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红水城:皋兰分县所在地的前世今生

陇史文元 2024-03-06 09:45:50

我所知道的红水城

千灶堂主 高启安

按语:前日贴出《我所不知道的红水城》,不止老红水人共鸣者多多,也通过微信,提供了许多有价值信息;其他对丝绸之路、长城等兴趣者多人也转发、点赞。现不惮浅薄陋知,将所知者整理文字《我所知道的红水城》贴出,意在抛砖引玉,共同丰富红水城堡历史真实。

红水人应该知道“红水”地名的来历。笔者虽然写了数篇关于故乡的小文,却很少涉及到“红水”地名,多少有点数典而不知故乡名含义、来历。岂不愧哉?!

“红水”,是自清代起,最早的红水分县县城所在处。红水城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松山战役后,是明代400里长城新边黄河以西沿线10个城堡(索桥、小芦塘、大芦塘、三眼井、红水、老城、裴家营、大靖、土门、泗水)中最重要的城堡之一,是其中唯一曾立县地,也是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处。

《创修红水县志》谓:“兰垣迆北形胜之区,红水实陇右雄郡之一。以其地介戎夏,要扼咽喉,东轶芦靖,西达庄凉,南接皋兰,北接沙碛。其间崇岗隐天,邓林蔽日,晋唐以来,未尝不以此地为关要。”虽说的是当时的“红水分县”,但红水城堡是其中的最前沿,地位殊为重要。

按说,应该是今景泰县的古堡大邑,但自原属靖远县的“北三乡”划归、与原红水分县组合新建景泰县,政治中心移至芦阳后,红水由于地处县域最北边,加之农耕条件较差,经济落后,成了全县最为偏僻的乡镇。所以,她的历史很少有人仔细梳理,包括“红水”地名本身。笔者虽暗昧不才,疏于考究,但身为红水人,岂能坐视史料流失、故乡湮没在衮衮历史大潮?曾广泛爬梳搜求史料,多番实地考察;亦曾反复征询于耆老与知情者。现不惮谫陋,将所知公之于众,挂一漏万,错误舛讹在所难免,也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知情者行动起来,不断丰富故乡史料,为红水存史。

1.“红水”名称

最近,查了数个文献,“红水”地名,最早见于晚明地方官员的奏折中,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松山之战善后李汶等人的奏折中。

松山战役后,地方官员为彻底杜绝套部蒙古返回松山一带,截断套部蒙古通过三眼井(即“喇嘛路”)、老城(即摆坝川向南经新堡川、大鱼沟、干城通向松山滩)等南北交通道路前往青海,商议修筑索桥至古浪泗水四百里新边。先期,兰州府同知冯询等人一路勘察,提到了“红水”,但此时,尚称“红水河”:“万历二十六年,以松山平定,议筑新边,府同知冯询等踏看得松山双墩子以东至红水河西四十里有水,可以筑墙。红水河以东三十里俱石山无土,不堪挑筑,应砌石墙。自鹻滩墩至永安堡索桥三十里川险间断,或筑墙或挑壕,各相便宜。”

踏勘后,时任三边总督的李汶上奏,也提到“红水河”:“今会官踏看松山东西一带,延长四百余里,堪修长边一道,河东自永安、索桥至小松山、双墩分界,共一百八十里,河西自泗水、土门至小松山双墩分界,共二百二十里。在河东则芦塘川应设参将一员,兵马两千名;筑城一座。芦沟口以西,红水河应设守备一员,兵马五百名,筑堡一座。”

按:“红水河”即今红水城东的沙河。我前几年又在现场勘查过,有把握认为:其来水,不仅仅是后沟的水,而且主要是井子沟的水,是井子沟水和后沟水两水的汇聚。我认为,红水城堡修建时或此后,考虑到井子沟水对城堡的冲刷危险,人们凿断了新边长城一处,将沟水导引至青石头沙河,形成了“石城门”这个响亮名字(“石城门”一带原来是长城新边的石墙,其石质是石灰石),解除了井子沟水对城墙的危害,只有大校场一带和杨家屲(长寿山)西端的少水,从城北的城壕通过,形成了护城河道。

“后沟”,即发源于“大屲嶂”、由南向北、流经城东、在“红拐瘩”与沙坡沙河汇合的一条沙河。早年因上游森林密布(记得随父亲进城,路过方家院门,看到粗壮的木柱,父亲曾指说:“是后沟里的木头!”),来水丰富,据说,常年有流水,后因一场大火,将后沟的森林全数焚毁(毁灭后沟森林事,有数种传说:一说是同治年间回军焚山烧毁;一说是“植槐堂”王明新(读音)砍伐殆尽;一说是山火。我们上小学时,冬天临近,进沟砍柴,尚有个别松树生长),成了一条干沙河。

“红水河”这种地名,世间颇多。敝邑的红水河,因何而名?颇费考量。猜测,源自两种可能:其一,红水城南山,因地质结构,露头泉水中飘浮着某种红色物质,硫磺?小时候经常看到山沟沟流出的水呈红黄色,甚至水有异味,有地名“酸水沟”可证。其二,红水城北杨家屲屲子山岭,均是红褐色岩石,或因此而命名山下之河。

奇怪地是,在清人梁份的《秦边纪略》中,“红水”又被称之为“下红水”:

《秦边纪略》卷一:“庄浪北边堡,裴家营,凉庄分界之所在。大靖城东四十里。阿坝营,在裴家营东四十里;下红水营,在阿坝东四十里;三眼井堡,下红水营东南四十里。”

2.“阿坝营

……又东四十里为下红水。……下红水,自松山平而亭障筑也。南近大松山,北近黑石山,风沙日扬,边墙渐圮。且营盘水直连贺兰山后,其途甚便,况乎游牧者?不但贺兰后夷哉!又东四十里则三眼井。大松山在南七十里,黑石山在边外西北二十里,营盘水在东北一百六十里,自营盘水五十里至黄沙坡,又二十里至小风口,又三十里至黄峡口,又五十里至贺兰山口。自堡至宁夏之贺兰山后,共五百二十里。贺兰山后之夷祝囊、老藏、克气三台吉住牧。若游牧者不可胜记。堡有守备。今自宁夏出中卫之永安墩口,经长流、营盘两水头,直达红水或三眼井,成坦途矣。驿站既设,商旅通行,而芦塘一路惟平。故避税者则由之。……麻黄滩近边墙一里,昔夷人每入犯,必由麻黄滩。以其在红水、三眼井之间。空旷无守故也。”

有“下红水”,必有“上红水”。若“下红水”所指为“下红水河”,那么,“上红水河”究竟所指为哪条河?大费思量。笔者所知,老红水地界,再无与“红水”二字有关的地名。一个猜测是,或指井子沟水。井子沟,发源于小松山北麓,沟脑原有“井子沟村”,是一条比“后沟”流程更长的沙河。原来在城堡处与后沟水汇合,流经红拐瘩与沙坡沙河汇合,过红墩子沙河、白崖,进入白墩子湿地。因在后沟西,所以以“上红水”称之。只是“上红水”一段无有历史遗迹,故史料不载而已。

修撰于清末的《皋蘭縣紅水分縣採訪事略》也出现了“红水河”字样:“白沙峴山 在堡城西北,距五里許。東至紅墩子而止,西至黑石井,接連墩生嶂,與平番分界,三十餘里而止;南至紅水河,北至石廟兒山而止。”笔者很熟悉“白沙岘山”,其正南,正是井子沟。还有上揭兰州府同知冯询勘察后的一条资料:“红水河以东三十里俱石山无土,不堪挑筑,应砌石墙”。揆诸今新边长城红水城堡北一带,长城自石岘子山往东,才开始有石墙,一直到今龙口村东,距离差可30里。说明“上红水”正指井子沟。

3.红水堡

【图片为作者和沈渭显拍摄】

城堡修建后,堡因河而名,就叫“红水河堡”。

“红水河堡,在县北,与平番交界处,城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五尺。明万历二十七年平松山,兵备副使荆州俊建。”

按清末《皋蘭縣紅水分縣採訪事略》记载。城堡面积要比这大许多:“紅水堡城垣 皋蘭分縣紅水堡城 明萬曆二十七年平松山,兵備副使荊州俊建築,周圍三百六十丈有奇,土踈易圮,石山重圍,距蘭四百五十餘里,原設守備,同城。東至三眼井營四十里,西至俄卜嶺營四十里。”

两者都没错。后者资料为当时红水文人宋尊祖(即红水人所尊称“宋师傅”)所提供,不至有错。

为何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数字呢?“三百六十丈”应是万历二十九年荆州俊又扩建后的城堡面积。

二十六年开建、二十七年完工的城堡殊小,两边长度只有二十丈宽、三十丈长,这其实就是一个家族寨子的大小。笔者怀疑,匆忙建起的红水堡,主要利用了原先的薛家寨。二十九年,才向南大肆扩建至泰尾山下,周长达到了360丈,成一座南北长、东西短的矩形城池。这样的结构,也符合将两山中间彻底封堵的形胜。

一个说法是:城堡一开始选址在石城门长城北面(即上红水),因没有水源改在现址。后因防止井子沟水冲刷红水城,故凿开石城门,引水至青石头沙河,与松山沟水汇合。

城堡所在处,两山(泰尾山,民间叫“压架山”(可惜已不存);长寿山,民间叫“杨家屲屲子”)夹峙,一路中通,城堡当道,大泉涌流。大泉是整个红水界域内水量最丰富的泉水。不仅为红水城中人提供饮水,而且还浇地数十亩。笔者所知,夏天,一昼夜可聚一涝坝水。杨家沟、吴家沟的地就靠大泉水浇灌,冬天,大泉的水可以浇灌王家园子、大坑地、新水,甚至高家墩村坡底下的地都可浇灌。

为何在红水河处修建城堡?当然是这里的地理形势所以然。

红水城所在,地当丝绸之路北线要冲,汉代,丝绸之路北线即从此通过。该处地势狭窄,两山夹一河,形势险要,筑城后可形成城堡居中的关隘要路,阻挡中西交通之形胜态势。明代,套部蒙古越过河西走廊南下青藏高原,在走廊东端,主要有两条道路:

一路,从三眼井过猫鬼峡,到永泰川,翻过四娘娘岘或从大鱼沟、干城,可到达松山滩。这条路被称为“喇嘛路”,是西藏、青海的喇嘛往来北京通道,故名。笔者曾带学生驱车出永登县城,经坪城乡到天祝松山镇,考察过这段路。套部蒙古宾兔等占据大小松山后,阻断了丝绸之路北线,向东越过黄河窥伺河东,甚至冬天踏冰过河,侵扰河东,使明政府疲于应付。后来成为信仰喇嘛教的蒙古各部落前往拉萨朝拜的通道。

另一条是从营盘水(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所在地)经上沙窝西来(在上沙窝西有“大鄂博”,可证),或从青羊山南来,经红墩子沙河(红墩子沙河东西有两座烽燧,可证)、红水到古浪老城,沿马家磨、蒿沟岘到新堡川,可至松山滩的一条迂曲之路。这条路,历来为南北交通之一通道,在沟口处建有“老城”可证。

因此,在红水筑城守护,是防止套部蒙古南北交通的最前沿也是最佳位置,可防守绝断两处方向,收事半功倍之效。

修建红水城堡的砖瓦等建筑材料,来自哪儿呢?这就要说到我家了。

我家自同治初年,高祖闻说早先迁移到红水地面的同宗在彼处光阴较好,便率领几个儿子前来投奔,在高家墩高家做长工,“吃饭不要钱,干活没工钱”是小时父辈老说起刚到红水时我家境况。后来,高祖返回条城,留下曾祖和三弟,即我的三太爷。后来,同宗说:砖瓦窑跟前有些地方呢,土质较厚,可以立业。于是,曾祖和其三弟及祖父便来到石碣子(当时的石碣子没有人家,只有几座砖瓦窑(似砖瓦窑也是石碣子的一处地名))修房立业。这些砖瓦窑在我家后院,有一窑还比较完整,我们家长期用来冬天装干草。另外的砖窑已坍塌,但仍有窑口,我们小时就在里面捉迷藏。

这些砖瓦窑,正是为修建红水城而建。所建处,是在一座叫“塘屲屲子”的小山北麓,山前土质较厚,正好可以做烧制砖瓦的原料。后来,我家的祖坟就埋葬在房后塘屲屲子山坡上,被周邻认为风水较好。

根据史料,红水城第一次修建后,在万历二十九年、即修筑后第三年,荆州俊又进行了扩建。万历三十五年,除修补了永泰、红水一带的70余座墩台外,在红水城内补充了“廨舍仓厂”等建筑。可惜,这些建筑在城内哪处?至今已不可考。

“游击关逢时于双墩、红水、芦塘等处勘议筑边。二十八年二月,荆州俊因松疆距兰五百余里,输輓为难,以河兰各仓准折盐引改拨红水三眼井二仓,自是积贮充实。二十九年,荆州俊以红水边冲,改守备为游击,增兵至千五百人,并廓筑红水、三眼井二城。”“三十五年,巡抚顾其志檄兵备副使邢云路会总兵孙仁、参将王维英张君恩都司王嘉评同知同知唐懋德阮声和知州李传声监修新边郎中王聘贤立格册督宿逋民皆乐输饷以不匮,于红水南一百四十里筑城一曰永泰,又南一百里筑堡一,曰镇虏……补修红水永泰墩台七十余,廨舍仓厂俱备。”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有一条资料,称“红水寨”:“ 凉州卫……卫东北又有红水寨。”

笔者判断,早在万历二十七年红水城修筑前,这里应该就有居民,依泉水而居。

证据是:距城东不到10里的老婆子水遗址,是破城子出土里程简中地名“居延置”所在,为一汉代遗迹。城西数十公里的古浪老城处,有老城和高家滩两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红水城堡处有涌出的泉水,城堡又在红水河的岸头,适宜人类生存。猜测红水城可能修建在原有村落上。还有一个证据是,在据城堡不远的沙坡里,笔者等新近发现了一段汉代长城,已著专文介绍;红水城东边的红墩子烽燧为一汉明烽燧;西边石岘子山上,笔者也发现一座汉代烽燧,与东升障烽燧、红墩子烽燧遥遥相望。在白嘴屲对面,有一个被称之为“神仙洞洞”的人为开凿的洞窟。小时由于害怕没敢进去过。根据其洞口形状,猜测或是一佛教洞窟。若然,则很早,这一带就有居民。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那条“红水寨”的资料殊为重要。揆诸其方位,正是红水城处。为何称“寨”而不称“堡”?一个猜测是,在建城之前,这里就有居民,称之为“寨”。这条材料不知顾祖禹采自哪个文献?存疑待考。

据说,建堡之前,城西北角有一寨,叫“薛家寨”,后来卖给了刘家。

薛家人口繁盛。在石城门长城脚下,有一处坟苑,共埋葬有8辈子人;往东不远,城之西北,更有一处封土密布的坟苑,也是薛家坟。可见,薛家在红水的历史不短。

此后,“红水”作为县治所在、一个载于史册的地名,不断出现在时人的奏疏和此后的史料中。

甘肃巡抚顾其志在《议城永泰疏》中建议:“松疆草创, 红水诸堡极称孤悬,原议有警,以兰州参将兵马应援,谋亦周矣。但红水距兰州五百里而遥,原隰险阻,路绝无人烟,虏小举犹可拒守,脱或大举,单弱岂能支持?……咸以老虎城地建堡设将为宜。迤南再筑二小堡, 接传烽燧, 使首尾相应, 犄角相成, 冲疆可恃以无恐……与红水、芦塘互为应援……见今帮筑红水新边,似难并举”云云。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三·陕西十二:

庄浪卫……黄河南绕,松山东峙,河西之肘腋也。《五边考》:卫东百二十里有大小二松山,东扼黄河,南缀兰、靖,北阻贺兰,延袤千余里,号为沃壤。隆、万间,番酋宾兔盘踞其中,时肆侵掠,内地削弃,仅存一线。万历二十六年,抚臣田乐克复其地,建堡筑城,屯戍相望。乃割芦塘等处属固原。芦塘,见靖远卫;红水河、三眼井等处,属临洮;阿坝岭、大靖城、土门儿等处,属甘肃。自靖远卫界黄河索桥起,至土门山,共长四百里,而兰、靖、庄浪千四百里之冲边始安。第芦塘、三眼井等处,土疏易圮,时费修葺。若按初年旧址,自镇番直接宁夏中卫,通树长边,则外钥尤壮矣。盖弃地犹六七百里云。

据知情者高启红说:他在陶瓷厂上班时,用于揉陶泥的案子,是一块石碑,上有500多人的名字,是修建红水城人的名字。可惜石碑今已不知所踪。

4.红水城内外建置

没有人比老红水人更熟悉红水城所在地理位置、特点及城内建筑了。但年既久,城已倾頽、破坏殆尽,所幸清末《皋蘭縣紅水分縣採訪事略》载记红水城堡事例数条,迻录如下,老红水人可据此发思古幽情。

“紅水堡城垣:皋蘭分縣紅水堡城 明萬曆二十七年平松山,兵備副使荊州俊建築,周圍三百六十丈有奇,土踈易圮,石山重圍,距蘭四百五十餘里,原設守備,同城。東至三眼井營四十里,西至俄卜嶺營四十里。”

“三眼井”无需解释;“俄卜嶺”,有时又写作“俄坝嶺”,其实就是蒙古语“鄂博”的异写,营之位置在今古浪裴家营乡“关爷庙”村。

“紅水堡衙署:紅水分縣衙門,舊設紅水堡城西北隅,乾隆初年移駐寬溝堡衙,門早經被燬,惟基趾尚存。紅水守備衙門在堡城北,現經頹圮,亟待培修。”

城内有三家张家,一家被称为“楼院张家”也称“西门张家”,世代以铸造农具楼、铧等为业,故名;一家被称之为“衙门张家”,据说祖上最早在县衙有个差事,居住在衙署附近,故以“衙门张家”名之;一家为“上街(gai)张家”。

“衙署”,即县府办公地点。原址在城至西北,似在原来方家大院附近,兽医站?望知情者告知。

“守备衙署”,原址在城北,后墙紧靠北城墙,后来是“植槐堂”。笔者小时尚看到遗存旧址。再后来成了“翻砂厂”的一部分。

“紅水堡廟宇:城隍廟,在城內西南。明萬曆四十二年建。廟貌規模略以蘭省為式。國 朝康熙四十八年地震,神廟傾盡,惟隍廟如故,邑之父老感沐神庥,是年立拜殿,建賽樓,至道光二十九年邑人重新壯然改觀;同治四年叛回焚正殿,餘俱存;光緒八年四月邑耆劉錫田、鄭良能董事復建。”

城隍庙旧址,在原来商店后院,为供销社库房,小时曾经进去过,塑像等俨然,很害怕不敢多待,可能文革后期随着商店一起被拆除。

“刘锡田”应即红水龙口村刘姓人某支某祖;郑良能应即红水郑姓人某祖。其后人分两支:一支后落脚石碣子村,今兰州十四中郑勇之先祖;一支后落脚大河村。

“聖帝廟,在城內東。康熙八年建,乾隆五十四年重建,同治四年叛回焚正殿,餘存;光緒十七年七月邑耆高建常、王徽典董事復建。”

“圣帝庙”,即关帝庙,供奉关羽。河西一带,明清关帝信仰盛行。在城东,原址大水村打麦场,与财神阁相邻。

高建常,即高家墩村高氏一支的先祖,最早迁来红水的青城高氏第十三世,即景泰县第三中学原书记、高级教师高永贞的高祖之父,于笔者为曾祖辈。

“王徽典”,为王子太的父亲。

“魁星閣,在東城上。相傳康熙二十五年建,道光二十六年庠生方繼文、劉愷重修,同治四年回叛,廢。”

“魁星阁”,原在东城门之上。

“方继文”,即红水方家,据说为方烈儒之祖,《创修红水县志》有传:“痒生方继文,字炳如,红水堡人,性惠慈,尚廉洁。同治中,红水大饥,邑人几流离失所,继文东赴中卫,西达凉郡,籴粮运堡,减价粜以济里民,故乡民藉此以得免散之四方,分县主董公友善,额以‘辅世情殷’四字及序文。岁甲申光绪十年,红又洊饥号,存粮户继文复运粮自远,贵籴减粜,仍如前迹,其行为诚为有心辅世者。宜邑人景仰,惠风今犹追思之不置。”

“刘恺”,亦应龙口刘家某支祖先。

这些主董修建城内建筑者,都是当时红水有头脸、经济状况较好者。除了一些家庭落败外,其余后来都被划为“成分”较高者。如方家、刘家是“地主”;高家是“富农”。

“老君廟、菩薩殿、十王殿,俱在城南泰尾山。康熙四十八年地震陷廢。嘉慶十年邑人復建老君廟,餘廢。”

“泰尾山”,是一座名称很雅、含义隽永、载入史册的红水名山,在城南。山之东,即后沟;东岸,即当时红水最高学府,笔者母校红水小学、红水中学校址。可惜,这些年因开山挖矿石,山被削平已不存。小时,即听父亲说,山上庙宇内的灵官神很有灵气,应该是“十王殿”内的某神,坊间传说为“黑虎灵官”,手持大刀。有时出庙下山,和城内人摔跤;因灵官神有机关,开门时若踏到机关,灵官神会举刀砍过来。据说,有狗偷吃供品,推门时不小心踏到机关,神举刀扑过来,吓得狗连叫带逃,稀屎拉了一溜。我们上学那会,还能看到倾圮的庙址和铁质的灵官。山后还有一山洞,印象很深。

可惜,今泰尾山已成平地,何况建筑。

“龍王廟,在城內東北。乾隆三十六年重建。下有清泉流灌菜畦,泉中古柏參天,風景雅然。同治四年叛回焚廟,古柏半焦。光緒初年焦柏復生,枝葉暢茂。二十二年邑人方得震董事復建。”

询诸知情者,龙王庙建在大泉附近。红水人称作“水廊庙”。为何又称“水廊”(发音),不得而知。原以为是“水龙王庙”急读的音变。网上搜索该词,别处也偶有该称谓。究竟如何,还需要考证。我们小时已不存,不知何时拆除。1958年?望知情者告知。“方得震”即笔者的重外家,应该即坊间所称“方家老财”,方鸿儒之祖。

“財神閣 在城中街。道光十六年重修,同治四年逆回焚廢。”

“财神阁”原址,据说也在原大水村打麦场。

“聖母宮,在城西十里蟠龍山。同治四年回焚,光緒二十八年邑人張居恭董事復建。”

“圣母宫”,其实就是今天所谓的“石庙”,在松山沟口,文革期间,笔者曾进去过。这些年笔者曾多次前往考察,捡拾到的瓦头、滴水,与青崖子高庙上的相同,在杨家屲屲上也发现相同的建筑构件。原建筑已被毁,前些年苟学慧等人募捐重修一简陋的建筑,供奉金华娘娘,目前稍有香火。光绪二十八年复建的“张居恭”,不知为哪家张家?笔者怀疑为井子沟张家先祖。

“祖師殿,在城北長壽山。嘉慶十一年建,同治四年回焚,光緒三十三年監生王世榮、劉瑲、高遠明等董事重修。”

“长寿山”,又一含义吉祥的名山,不知为何后来变成了“杨家屲屲子”?长城新边即在山岭上逶迤而西,一段不多见的石砌长城即在其西端。山下东头,红水河北去。在王家园子对面的悬崖上,小时可以看到数个裸露的棺板,不知是何时代的墓葬;河沟底部,有小煤窑。石碣子村的牛姓铁匠等人曾在这些煤窑内采过煤。半山,建有祖师殿。小时,旱年时,附近人们在此殿内求雨。记得某年,母亲等一众女性曾在殿内求雨,严禁我等小孩入内,很神秘的样子,一直在外面等待母亲,好像等了很久。建筑早已被毁,后来苟玉环等人主董重建一简陋建筑。前几年曾上山,捡拾到一些瓦当、滴水。还捡拾到一剃花黒釉香炉残件。若然是西夏陶瓷,则附近有民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西夏时期。

主董重修的三人王世榮、劉瑲、高遠明,刘瑲,当然是龙口刘家先祖,是龙口村刘占邦之祖。高远明,即石碣子村“新院”高家,高启和、高启仁之祖,曾任“团总”。王世荣,不知为哪家王姓?

《创修红水县志》有传:“监生王世荣,字华亭,年高望重,仗义疏财,凡地方有义举,即捐助亲邻,有讼事,即排解,任劳任力,况瘁不辞。清光绪二十六年与民国三年,红水俄卜岭等地连年饥馑,世荣不远数百里,籴粮,请众以故乡民之贫者得免困难。像(俄)卜营游击及乡民,曾赠额颂德。故笔录之以为后之来者劝。”

关于“泰尾山”和“长寿山”,再啰嗦几句。城之南北两山,其名字隽永吉瑞,显然并非乡民自然命名,而是颇有文采之士人所命名,与寺滩乡的寿鹿山、永泰城相映成趣,不得不思考两者之关系。按说,红水城早于永泰城。若初建红水城时,便有“泰尾山”和“长寿山”名,则至少“永泰城”名受到其影响显而易见。如此,则后来景泰县名,当亦与“泰尾山”有一定关系。

据说,城内外一共有14座庙宇,知其名者有土地庙、娘娘庙等。土地庙在城西门;娘娘庙在东门外王家园子。

笔者族侄高加民,亦热心留意地方典故者,画来了他所知的红水城内外简易建置图,附于下,俾关注者参考:

【高加民所绘红水城堡简图】

城之西,为“大校场”。应即守备士卒训练校验场所;东城门对面、原红水中学校址处,称为“小校场”。据说,“大校场”为马军训练校验场所;小校场为步军训练校验场所。

《创修红水县志》所载红水城周边泰尾山、护家山、长寿山、白沙岘山、石庙儿山等山川庙宇资料,抄自《采访录》。

红水城内居民

笔者陋知,老红水(即原来的红水乡),有如下自然村:东有白墩子村(曾单独为乡,后并入红水);东南有骆驼水村,西有摆坝川村(后改名松林村,上世纪50年代曾将城内居民迁移至摆坝川,如于家)、昌林(名字源自附近的昌林山,也叫牦牛圈,辖井子沟、松山、牦牛圈自然村点)、大河村(辖王庄、窑洞沟、万崖子、东升障、大河、蒿子坪、大水窟坨等自然村点)、三道沟村、红岘村、高家墩(辖石碣子、兴水、高家墩、龙口自然村点,后大水窟坨并入)、红墩子村(辖魏家上滩、张家坡坡、石圈子等自然村点)。

各村点的居民,原来大多居住在红水城,如张、方、于、刘、王等红水望族,询诸来历者,传说早先多为明初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建城后,多从兰州等地戍边而成为属地居民,如前揭“衙门张家”从兰州张家河湾迁来;方家,也从兰州迁来;刘家,也从兰州迁来。我判断,多是军户或低级军官,因戍守红水,属于从兰州府拨来的兵士,后家焉。反倒是我高家,来红水较晚,且从来没进过红水城。这是另一种居民来历。

红水老辈子人中有这样的传说:先有苟家人,后有红水城。红水苟姓人,以前居住在大沙河和红墩子的石圈子自然村,人口不是很多,据说与寺滩乡、条山村、喜泉乡的苟姓人为本家。如此传说为真,则红水城堡修建前,不止红水城址处、其他泉水露头处,也可能有居民。遗憾地是已难以考证。

前揭说到,城西北角原有“薛家寨”。薛家人在老红水居住时间较长,势力颇大,我祖上购置的位于白嘴屲下的杏树园子,原来就是薛家的树园,石墙残垣仍存,杏树粗壮合抱。据说薛家犯了“红煞”,牲畜、家人不断死亡,后将家产等变卖,搬离了红水,还是被回军杀灭,不知所踪。

传说还有姓夏一族人,也在红水城附近生活很久。

因红水地界,属于荒漠地带,适宜牧业,各山前有露头的些些泉水,用来种植蔬果,农业主要种植旱田,所谓广种薄收,但畜牧业较为普遍。1949年前数家较为发达的家族,均是经营畜牧业者,需要在远离红水城的牧业点放牧,久之,这些牧业点就变成了自然村,较为典型的,就是三道沟村和红岘村。三道沟村,以方姓人为主,原来是城内居民,因经营畜牧业,逐步迁到了三道沟,使之成为一个自然村;红岘村的主题居民为王姓望族,原来也居住在城内,同样原因,形成了红岘村。

另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政府的一次行政举动,也将城内居民的相当部分分迁到各村,以减轻经济压力。如于家、衙门张家,迁到了摆坝川和昌林(衙门张家部分后又回迁);方家,多迁到三道沟;曾家,迁到了“窑洞沟”……当然,迁徙地也与原来各家原在彼处有土地、有牧业经营点有一定关系。

(新近提供相关信息者高加民、高永贞、张安邦、高启旺、高启仁等,谨致谢忱!原文所引文献资料,均有注释,因设置问题,自动删除了。)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