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俗语一般比较抽象,可以作出多种解释,在民间容易引起争论,这恰好是俗语的特点,也是俗语能句流传下来的魅力所在。
农村有一句俗语说“明坟山,暗屋场”,就是这样一句俗语。这种句俗同时也是风水顺口溜。由这句俗语衍生出多变体。
比如,“明坟暗屋场”、“光坟山,暗屋场”、“葬坟要明,屋基要暗”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民间对这句俗语的多种解读。
一、假坟真墓
从古代开始,民间就出现了盗墓之人。有一些人就喜欢盯着富贵人家的墓葬,因为这些墓葬有大量珍贵的陪葬品,通过盗墓来获取不义之财。
有了盗墓的人,也就有了防犯盗墓的措施,“明坟暗屋场”就是古代防止盗墓的一种对策。
在历史上,人们只说盗墓,不说盗坟,墓是指墓室,坟是指坟堆。坟堆下面不一定是墓室,盗墓的真正目的是要找到墓室,找不到墓室,一切都是徒劳。
而修建坟墓的富贵之家,往往与盗墓之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为了不让盗墓之人找到墓室,往往要隐藏墓葬的位置,并用假坟来打掩护。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就是曹操的疑冢,传说中的七十二疑冢。
在民间,古代一些著名的人物,包括家族有名的人物,往往有多处坟墓。就连出殡的时候,也有多副棺材,多路人马一起出殡,抬往不到的地点下葬。显得非常神秘,让人真假难辨。
旧时,还有的人家怕坟墓被人破坏,葬坟时很神秘,也很隐蔽,有的在山里挖洞,把坟墓放进去,并封起来,而把坟堆立在距此地很远的地方。
还有一些坟墓,虽然在一块坟地的地下,但是,坟堆明明在这里,但墓室则放在离坟堆有几米到数十米远的地方。
坟堆是明摆在那里,而墓室则另藏别处,也就是在暗处,以掩人耳目。
也许有人要问,这里说的是屋场,你怎说到墓室去了,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
其实,在我国民间,人们把墓穴也称为“屋场”。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把房屋称为阳宅,把坟墓称为阴宅。因为都是宅,民间也把坟墓称“屋”。比如,农村把棺材称为“千年屋”。
不管是阳宅还是阴宅,民间都称之为“屋”。民间还把打金井,也就是开挖墓穴,也叫挖屋场,把寻找墓穴之地,叫找屋场。
这种说法,有可能是这句俗语产生的真正原因。
二、阴阳宅选址
有的人认为,“明坟山,暗屋场”的这种说法,是古代的一种阴阳宅选址的风水理念,是对在建造住这宅和葬坟时,对自然环境的选择。
这种说法与民间俗语“门选凹,坟选凸”和“湾湾做屋,山嘴葬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丘陵地区和山区的阴阳宅选址观念。
明坟山,也就是说葬坟要选择在山的突出之处,即凸处,按照农村的说法,就是要放在山嘴上。
这样的地方一般来说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视野开阔,很少有人涉足。相对来说,这样的地方墓穴要干燥一些,里面不会出山泉水,有利于坟墓的长久保存。
这样的地方,一般来说山坡比较陡,不利于建房,也不利于开荒种地,以及其他的建设用地。
现实生活中证明,很多老坟墓消失的原因,大多是人为的因素,主要是开荒和其他建设用地将坟墓挖掉,以及活人建房与坟墓争地。
暗屋场,只是相对而言的,按照《阳宅集成》的说法,就是后有玄武山,左右有龙虎山相抱,前面有开阔平坦的的朱雀地,即“故附山民居,皆在湾曲平坦,有兜收处建宅。”这种环境称之为“凹”。
这种地方建房,既可以藏风纳气,地势又平坦,还有利于找到山泉水的出口,生活方便。另外,还有利于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生活空间。
更重要的是,过去山村民众,为了躲避兵燹和瘟疫,尽量选择在远离大道的地方建房。因此,俗语中的“暗”,并不是不要阳光,或者说是阴暗之地,而是“藏”的意思,既藏风,也躲避兵燹和瘟疫。
实际上屋场也需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按照农村说法,房屋也要“开阳”,至少要在一天内要半阴半阳,完全晒不到太阳,也是很不理想的环境。
三、坟山和屋场的作用
在民间的传统观念中,民众认为坟山和屋场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让家庭和子孙后代兴旺,也可以让家庭和子孙后代衰败。
再加上有风水习俗的加持,旧时,民间将这种观念推向极至,到了完全迷信的程度。
俗信以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子孙是否人丁兴旺,是否人才辈出,是否财源广进,都与家里先人的坟墓有很大关系。
过去很多老话就证明这一点。比如,“祖坟冒青烟”、“山管人丁水管财”、“怕地上千人奋,难抵一人土里睏”等等。
但民间有一些人认为这种说法太绝对化了。祖坟对后人的作用,他们没有否认,但他们认为,屋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祖坟荫庇后代,是很明着帮后代,你家里殷勤祭祀,就荫庇,否则就不会荫庇,而家里的屋场则是在暗中相助,在不知不觉帮助,不求任何回报。因此,农村有俗语说“千年坟场不如当年屋场”。
不过,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是民间的一种迷信说法,不足为信。
四、论孝道之说
古楚之地有一句非常经典的俗语说:“上坟不放炮,别人不知道”。
这话虽然很夸张,但是也说明,平时一些对父母不孝的人,到父母去世后,上坟时唯恐别人不知道,到坟头燃放大量的鞭炮,向别人表现出自己对父母的“孝”。
在农村,“明坟山,暗屋场”这句话,很多人就是往“孝道”方面来理解。
一些民众认为,在坟山上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一定是孝顺之人,因为坟山上的表面文章是最容易做的,也是最容易获的名声的。因此,民间把到坟山做表面文章视为“明”。
真正顺孝的人是在家里,也就是自己的屋场内,为父母尽孝,服待老人善终,这些都不是表面文章,而是要靠为人子者的行动,是默默地付出。
这种诚心诚意尽孝的艰辛,外人是无从知晓的,也无需外人知道,这就是孝道。默默地在家里尽孝就是“暗”。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在坟山大肆作表面文章的人,未必就是真孝子,而不到坟山显摆的人,未必不是真孝子。孝道中的“明”和“暗”,旁人心里都有数。
以上列举了这句俗语四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法符合历史实际,有一定道理;有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是迷信说法,不可信。不知你认可哪一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