辽国、后唐、吴越、后汉等割据政权。四面出击容易造成中央兵力空虚,所以只能先捡重要的打。

按照赵匡胤的战略设计,宋朝需要先平定了后唐、吴越、南汉,统一了江南之地,然后才夺取燕云十六州,除掉辽国这个最大的威胁。完成这一切战略部署后,党项李氏和大理段氏才是宋朝下一个目标。赵匡胤派王全斌消灭后蜀,实际上是为攻占荆楚做准备,这些都是出兵南唐的前提条件。因为后蜀和荆楚都在长江上游,夺江必攻荆是自古以来兵家常用的战略设计。不论是西晋灭吴、还是隋朝灭陈,都是利用占据长江上游的优势,顺流而下出兵的。所以在赵匡胤眼里,从后蜀顺长江而下出兵荆楚,比跨国大渡河攻打大理国更为优先。

除了战略形势的选择外,王全斌提出南下大理的建议也是包藏祸心的。赵匡胤终止他的出兵建议,便是因为看出了他的野心,所以才终止了对大理的作战。王全斌在后蜀的时候非常的嚣张跋扈,纵容士兵劫掠当地百姓富户,造成了后蜀灭亡后蜀中大乱,各种叛乱不断。以前的文章中讲过,王全斌如此做,其实是要制造蜀中乱局的形势,争取养贼自肥和拥兵自重。巴蜀之地天然的地理优势,给割据政权创造了条件,王全斌相当蜀王所以故意搞成这样的乱局。如果再让王全斌出兵大理,这样就给了他更大的拥兵自重的条件。

这样一来宋朝的国力受到后蜀和大理两块地盘的牵制,王全斌完全可以借机和赵匡胤谈条件,形成事实上的割据态势。赵匡胤对王全斌的打算很清楚,他对于藩镇割据本就很警惕,所以不可能给王全斌如此大的兵权。他终止了王全斌南下大理的计划,将王全斌调离巴蜀,另外派人平定巴蜀内的乱局,也是防止新的藩镇势力的出现。可以说赵匡胤终止出兵大理是多方面的考虑,而不只是考虑的出兵大理对国家军力的消耗,和唐朝兵败南诏国的前车之鉴。然而赵匡胤和赵光义之后的宋朝君臣,却将此作为了不思进取的理由。

在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位皇帝之后,宋朝有很多机会可以统一大理的,但都被大臣们以赵匡胤玉斧划界的理由否定了。他们否定的原因其实与当时的战略形势无关,而是大理并不能给大臣们带来切实的利益。大理地处边陲之地,经济发展落后,对于中原的士大夫阶层来说没什么好处。攻打大理要从巴蜀出兵,这回对巴蜀的经济造成负担,所以朝廷中的蜀党官员并不赞同。但是他们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只能用赵匡胤的故事来搪塞天下人,为自己不思进取开脱。正因为如此,所以两宋都没有能统一大理,直到元朝才完成了这个目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