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峰回忆:独支队前梯队以入朝志愿军为榜样,胜利完成进藏任务

航语的过去 2024-10-07 04:52:41

白云峰,1951年4月至1952年2月任中共西藏工委委员、宣传部长;1951年8月西北西藏工委前梯队政委。

1951年8月22日,西北进藏部队在青海省香日德举行西藏进军誓师大会。当天独立支队前梯队在白云峰的领导下立即整队出发。11月27日进抵拉萨东郊,12月1日举行了独支入城式,同十八军胜利会师拉萨。至此,从8月1日由兰州出发,12月1日入城拉萨,历时122天,行程3610华里,完成了西北一路进军西藏的任务。

1952年2月至1957年8月,白云峰任中共西藏工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西藏工委青委书记、共青团西藏工委书记。

1951年3月下旬,接到渭南地委通知,调我进军西藏。4月1日,省委组织部介绍我到西北局报到。之后我留在西藏工委西安办事处一个月,列席了第二次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扩大会议,同时帮助办事处进行接转调集干部的工作。

5月4号我飞抵兰州,住兰州西北第一新村,帮助干部组工作。西北局决定以西北军区联络部为基础组建西北西藏工委,实际工委的干部多数是中央从北京、上海、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北军区、西北党校、中央团校、西北团校、西北军政委员会等由财贸、交通、公安、司法、民委、铁路等单位以及西北新华社总分社、群众日报社、甘肃日报社调来的干部,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社、群众日报社、甘肃日报社调来的干部,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兰州畜牧兽医学院、中国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民院、兰州中学、兰州女中、兰州女师招来的学生,共约100个单位,670人,其中党员200人,团员300人,组成西北进藏干部队伍。

在兰州期间,我除去协助罗曼中、杜舒安同志搞干部工作外,还广泛地接触了各方面的进藏工作人员和各方面的筹备工作,耳闻目睹到有关西藏的情况和进军西藏的种种,感到非常新鲜和亲切。人们以有幸参加解放西藏,巩固祖国西南边疆的神圣任务,补上长征这一课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因而决心学习当年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革命精神,以入朝志愿军为榜样,吃大苦、大劳完成入藏任务。这时各项筹备工作都在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有的同志在严肃认真地处理调干工作,有的同志在忙碌地奔赴北京、天津、上海采购进藏装备,有的同志前往甘青宁购买牲畜,有的同志风尘仆仆于甘青运送物资,文工队员赶着排练节目,青年男女清早练爬山,下午练骑马。所有进藏人员都在认真地学习《今日西藏》《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了学好"十七条协议",于6月17日,我主持了工委召开的工委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专门作了动员布置和检查。这一切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以解放西藏人民为己任的精神,视任务重于生命的品德,十分感人和鼓舞人心。

1951年6月7日,西北局组织部通知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组建中共西藏工委的决定:一、由范明、慕生忠、牙含章、白云峰等同志组成西藏工作委员会,并由范明同志任书记,慕生忠同志任组织部长兼民运部长,罗曼中同志任组织部副部长,白云峰同志任宣传部长兼青委书记,梁枫同志任青委副书记,牙含章同志任统战部长兼秘书长,王直同志任副秘书长,慕生忠同志兼妇委书记,李静同志任妇委副书记;二、西藏一些工作机构之干部配备,财委主任范明(兼),副主任刘肇功、黎之淦,公安工作由杜舒安负责,司法工作由兰作馨负责,文教工作由李林初负责,联络处长范明(兼),副处长余恺,交际处长任启明。通知明确了党委的组织机构和各项领导干部的职务,从而加强了对于进藏筹备工作的集体领导。

6月30日在西北大厦礼堂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兰州的工委机关全体人员参加。工委责成我主持了大会,工委书记范明同志作了报告,他结合进藏的实际,详尽地讲解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必须严格做到,并在进军西藏的艰苦斗争中接受严峻的考验。6月30日工委青委发出了对于青年工作的指示:对于团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以及团的生活、工作制度都作详细规定。

1951年1月8日对于工委的编制提出了草案,6月12日工委会议讨论宣布了处科级干部配备方案,7月7日通知了排级干部配备,分配到各个工作部门,定职定位各得其所。

约在七一左右,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在西北大厦举行了欢送宴会,张德生书记致了热情洋溢的欢送词,殷切希望我们的事业成功。西北军区副政委甘泗淇和李贞同志以及几位部长亲自来工委驻地送行并合影留念,备受当地党政军首长的关怀和鼓励。

6月15日工委决定在西宁组建入藏工作筹备委员会,负责领导青海所有筹备入藏工作,由余恺、刘肇功、黎之淦等9位同志组成。七一过后我从兰州到西宁,罗曼中、杜舒安同志先期到达,工委给我们的任务是检查督促筹备工作。为了加强进藏筹备工作,7月20日我们在西宁剧院召开了驻西宁的全体人员会议,由我作了《关于整顿组织纪律和干部作风》的动员报告。

7月底,我同付生同志等一行从西宁出发前往香日德,虽然乘坐着十轮大卡车,但因路况不佳,有的还是便道通车,全程没有桥梁涵洞,又值雨季,泥泞不堪。特别是橡皮山的翻浆路和都兰县境内的那段沙丘路,不时还得人推汽车,全程仅978华里路就走了6天,我记得八一是在青海湖岸过的。

早在7月26日,工委就宣布了行军序列及干部配备,总指挥部指挥员兼政委范明,副指挥员慕生忠,副政委牙含章,参谋长罗曼中,副参谋长卫志毅;政治处主任杜舒安,副主任兰作馨;秘书处主任王直;供给处主任刘肇功,副主任范子英;工作队长李林初。前进指挥部指挥员黎之淦,政委白云峰,参谋长付生,副参谋长吴葆琨;政治处主任白云峰(兼),副主任路福和;供给处主任肖生。但在实际行军中好几位同志的职务和工作都有变动。

我们前进指挥部配有电台一部,与总指挥部直接联系,机要科长李逵,副科长靳志远。

早前从新华社西北总分社调来了都平、边绥、吕焕祥,从群众日报社调来了霍春录、金鉴,从甘肃日报社调来了袁一凡后,工委于7月份即决定在行军中要办《草原新闻》小报。《草原新闻》前梯队版负责人是金鉴,包括编辑、记者、收抄记录新闻、刻印和炊事员共14人。这些同志白天行军晚上工作,辛辛苦苦地干,在行军路上共出了50多期,《草原新闻》不仅刊登了新闻电讯,还刊军路上共出了50多期,《草原新闻》不仅刊登了新闻电讯,还刊登反映部队的艰苦生活以及沿途的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文章,起到了鼓舞斗志和活跃生活的作用。

前梯队配属牛大队和骆驼大队。

牛大队大队长张兆祥,政委刘旭初,副大队长白铭章,副政委曹明山。下设三个中队各配有队长和指导员,每个中队下设三个小队。1951年5月张兆祥、曹明山就在青海省晏县开始组建牛大队,用的牛是号称"草原之舟"的犏牛。7月下旬黎之淦同志在香日德检查了牛大队的工作后,正式任命了中队以上干部。这个大队共有130名干部,300多名饲养员。300余匹骡马,5000余头驮牛。长短枪100多支。在30名小队长中多数是青海和甘肃藏区的藏族青年,他们熟悉草原生活,通晓藏族语言,成为牛大队的骨干力量。牛大队的驮运任务是60万斤物资,主要是面粉、豌豆、糍粑和少数其他物资。此外还有一支直属分队有300头备服牛随行,牛大队设党支部,支部书记刘旭初,团支部书记师嵌,约有20多个团员。

骆驼大队大队长高慎之,政委薛志诚,副政委雷寒柏。下设三个中队,共有骆驼1650峰,系从阿拉善、张掖、高台、民勤购来。1951年元月开始收购,5月间向青海集中,6月到湟源县成立大队,实际接受驮运任务的骆驼1400峰。原拟每峰驮载300斤,共计42万斤。但实际驮载面粉、饲料、茶叶"银元"以及自身食品、饲料、盐、帐篷等共计60余万斤。这个大队共有干部58人,饲养员220人。党支部有党员12人,支部书记薛志诚;共青团支部有团员13人,团支书张家林。

集中至香日德后,便进入了紧张的行前准备工作,黎之淦等领导干部到各队检查人员和运畜的各项装备,给全体干部和饲养员普遍做了体格检查,并进行了行军预习和备战的军事演习。8月中旬召开了全梯队干部会议,我在会上作了政治动员报告以鼓舞士气。

为了充分保证部队的物资供应,通过统战关系王什代海雇用了1000多头牦牛,在黄河源组成了雇牛队,高廷选同志任队长,过通天河后雇牛队归了牛大队建制。还雇用了车虎臣的骆驼100多峰,一直到拉萨卸下物资后才返回内地。

为了确保部队行军的安全,防止从新疆流窜到青藏高原的乌斯满和胡塞因匪徒的袭击,请求西北军区调派一骑兵团护送到通天河以后返防青海。

8月18日宣布了西北西藏工委对外以十八军独立支队名义入藏。8月20日独支政治处发出《关于进军西藏途中开展立功运动的指示》,号召发扬吃苦耐劳的革命传统和高度互助友爱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自觉遵守革命纪律,发起革命竞赛,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普遍开展立功运动。我们前梯队接到指示后,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由指挥部领导干部和吸收各大队领导干部组成了评功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8月21日独支司令部发布了《关于进藏的行军计划》和《行军勤务》两份文件,对于行军秩序、作战准备、军事纪律等等作了周密的布置和严格要求,务求常备不懈。

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强调党团支部的任务就是保证行军任务的完成,特别强调民族政策上搞好汉藏关系,统战政策上搞沿途各个头人的工作,宗教政策上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群众工作上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群众利益。同时对内工作上要爱护干战,爱护物资,爱护马匹牲口。在群众纪律方面,在湟源期间骆驼碰倒了群众的院墙即时作了赔偿,路途火烧了群众的草场即时作了处理。部队内部的纪律也非常严格,路福和不服从领导立即撤了他的政治处副主任的职务,两个同志不爱护武器丢了子弹也给了纪律处分。由于军纪严明,此后在行军中大家很少有违纪的。

关于进军路线,工委研究组作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写出了书面材料,并派人进行了实地踏勘至黄河源。从青藏高原进藏有南中北三条路线,因为一要防哈萨克流匪的偷袭,二要途中有丰富的水草,工委决定从中路入藏。草原行军的适宜季节也是有不同说法,一说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破头,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学狗爬。我们基本上是选择了七八九这个时间段,8月下旬由香日德出发。这是草原上的黄金季节,虽然会常有暴风雨雪袭击,但水草丰富,气候温和,最宜行军,也可能争取在大雪封山季节到来之前越过唐古拉山。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8月22日举行了进军誓师大会,我们前梯队立即整队出发,浩浩荡荡地向青藏高原进发。这时已是12点以后,仅仅行进40华里就宿营考里。因无行军经验,军容不整,且因路福和同志违纪,范明同志赶来处理,就地休整了两天后才继续前进。此后每天大约行程三四十华里,早起程早宿营,保证半天行军半天放牧,东方鱼肚白起床做饭,进餐拔帐篷,上驮行军,日色过午安营下寨,放牧牲口,拣拾牛粪,埋锅做饭,日落黄昏就寝。

一天军行诺木岗南山脚下,骆驼和牦牛吃了醉马草,骆驼全部中毒倒卧遍地,行走不得,只好命令休息一天抢救驼牛,骆驼灌醋后得以解毒没有死亡,牦牛死了几头。因此,我得以找到时间就地趴着写了《必须接受经验教训做好行军工作》一文,总结了13天以来的行军经验,特别强调要爱护牲口,爱护物资,爱护干部,加强纪律性,要求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严格做到每天早起程早宿营,并提出"牲口就是我们的命"的口号。这篇文章刊登在《草原新闻》上,并受到总部的推荐,号召全军学习。

9月8日冒雨进抵黄河源,河水清澈见底,河槽平坦,策马涉水而过。黄河源地势开阔平坦,水草丰美,但已进入沮洳沼泽地带,人畜稍一不慎就会陷入泥沼招致灭顶,驼队副政委雷寒柏同志就是身陷泥沼爬滚出来的。在这巴颜喀拉山的北麓黄河源头,原班辕属下曲麻莱县县长米福堂,率领头人远从数百里外前来设帐欢迎,并予部队以多方支援。在此举行军民联欢大会,进行了统战工作和演出、宣传、医疗等多方活动。全支队休整了4天,总结了前段行军工作。9月10日召开了奖惩大会奖功罚过,从而加强部队的纪律性。同时精简了笨重的木质伙食箱,换上了轻柔的牛皮粮食袋,将部分加胶帐篷换成棉布单层帐篷,减下来的装备、牲畜、病员留在此地,设了留守处和牧场。为了改变牛群压着骡马不能加速行进和大批牛群踩踏后骡马吃不上鲜草的情况,前后梯队作了调换,我们走在总部的后面。这次休整中范明同志草拟了《入藏守则》,规定了民族、宗教、外事、群众工作等方面必须严格遵守的方针、政策和纪律。同时他还写了《入藏进行曲》的歌词,并由刘裕坤同志谱了曲,全军很快都学会了唱歌,大大鼓舞了士气。

9月13日从黄河源出发,14日即进入白鹅湖泥沼水盆地带,天天在艰难地跋涉着。八九月份的草原气候真是气象万千,时而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时而乌云压顶风雨交加,时而雷鸣电闪冰雹肆虐。从香日德出发约4天的一个下午,宿营地还是红日当顶,远山却是大雨倾盆,顷刻之间山洪滚滚而来,冲击到我们帐篷内外,大有灭顶之势。还有一次我们刚选好营地放出骡马,忽然乌云压顶雷声隆隆大雨如注,一时寒气逼人、冰沁入骨,不说人冻得哆嗦,就连粗壮的马匹也停住了吃草,自动围成一团,屁股对着屁股,好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还有一个晚上行李驮子掉队,没有帐篷可用,我们就露营在一个无名山谷,睡时月明星闪,铺地盖天进入梦乡,夜半天降大雪,神不知鬼不晓,东方发白要起床时,才发觉自己被深深地埋入雪中。

9月22日部队进抵通天河岸,时值雨季河水暴涨,挡住了我们的行程,据当地牧民说其流量之大为数十年未有,过河无桥,摆渡无船,涉水不可想象,静候雨季过后则会坐吃粮空陷于绝境。面对这种形势,卫志毅同志他们是自制皮筏摆渡过去的,可是要运送千军万马过河就非同小可。大批牛群驱赶了三天,由于水深流急牦牛冲不到中流就被大浪打了回来,辛烈等同志就是在赶牛中落水牺牲的,一次一次以失败告终。牦牛过不去,骆驼这个庞然大物更是不敢下水。无奈只好以牛皮筏子摆渡人员物资,每筏牵引几头骡马泅水而过,到了27日经过逆流而上在上游50公里处才找到一处河面宽阔、水流较浅的地方,并经过几个日夜奋战挖渠分流后降低了主流的流量,全部牦牛骆驼才得以涉水而过,到10月4日全部胜利渡完。下游有10个牛皮筏子,20多名水手日日夜夜摆渡,于9月29日摆渡完毕。为了歌颂这些壮烈的行为,《草原新闻》上发表了《通天河上的日日夜夜》一文,反映了全军干战与通天河搏斗的英雄行为,鼓舞了全军的斗志。

9月26日以范明同志的名义向十八军首长和西北军区、西北局正式上报了《西北入藏进行曲》,并在部队中展开了学唱,以张浩然之情。9月30日以十八军独立支队全体指战员的名义致电毛主席,表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坚决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入藏任务的决心。9月30日我们以胜利的喜悦,在通天河南岸大草坪上举行了国庆两周年纪念大会,范明同志作了题为《用胜利完成入藏任务的实际行动庆祝我们伟大祖国开国两周年国庆》的报告。10月4日党委召开了科级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了前段行军工作,部署了抢过唐古拉山的任务,指出了前程中的不利条件和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提出在军事上的要求和在政治上政策纪律重于生命,在宣传上强调宗教信仰自由,对达赖班禅一视同仁,坚定地相信我们一定会在西藏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

经过整顿,留下一批乏畜,成立通天河畜牧场,任命非党农业技术干部刘斌有为场长,米福堂的儿子旺堆为副场长。由于通天河将部队整整阻滞了半月之久,深恐人粮马料不足,于是减发了人的口粮和牲畜饲料,全体干战增吃了肉食和部分饲料。10月5日前后梯队同时出发,向着唐古拉山奋进。

10月19日范明同志起草总部发出题为《奋勇前进,抢过唐古拉山》的动员令,我们接到动员令后立即组织全体干战学习讨论,加强了对于行军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要求各队做到每天早出发早宿营,人员休息好牲口吃饱草,绝对保证每天行军里程的完成。

为此,对干战特别强调爱护马匹,要求真正做到"上山不骑马,下山马不骑,平地骑一半,永远有马骑",并且梯队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执行,全体干部没有一个骑垮马的。10月24日下午我们赶到唐古拉山口前宿营,是夜下了一场小雪,气温降到零下40℃,第二天起来时帐篷钉子和帆布水桶结结实实地冻在地上,怎么拔也拔不起来,骡马缰绳冻成了冰棒,捉不到手里,干部何铸国和一位警卫战士冻坏了脚趾,到拉萨后被截掉。后来拔了帐篷上好驮子整好队伍,迈着艰难的步伐徐徐而行,慢慢地爬着,中午过后终于将海拔5220米的唐古拉山口抛到了战士们的身后,闯过了进藏途中的一大难关,踏进了西藏境内,进军的胜利展现在眼前。

进藏途中由于地势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人员的体质越来越差,因高山缺氧,以致有些体弱的同志死于高山病。藏文翻译兼新华社记者牛世钧和饲养员丁志荣、刘世祥就死于唐古拉山上。青藏高原毕竟是不毛之地,由于沿途缺草,牲口常是吃不饱肚子,部队前锋过后草皮就被啃得精光,驮架窝的骡子连木杆都啃着吃,有的骡马死后剥开肚皮尽是沙子,无怪许多牲口过不了唐古拉山而倒毙了。

11月3日部队进抵藏北重镇黑河,黑河总督和藏军以及藏族群众1000多人列队欢迎,部队高举国旗和军旗,以整齐的步伐穿过市区,营地驻扎在东郊的大草坪上,围成一座帐篷城。在这里前后梯队合并,我回到独支政治处工作,牛大队完成了运输任务宣告解散,筹建了牧场,任命张兆祥同志为场长,同时留下一些人员和物资设立了黑河办事处。部队在此进行10天休整,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了《入藏守则》和《团结守则》,积极准备进驻拉萨和同十八军会师的工作。《团结守则》是11月11日司令部颁发的,要求全军将士向十八军同志学习,搞好同十八军的团结。

11月13日部队离开黑河朝着目的地拉萨前进。11月18日宿营谷热仓哈木比,下午5时许发生地震,天摇地动,山石飞滚,指挥部紧急命令部队立即拔营脱离险区。11月27日进抵拉萨东郊,12月1日举行了独支入城式,同十八军胜利会师拉萨。至此,从8月1日由兰州出发,12月1日入城拉萨,历时122天,行程3610华里,胜利完成了西北一路进军西藏的任务。

此文刊于:《西藏革命回忆录》第三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