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官场,讲究的是“圈子文化”,若是进不得官场的“圈子”,想升官几乎是不可能的。李振清和他的部下董升堂、司元恺、李辰熙等,全部是被“圈子”边缘化了的人,别说升迁,自己头顶上的军长、师长、参谋长的小“官帽”,时刻都有被大风刮掉、卷跑的危险。然而,这一次,李振清却鬼使神差地要升官了,而且是大官,第12绥靖区的司令官兼河南省政府豫北办事处主任。这消息是确切中的确切,一定中的一定,而且,河南重镇郑州,也马上要交给他们驻守了。
李振清和他的第40军,确实是个大麻烦,1947年5月的时候,他竟然以一偏师,坚守安阳城17个昼夜,让刘伯承部损失8000余人后,环而走,一时出了风头。后来还一路追赶刘邓到大别山,如同一只令人讨厌的苍蝇,嗡嗡叫个不停,可又奈何他不得。
李振清是山东临清人,1901年生,字仙洲,又名李铁头。李振清是庞炳勋、马法五的得力部下,参加过抗战中的台儿庄、黄泛区、中条山、豫中诸役,晋升为第40军副军长兼第106师师长。内战刚刚爆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在邯郸战役中,随着军长马法五当了八路军的俘虏,而且,后背和右手均中弹负伤。八路军优待俘虏,为他医治之后,教训了一番,便把他释放了。李振清也不含糊,立即收拢残兵和被八路军释放回来的部队,连同老长官、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庞炳勋拨给他的两万多人,很快便重建起第40军来,并任军长。
而这个时候,原在第11战区赋闲的董升堂被老长官孙连仲介绍来当了第40军的参谋长,董升堂和李振清差不多,同样是一位经常打胜仗、恶仗而又经常被忽视的西北军旧部将领。这个人,好像还和共产党的什么高级将领有关系,要不然,遭受张克侠的攻击之后,他也不可能投靠孙连仲来。是的,他是红军第5军团军团长董振堂的大哥,一母同胞的亲大哥。不过,这个人的思想,和董振堂就大为不同了,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和张克侠在对待共产党的问题上结怨。
董升堂,字希仲,河北新河人,红军将领董振堂的大哥,1893年生,保定军校第八期肄业,陈诚的同学。此人命运坎坷,善战恶战,尤专于炮兵及军事教育。
董升堂是和二弟董振堂相继考入保定军校的,毕业后投孙岳部,与庞炳勋、李振清等人交好,得庞提携,升任孙岳部骑兵营长。国民三军随徐永昌投阎后,董升堂遂投庞,因在宠处不被重用,遂又投冯玉祥。董升堂在西北军任训练科长、参谋处长等职,得石敬亭、秦德纯赏识,与黄维刚、刘自珍等人交好。后经秦推荐,于中原大战后期,任第30军警卫团团长,不战而后退到晋南,手中有点资本。第29军改编期间,张自忠力主推荐董升堂任团长。董升堂感张自忠之恩,曾言:“一文公款用到公家,一分精神献给军中。”为张所信任。
长城抗战期间,董升堂任38师112旅214团团长,率部守石门,驰援喜峰口,大战潘家口,战后升任第114旅旅长。不久率一部设防于南苑,训练基层军官,与张克侠因训练意见相左,二人始交恶。全面抗战打响,董升堂血战南苑,率部掩护赵登禹、佟麟阁部撤退,坚持到最后,才率部突围,且兵力保存较好。
董升堂随第59军张自忠部,两度血战临沂,并转战于鄂北、豫南,任第33集团军干训团副团长兼警卫团团长,培训两千余名基层官兵,深得张自忠赏识。因在干训团内“清党”,而遭到张克侠等人之攻击。张自忠殉国之后,其在第33集团军地位岌岌可危,黄维刚继任军长后,始任第180师师长。然而此时,第59军早已蜕变,尤其是刘振三继任军长后,战斗力明显下降,军纪涣散,曾一度出现扰民现象。1945年3月,在老河口战役中,董升堂因不听参谋长张克侠调遣,消极避战而被撤职。
1946年,董参与第40军重建,任参谋长。1947年5月,于安阳一役,显示出其悍战之风,刘伯承部数万人马,血战17日,不克,并最终撤退。1947年10月,董升堂任整编第40师106旅旅长,所部在高山铺战役中被中野歼灭,董升堂被俘,后以棉被裹身,充当伤兵,逃回郑州。任副师长兼106旅旅长,坚守新乡。
李振清铁青着脸,头上的伤疤隐隐发着肉色的亮光,看着自己的亲信董升堂、李辰熙、司元恺,说道:“我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是孙元良司令官亲自告诉我的。由我出任第12绥靖区的司令官兼河南省豫北办事处主任。他还说,把郑州的城防及联勤仓库、郑州交警总队,通通交给我们第40军,10天之内让我们派兵过河去接防。还说这次提拔,是老长官孙震在蒋介石面前说了好话,等等。”
副军长李辰熙想都没有想,便说道:“管他呢,只要能升官,那就是好事,郑州的联勤兵站,我去过,那里要枪有枪,要炮弹有炮弹,更有数不清的小麦、面粉,我们还等什么?”
董升堂没有他那么乐观,或许他大半生就是在受打击中度过来的,凡事比别人多了一个心眼,随口问道:“仙洲兄,他孙元良的第16兵团,干什么去?”
李振清一愣,回答说:“他说另有任务,但具体什么任务,他没有明说,不过,他知道我们第40军一个军分开守新乡、安阳、郑州三个城市,兵力严重不足,说是撇下胡长青的第99军协助我们守城。”
董升堂的脸色有些缓和了,孙元良敢把第99军留在郑州,说明他的第16兵团不会远去,极有可能参加黄维第12兵团清剿刘伯承部的战役,那就说明,他们不会贸然离开中原的,郑州,对于第40军而言,或许就是一块意外得到的肥肉。
一群远离徐州“剿总”权力中心长期不知归属,被边缘化了的失意将军们,很快便做出了他们的决定,派出得力部队,过黄河到郑州接防。
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