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是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泰州市代管。靖江市的历史悠久,古称马洲、马驮沙。在东汉末年为江中一座孤峰,后由于江潮冲刷成陆。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靖江县,属常州府。靖江市的经济以工业为主,特别是造船业发达,被誉为“千亿县”和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靖江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如牧城公园、马洲公园、孤山等。此外,靖江市还是著名的美食之乡,享有“中国四季美食名城”“汤包之乡”等称号。
沿着这条长长的巷子,寻找魁星阁。
魁星阁位于靖江市靖城镇团结东路第一中学东侧,魁星阁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它又叫巽阁。“巽”八卦中的一卦,代表风,亦指东南方。高约十三四米,与周围的平房比起来,确似鹤立鸡群。
魁星阁是一座三层尖顶楼阁,每层都有六角飞翼,形状玲珑。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登顶观览全城。阁呈六角形,18只飞檐高高翘起,底层较大,向上逐渐缩小,形似宝塔。
当时建造的目的一是兴文运,二是镇风水。镇风水与当时靖江的特定情况有关。魁星阁经历了多次建而复拆,拆而复建的过程。最后一次重建是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此后一直延续至今。
魁星阁是靖江最具标志性的文物建筑物之一,是靖江文人们雅集、朝圣之地。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这座古建筑的美丽,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靖江市钟楼广场,荟萃了靖江明清时期最多的文物古迹。清澈甘甜的四眼井水、身材高大的万寿坊、古色古香的钟楼、巧夺天工的魁星阁,静静地掩映在绿树草坪中,让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远古的晨钟暮鼓与现代都市的最佳结合。
四眼井其实只是一口井。内里状如“绍兴酒罐子”。井深约7公尺,中间最大直径约3公尺,井的上方用青砖拱成四个井眼,可同时从四个井眼里吊水,所以称之为四眼井。
四眼井的上方建有攒尖四方亭,既可为井口遮风挡雨,也增添了典雅效果,与钟楼相映生辉。此亭螭首为脊,雕有凤鸟、蝙蝠、二龙戏珠等吉祥物;四角高挑,井栏四周月形拱墙,透出江南园林的韵味。四眼井那六角形的青石井圈上,被井绳磨出深深的沟痕,记刻着它360多年的历史。
钟楼楼身呈四方形,上下两层,结构精巧。钟楼门内正中有石碑一座,品质石雕,屈足昂首,举重若轻。石碑正面刻有观音大士像,手执柳枝,脚踏南海碧波,白衣素裹,神采飘逸。身后一童子,背负葫芦,稚气可掬。石碑阴面,刻有明代隆庆年间知县张秉铎撰写的《崇圣寺钟楼记》,记述了钟楼建造经过和落成年月。
万寿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时任知县赵应旟筹资兴建,旨在祝愿靖江这座小县城传承万世之美好。万寿坊最初作为崇圣寺的山门,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缮。文革期间,万寿坊被毁,后于2003年在原址北侧百余米处、人民公园南大门前重建。
靖江马洲书院位于靖江市第一中学内,它自南宋始建,后于明代复建。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靖江文化的源头,也是靖江文教的开端,是靖江创办最早、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书院。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即靖江建县前300多年,马洲书院即已诞生,那是孔子51世孙孔元虔所建。孔元虔原住泰兴,后迁居靖江西沙。他见那里没有习读场所,便自己出资在西沙孔家祖师堂附近建了一所书院,并以马驮沙的别称“马洲”命名。
历史上马洲书院三建三废,成为历史的遗憾。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贾益谦任靖江知县,他得知马洲书院的遭遇,不由感慨万端。怀着对马洲书院创建者的崇敬,他向上级呈文,要求将正谊书院改名为马洲书院。
现今的马洲书院是1984年重建的。虽然不是原始建筑,但作为靖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仍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