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学习,连网约车也没得开了

明方风林界 2024-07-11 10:30:29

多年前,我们和孩子说,好好学习啊,不然将来你只能去工厂打螺丝了。

再后来,我们和孩子说,好好学习啊,不然你只能去送买卖开网约车了。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总归还有一些门槛低、数量多的行业可以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就业瓶颈的中年人提供职业生涯周期的托底,让处于职业生涯困境中的人们拥有一些改变现状的希望。

就像我身边有的朋友,这2年遇上行业整体降薪,孩子身体又不太好,正儿八经的中年危机,于是白天上班,晚上开网约车补贴家用,去年找了个机会,寻得一份外派驻点项目的工作,虽然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但收入不错,也算是转型成功,中年心安了。

但是呢,时代毕竟在加速前行,人工智能ai正在更迅猛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这2天在一些视频app上,经常会刷到各种无人出租车的体验视频,

在武汉等有这些无人出租车运营的地方,打开相应的打车app,就像你在滴滴上打车一样,输入目标地点,下单,然后就在路边等待车辆的到来。

车到了,在后车门隔着玻璃的屏幕上输入你的手机尾号,就可以打开车门了。

进入车内,空间是比较宽敞的,空调也是提前打好的,坐进去就让你感到夏日的清凉。

前排座椅后背上有大号的显示屏,你可以在上面实时观察车辆的路面监测信息,看起来很精准。

最后,你可以安安心心地坐在车上,享受这段行程,可以通过车上的显示屏,听音乐、看视频,直到到达目的地。

实话实说,坐这样的无人出租车,能感觉的就是自由、方便、随性。

尤其对于那些喜好安静和独处的人来说,这种打车环境友好度相当好。

坐这种出租车,不用担心什么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问题,乘客除了图个新鲜,也就是要一个特别的代步工具,把自己送到目的地,而且,这个代步工具还很便宜。

刨除了人工成本,这个无人出租车的成本最多也就是常规出租车、网约车的一半。

而且,它可以24小时待命和工作,论体力和耐力,再牛的老司机也赶不上它。

常规的出租车功能它都有了,接下来,人们关心的是它够不够安全。

相对于人类驾驶,无人出租车的安全性要比有人开的网约车要安全得多。

如果拿谷歌的数据来比较,2023年,谷歌旗下的Waymo自动驾驶品牌,在几个主要城市完成了70万次的载客服务,总共行使了1136万公里,经过数据分析发现,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导致人员受伤的概率要比人类驾驶的低85%。

为什么呢?无人驾驶汽车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稳如老狗。

我们人开车,比如一些比较急躁的人,比较喜欢加塞、经常变道、找准机会超车等等,反正结合路面实际,忽快忽慢,速度不定。

但无人驾驶汽车不会这样,他们遵守既定的驾驶规则,哪怕慢一些。

遇上这些无人驾驶汽车,后面如果是个急性子的大哥,那你按喇叭也没用,人家系统不能理解这些声音。

如果遇上斑马线,那是更稳了,得好好地等。

交通状况是极其复杂的,在处理路面交通的灵活性方面,系统还是差人很远。

如果遇上了较大的雨雪天气,那无人出租车暂时没法服务。

如果在条件不太好的区域,比如积水坑、洼地、哪怕地上的陷阱,无人出租车的识别能力还是很差的,几乎是没法看出来。

所以,无人出租车能驾驶的区域还是以主干道为主。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惊人的发展速速度和巨大的潜力。

话说回来,这个无人出租车的大规模应用,对现有的几百万网约车司机和200多万的士司机,又是一个大规模冲击。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拿送外卖、跑网约车等作为职业的过渡阶段的,毕竟这个就业门槛比较低,会开车、能吃苦就行,赚多赚少就看自己够不够辛苦了。

你只要肯吃苦,一天跑个十几个小时网约车,那也能挣个大几千。

当然,这个活儿现在竞争也很激烈,很卷很卷,干的人太多了。

现在无人出租车来了,年轻人失业后的这个过渡平台也不安全了。

以前呢,技术的发展只是让人们的就业状态发生改变,比如线下门店开到线上,然后又有直播带货,线下失去的工作岗位在先生得到了补充;网约车发展起来之后,许多原先的的士司机也选择开起了网约车……

不过这次呢,无人出租车起来了,老司机直接被干掉了,这个职业直接就消失了。

可以说,ai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压缩了人们的就业空间,比如越来越多的无人工厂,除了机器人的声音,整座工厂的生产不需要工人的参与,它可以24小时自行运转。

作为技术发展的本身而言,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不管你愿不愿意面对,它就在那里,就在那边快速改变和进化。

只是,有时是否该考虑一下社会的基本就业保障问题,技术的发展不该最后卷成了堵死人们的退路和避风港。

如果未来,就业渠道越来越卷,那就不太好了。

当然,作为普通人,更要未雨绸缪,积极行动起来,提早布局,让自己不致落伍。

毕竟,不准备好的话,等技术的内卷到了你身边的时候,那真是会不知所措的。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