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梅兰芳热度走红的李玉刚,终于翻脸现出了原形

巧荷评娱乐 2023-10-20 07:53:06

提起李玉刚,绝对绕不开《新贵妃醉酒》。

在京剧等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时候,李玉刚靠着美妙绝伦的京剧唱腔转换,成为炙手可热的歌唱家。

但是走红之后的李玉刚,不知天高地厚。

他口出狂言,得罪梅兰芳儿子梅葆玖,甚至让整个“梨园界”大惊失色。

两方粉丝掀起一轮又一轮骂战,梅葆玖含怒去世,李玉刚也和“京剧”划清了界限。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新的梅兰芳“代言人”与正宗梅派传人,不死不休?

1、李玉刚的走红,离不开三个条件

第一:天赋异禀

在李玉刚的记忆里,作为农村人的父母和周围格格不入。

身为农民的父亲,有一个刻骨铭心的“文人梦”。

朴素的母亲,一张嘴就是绝对音准的东北小调。

两个“扫地僧”一样的父母,让李玉刚很小就有一个艺术梦。

但是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读书成了让人头疼的大难题。

李玉刚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拼命学习,如愿考上了吉林省艺术学院。

高昂的学费,让这个农民家庭犯了难。

李玉刚不忍心压弯父母的脊梁,忍痛放弃求学路,为自己的梦想换了一个赛道。

第二:永不放弃

李玉刚揣着家里仅有的两百块钱,离开家门,踏上了一条艰辛十倍的路。

18岁的小伙子,第一次出远门,就遇到了“跪人”。

一个坑得他想要下跪的人。

李玉刚知道自己没本事,就找了一家中介,结果三言两语,被忽悠着交了报名费,直接花光了所有积蓄。

吃了大亏的李玉刚,再也不敢做什么一夜发财的美梦。

端盘子,扫厕所,卖磁带,只要能吃上饭,他什么都干。

贫穷的生活,没能压碎他的艺术梦想,为了更进一步,李玉刚流窜在各种歌厅端茶倒水。

他痴迷地盯着台上的人,盼望着自己也能站上去。

在歌舞厅待久了,李玉刚也有了琢磨。

他和三个同乡一合计,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无数个歌舞厅辗转,日子逐渐好过了些。

但是只学了个皮毛的李玉刚既不知道,也没门道办什么演出许可证,直接被一窝端了。

李玉刚万念俱灰,纵身一跃,跳进了冰冷的辽河中。

岸边的丐帮弟子们吓了一跳,不敢见死不救,合力把李玉刚拽了上来。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经过这么一遭,李玉刚也想通了,大不了重头再来。

第三:包装成功

20年前的华语乐坛,可以说是神仙打架。

周杰伦、陈奕迅、王菲、张惠妹、王心凌、张韶涵、Twins、SHE……大神级的歌手轮番登场。

民间艺术家们也不甘寂寞,《星光大道》成就了凤凰传奇等许多歌舞厅出身的歌手。

经过数十年打拼,28岁的李玉刚,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时机”。

在《星光大道》舞台上,李玉刚惊艳亮相,长相秀气的他用女高音征服了所有人。

当时的社会,还处在与世界接轨的万花筒中。

“汉服”“国风”这些传统元素,被大众抛之脑后。

李玉刚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市场空缺,借着“京剧”的东风,强势填补了这一空白。

2010年,《新贵妃醉酒》问世,古典与时尚完美结合,李玉刚成了名副其实的“古风”鼻祖。

2、李玉刚与“梅派”京剧的前世今生

李玉刚的独特唱腔,再次把国粹“京剧”推广开来。

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公开表达了对李玉刚的欣赏,他认为这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是好事。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名声大噪,粉丝认为李玉刚可以比肩大师梅兰芳。

直接打出了“古有梅兰芳,今有李玉刚”的横幅。

李玉刚在赞美声中飘飘然,这让守“正”的“梅派”愤恨不已。

梅葆玖直白地说,李玉刚唱的是“歌”,不是“戏”。

李玉刚拉低了京剧的门槛,让国粹变得毫无艺术可言。

两边的粉丝掀起了骂战,打得不可开交。

这种水火不容的局面被央视春晚导演打破了。

导演欣赏李玉刚,又崇拜梅派梅葆玖,大力邀请两位艺术家同台,弘扬“京剧”。

为了“京剧”的发展,梅葆玖和李玉刚都接受了邀请。

这一举动,暗含“握手言和”的意思,但是李玉刚一开口,又搞砸了。

“大家好,我代表梅派艺术……”

梅葆玖一听,直接拂袖而去。

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即使是创始人梅兰芳再世,也不敢大言不惭的说这句话。

你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模仿者,妄想超越先人,谁给你的胆量。

这句话掀起轩然大波,李玉刚直接被骂上了热搜。

一个男扮女装搞反串的,就因为打着“梅兰芳”的旗号,就觉得自己可以取而代之了。

京剧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需要数十年的童子功,不是披个外皮哗众取宠就能代表的。

观众是因为被“京剧”的魅力折服才喜欢李玉刚,不是因为喜欢李玉刚才喜欢“京剧”的。

而“梅兰芳”这位对“京剧”做出重大贡献,在战争年代保留戏剧人风骨的大师,不该成为后人博眼球的工具。

多年以后,李玉刚重新站上舞台,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年少轻狂”。

“我有什么资格,能够代表梅派呢?”

可惜,梅葆玖早已去世,没能等来这声道歉。

3、争议不断的李玉刚

李玉刚的职业道路,跟传统文化扯不开关系,但是他的行事作风会给人一种蹭热度的嫌疑。

2016年4月1日,在香港巨星张国荣的去世周年,喜欢张国荣的当忌日过,不喜欢的当普通愚人节过。

但是李玉刚呢,直接发表出格言论。

“我不会做下一个“张国荣””。

这让伤心的荣迷跳脚了,这人故意的吧,会不会说话。

这种行事风格的确很不真诚,让李玉刚陷入极大的争议中。

4、李玉刚唱的,不是“京剧”

如果年轻人听了李玉刚的歌,就笃定地说,这就是“京剧”,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与正统京剧的争论逐渐平息后,李玉刚开始变得谦卑起来。

他不再以“梅兰芳”夸口,反而多次低调地说,他唱的是“歌”,不是“戏”。

有粉丝表示,李玉刚把京剧转变成歌曲,让大众接受了,就是京剧的传承,要不然哪还有人看京剧。

这种言论让人不适。

但是在传统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能欣赏这种艺术的人越来越少真正知道这种艺术的人越来越少。

先传播再继承,才能让京剧薪火相传,不至于断绝。

为了传播地方戏曲文化,李玉刚还探究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做了导演。

小结

京剧的辉煌恍如昨日,但到了今天,能一口气看完两个小时京剧演出的人太少了。

戏台下只有一位观众

把“京剧”艺术当作精神食粮的,只有奶奶辈的人。

传统文化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我们似乎只有在某位姓“韩”的邻居耍小聪明的时候,才想起来,他拿的,不是我们的国粹吗?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