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君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2018年,我的一位好友、先有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后又长期从事核电工作的谭建生先生,向我寄赠了他与同事殷雄先生联袂出版的《能源资本论》。通读这部在我看来既属于能源学又涉及经济学的“宏篇巨制”后,我非常有幸与殷雄先生也成了交流甚欢的学术益友。通阅该书并持续沟通,殷雄先生“博学多才的开阔视野、通识中外的包容心境和长于思考的智者风范”,令我印象深刻,受益良多,因而产生了为《能源资本论》写个书评兼心得的冲动。所幸,这篇仓促而就并且很显单薄的书评,竟也发表了,并且还得到了两位作者朋友的一致认同,这让我很受鼓舞。
近来,殷雄先生将呕心沥血二十余年创作的《大国之治》书稿寄给我,请我阅评。阅后掩卷,我长思不已,深感这部兼有“文明学”“文化学”双重特点的学术著述,虽然不能说具有填补空白之功,却也不乏独具建树之作。先睹为快之余,我不由得再一次为作者的治学勤奋和思想深遂而点赞。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彼此影响,同时也互有所长,各具特色的统一体。源远流长而又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拥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尽管在春秋以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大地演绎了无数次从分裂到统一、从统一到分裂、再从分裂到统一的情景,但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其中的复杂原委与深刻道理,值得认真探讨和研究。
在中华民族合久而分、分久又合的历史经纬中,我们的先辈形成并积淀了许许多多治国理政的丰富思想与宝贵实践。作者认为,正是这些传统的思想与实践,形成、传承、充实并革新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也正是这种独特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国运昌盛的遗传“基因”。我以为,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一个全新的判断。作者在书中所引述的史料,绝大多数并不生僻,但他能从一般人司空见惯而有所未见的这些史料中,发掘出新颖而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并从“法统”与“道统”彼此相关的互动角度,看待封建社会改朝换代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国运长久而庚续不已的辨证关系,进一步彰显出作者的视野广度、知识厚度和思想深度!
中国历来有事功与学术的区别,两者虽然有其相互关联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独立的一面。当年王安石进行改革时,司马光与其观点不同,因此自行隐退而著《资治通鉴》。这部流传后世的光辉著作,历时19载完成,“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本质上讲,事功与学术并无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本书作者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间,从事技术、业务和管理工作,而不是纯粹以学术研究为志业。他的最大特点,据我所知,是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将实践与思考相统一,将历史与现实相关联。工作之余,他在政治、历史、经济乃至古典文学诸领域,均不乏研究和思考。作者出版过好几本诗词集,便是最好的例证。他的博学和思想,常常在这种“诗外功”中得以闪现。正是这些有形与无形合而为一的思想成果,使我们看到一个对职业生涯和精神生活坚定向往并不懈追求的人,看到一个既是学者更是行者、某种意义上也是智者的人。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社会,我们党,历来尊崇理论联系实际,历来赞誉知行合一。在我看来,作者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励志永恒的学者型管理人才,或者用目前流行的说法,是一位学者型领导干部。
关于本书的行文特点和阅读感受,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由于作者引述的历史资料大多并不生僻,并且特别注重通俗性和可读性,因此任何人阅读起来,都不会有生涩难啃之感。这部著作,反映了作者既能走进历史又能走出历史的写作技艺。作者既善于旁征博引,援经据典,又善于古今贯通,情理交融,许多看似十分复杂的哲学思考,往往反映在深入浅出的叙事之中。读者阅读本书,既会有历览世事沧桑的厚重感,又会有寓教于乐的愉悦感。
当然,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这部著述的许多思想创新:代际衰竭定律,是一个社会学定律;企业经营五项“黄金定律”,是一组管理学定律;资源配置的稀缺性法则,是一个经济学定律;政府机构运作的“碎片化”效应和单位管理水平的“天花板”效应,都属于管理学范畴。更有意义的是,作者还根据《红楼梦》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文学故事,概括提炼出“王熙凤管理八法”,表现出见人之未见的敏锐思维和独特视角。
中国传统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特别强调“尚俭”意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从古到今,耳熟能详。而作者的不凡之处,就在于将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道理,上升为一般的理论,归纳出“定律”式的结论。这不就是当今时代我们这些学者所要做的事情吗?这不就是学术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实际功效所在吗?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迅猛增加,也由于环境改变,还有其他许多已知的和不可知的因素,全人类都在思考食品和资源问题。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社会,也要认真对待粮食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之类的问题。党和政府一直在呼吁节约粮食,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倡导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联系当今时代,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作者在本书中阐述的思想观点和学术见解,显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作者在本书中所表现的大开大合的思维格局,意在放眼整个世界文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所有优秀文明成果,而不仅限于中国的自身文化和中华文明。这也正是文化创新、文明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中国走近国际舞台中央,这是世界大势,也是历史必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华文化的持久渗透力和国际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发展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走向世界而世界也走进中国的良性互动关系。
诚然,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并不是简单的模仿与重复,而是为了开拓视野,明辨是非,把握未来;是为了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大变局中增强定力,把握方向,创新发展。今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自然而然地会受昨天的经验乃至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这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影响。明天的中国,如何思考和行动,则完全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这就是战略定力和时代智慧。为了做好这种选择,从而较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从中国传统的治国理政文化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有鉴于治道”。任凭国际风云变幻,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这种战略定力和时代智慧,源泉之一便是无比丰富而又具有创新特质的中国文化。
最后,我想特别指出,本书“穿越”时空,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通过史论结合以论为主方式,分析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所涉及的3个领域、18个专题和54个具体问题,表现出作者特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魏文帝曹丕在其《典论》中曾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朝诗人宋之问也说过:“自古皆死,不朽者文。”本书作者从文化这个道统的角度阐释治国理政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自有其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此外,我还想说,作为一家之言,书中某些观点和见解,也可进一步商榷与探讨。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会对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各自不同的感悟和见解。
吸取思想营养,得到精神享受,增强文化自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基因”,推动中华民族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大环境中铸就鼎立千秋的大国格局,当是我们共有的意愿和永久的追求。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