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张桂芝今年刚满70岁,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老太太,她身材微胖,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像是岁月刻下的年轮,尽管年纪不小了,张桂芝还是精神矍铄,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去附近的公园跳广场舞。
“老张头,你家闺女今天怎么没来啊?”舞伴李大姐问道。
张桂芝撇了撇嘴,说道:“啥闺女啊,那是我儿媳妇。”
说起儿媳妇,张桂芝就来气,她儿子张明今年45岁,在市里一家外企当经理,收入不菲,五年前,张明带回来一个南方姑娘,说是要结婚。
那姑娘叫李玲,比张明小十岁,在幼儿园当老师,张桂芝一开始并不待见这个儿媳妇。
“咱东北大老爷们儿,找个南方媳妇能成吗?”张桂芝没少在儿子耳边嘀咕。
可张明就认准了李玲,说什么也要结婚,婚后,小两口和张桂芝住在一起,张桂芝原本以为,儿媳妇会像她年轻时那样,伺候公婆、相夫教子,可李玲不会包饺子,不会腌酸菜,连张桂芝引以为豪的锅包肉都不会做。
“这哪是个东北媳妇啊!”张桂芝没少在背后嘀咕。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直到半年前,李玲查出患了重病,这个噩耗像晴天霹雳,打破了这个家的平静,张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天往医院跑,张桂芝却觉得儿媳妇生病是自找的。
“我就说吧,南方人哪经得起东北的寒冷,就是身子骨不行!”
张桂芝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不是滋味,可她就是拉不下面子去医院看看,李玲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张明每天往返于公司和医院之间,眼睛里布满血丝,整个人瘦了一圈。
“妈,您能不能去医院帮帮忙?”张明央求道。
张桂芝撇撇嘴,说道:“我去干啥?又不会打针吃药的。”
其实,张桂芝心里也不是滋味,可一想到李玲平时不怎么搭理她,她就来气。
“要我说啊,就是平时太娇气了。”张桂芝嘟囔着。
李玲住院后,家里乱成一团,张明忙得脚不沾地,张桂芝也不主动帮忙,衣服堆了一大筐没洗,厨房里的碗筷积了厚厚一层油垢。
“妈,您能不能帮忙收拾一下屋子?”张明无奈地说。
张桂芝冷哼一声,说道:“我这把老骨头了,还得伺候你们小两口?”
张明叹了口气,不再说话,李玲在医院也不好过,护工小张跟张明抱怨:“张先生,您得想想办法,您妈妈要是能来照顾一下,病人心里也能好受些。”
张明苦笑着摇摇头,说道:“我妈她...算了,我再想想办法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玲的病情时好时坏,有天晚上,张明回到家,看见张桂芝正在看电视。
“妈,您就真的一点都不关心玲玲吗?”张明忍不住问道。
张桂芝扭过头去,说道:“关心?她平时正眼看过我吗?”
张明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说道:“妈,您知道吗?玲玲其实一直很尊重您,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张桂芝愣了一下,没吭声。
“她怕您嫌弃她不会包饺子,偷偷跟邻居学了好久,“张明继续说,“您过生日那天,桌上的饺子就是她包的。”
张桂芝眨了眨眼,似乎想起了什么。
“妈,您年轻的时候,不也是从南方嫁到咱们这边来的吗?”张明轻声说。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张桂芝心里,她突然想起了自己刚嫁到东北时的艰难,不会说方言,不习惯寒冷,还要面对各种闲言碎语,那时候,要不是婆婆处处护着她...
张桂芝猛地站起来,说道:“我...我去睡觉了。”
她匆匆走进卧室,关上门,靠在门背后,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那天晚上,张桂芝翻来覆去睡不着,儿子的话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她想起自己刚嫁到东北的那些日子,那时候,她也是个娇滴滴的南方姑娘,连棉袄都不会穿,婆婆没少操心,天天教她包饺子、腌酸菜,还帮她挡住左邻右舍的闲话。
“桂芝啊,你是我儿媳妇,就是我亲闺女。”婆婆常这么说。
想到这,张桂芝猛地坐起身。
“我这是怎么了?”她喃喃自语。
天蒙蒙亮,张桂芝起床了,她摸黑煮了一锅粥,又炒了两个小菜。
“儿子,起来吃饭。”她轻轻推开张明的房门。
张明揉着眼睛起来,看到桌上的饭菜,愣住了。
“妈,您这是...”
张桂芝别过脸去,说道:“快吃吧,一会儿该上班了。”
张明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起身要走。
“等等。”张桂芝叫住他,“这是给玲玲熬的粥,你带去医院。”
张明接过保温桶,眼圈有些发红。
“妈...”
“去吧去吧,别磨蹭了。”张桂芝推着儿子出了门。
关上门,张桂芝长出一口气,她看了看墙上的钟,七点半。
“还来得及。”她自言自语道。
张桂芝换上出门的衣服,拎起菜篮子就出了门,菜市场里,张桂芝挑挑拣拣。
“大妹子,这鸡腿新鲜着呢,给谁补身子啊?”摊主热情地问。
张桂芝愣了一下,说道:“给我儿媳妇,她...生病了。”
“哎呀,那可得好好补补。”摊主给她挑了最肥的鸡腿。
张桂芝又买了些青菜、豆腐,还特意挑了李玲爱吃的南方水果。
“我这是怎么了?”她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自嘲地笑了笑。
回到家,张桂芝二话不说,开始收拾屋子,她洗了堆积如山的衣服,擦干净油腻的厨房,还特意换上了新床单,忙完这些,已经是下午了,张桂芝看了看时间,深吸一口气。
“去吧,老太婆。”她对着镜子说,“别再犯糊涂了。”
拎起装满食物的保温盒,张桂芝踏上了去医院的路,张桂芝站在医院门口,犹豫了好一会儿。
“老张头,你怎么来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把她吓了一跳,是跳广场舞的李大姐。
“我...我来看看我儿媳妇。”张桂芝支支吾吾地说。
李大姐眼睛一亮,说道:“哎呀,可算开窍了!走,我陪你去。”
还没等张桂芝反应过来,李大姐就拉着她进了电梯。
“605,到了。”李大姐推了推张桂芝,“去吧,别怕。”
张桂芝深吸一口气,推开了病房门,屋里,李玲正靠在床上看书,看到张桂芝,她惊讶得书都掉了。
“妈...您怎么来了?”李玲结结巴巴地说。
张桂芝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把保温盒放在床头柜上。
“我...我给你熬了点粥,还有些菜。”
李玲眼圈一下子红了,说道:“妈,您太客气了...”
张桂芝摆摆手,说道:“别客气,快趁热吃吧。”
她笨拙地打开保温盒,舀了一勺粥递到李玲嘴边,李玲愣住了,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妈,我自己来就行...”
张桂芝却坚持,说道:“你病着呢,我来。”
就这样,张桂芝一勺一勺地喂李玲吃完了粥。
“妈,您别忙活了,坐会儿吧。”李玲擦了擦眼泪说。
张桂芝这才坐下,两人一时无话。
“那个...你感觉好些了吗?”张桂芝打破沉默。
李玲点点头,说道:“嗯,好多了,就是...有时候挺想家的。”
张桂芝一愣,突然想起李玲是个远嫁的姑娘。
“你...你想家了?”
李玲眼里又泛起泪光,说道:“嗯,有时候挺想妈妈的。”
张桂芝心里一酸,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握住了李玲的手。
“别怕,有我在呢。”
这句话一出口,连张桂芝自己都愣住了,李玲再也忍不住,哭出了声。
“妈...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跟您相处,我...我怕您嫌弃我。”
张桂芝也红了眼眶,说道:“傻丫头,我哪会嫌弃你啊。”
就在这时,张明推门进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幕,他惊得说不出话来。
“妈?玲玲?你们...”
张桂芝赶紧松开李玲的手,有些不好意思。
“你妈妈来看我了,还给我带了好吃的。”李玲抹着眼泪说。
张明看看母亲,又看看妻子,突然笑了。
“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们会好起来的。”
张桂芝别过脸去,说道:“行了,别肉麻了,我去给你媳妇倒杯水。”
她起身往外走,心里却暖暖的。
“也许,我真的有个女儿了。”张桂芝想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从那天起,张桂芝几乎天天往医院跑。
“老张头,你这是要当医院常客啊?”李大姐打趣道。
张桂芝笑笑,说道:“我闺女病着呢,我得照顾着。”
“闺女?”李大姐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哎呀,你可算开窍了!”
张桂芝也不反驳,只是笑着摇摇头,医院里,张桂芝忙前忙后。
“玲玲,吃药的时间到了。”、“来,我扶你去洗手间。”、“护士说要多喝水,我给你倒点温的。”
李玲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一个劲地道谢。
“妈,您太辛苦了,我自己来就行。”
张桂芝摆摆手,说道:“你安心养病,别的不用操心。”
张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有天晚上,张明悄悄跟母亲说:“妈,您知道吗?医生说玲玲的病情好转很快,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桂芝嘴上说着“那是医生的功劳”,心里却美滋滋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玲的气色越来越好,终于有一天,医生宣布李玲可以出院了。
“太好了!”张明激动地说,“妈,我们一起去接玲玲回家吧!”
张桂芝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家的路上,李玲靠在张桂芝肩上。
“妈,谢谢您。”她轻声说。
张桂芝拍拍她的手,说道:“傻丫头,说什么呢。”
到家后,李玲惊讶地发现家里焕然一新。
“这...这是您收拾的?”她不敢相信地问张桂芝。
张桂芝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也没什么,就是打扫了一下。”
李玲眼圈又红了,说道:“妈,您太好了。”
张桂芝摆摆手,说道:“行了行了,别哭哭啼啼的,来,妈给你炖了鸡汤,尝尝合不合口味。”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张明举起杯子,说道:“来,为玲玲康复,也为咱们家重新团圆,干杯!”
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张桂芝看着儿子和儿媳幸福的笑脸,心里满是温暖,她想起了多年前婆婆对她说的话:“桂芝啊,你是我儿媳妇,就是我亲闺女。”
如今,她终于懂了这句话的分量。
“玲玲啊。”张桂芝轻声说,“欢迎回家。”
李玲眼中含泪,紧紧握住了张桂芝的手,窗外,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新的篇章,正在这个重获温暖的家庭徐徐展开。
【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所涉及的其它方面,均与现实无关(不含任何隐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