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实证论文“研究局限”自我批评的七种写法刘小华
论文写作尤其是实证论文写作中,往往需要交代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做未来展望。但是,很多作者对“本文局限”写不到位,经常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名不副实,回避自批”,要么“过度批评,自我否定”。那么,如何才能既如实呈现本文不足又避免否定自己?这里围绕核心期刊论文,归纳总结出七种写法。
一、 承认“局限”并点明“价值”
承认“局限”并点明“价值”,就是一方面承认自己的论文存在一些不足,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论文有实际价值。而且在论述时,还得让“局限”和“价值”交错分布,以便让读者相信论文“瑕不掩瑜”。其中,承认“局限”,表明论文作者不回避自我批评;点明“价值”,则帮助作者避免陷入过度批评,从而确保“本文局限”表达得恰如其分。
比如,《规则嵌套与层级互动:平台慈善治理格局重构——基于系列焦点小组访谈的框架分析》(《公共管理学报》网络首发时间2024年9月10日),作者先说“该文初步探讨了……并带来了相关理论关怀和实践启示,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这是对论文“价值”和“局限”的概述。
之后,具体列举了两个局限,“一是相比开放式座谈,焦点小组更强调专业人士的参与,因此研究缺失了作为社会公众部分的观点呈现;二是受焦点小组访谈的小组数量限制,难以完全覆盖平台慈善链接的各类群体,研究中的非平台用户主要由专家学者替代”。紧接着,作者又说“虽然上述缺憾不一定会影响该文对平台慈善治理的整体判断,但还是留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间”。其中,前半句是对论文所用的焦点小组这一方法价值的肯定,后半句是对“本文局限”的再次强调。
二、 区分“局限”与“理由”
区分“局限”与“理由”,就是交代完自己论文的不足之处,一定要紧跟着提供“上述局限并非论文硬伤”的具体理由或解释。之所以很多论文写的“研究局限”像“论文硬伤”,一个原因就是未区分“局限”与“理由”,只写“局限”而不提供“理由”,或者将“局限”与“理由”混为一谈。这样的话,读者看完就会觉得:既然你知道自己的论文存在这些不足,为什么不自己纠正过来呢?而交代完“局限”并配上相关“理由”,才可能让读者相信:虽然存在“局限”,但这些“局限”并不需要在自己这篇论文里马上解决,从而提升读者对“本文局限”的容忍度,避免否定自己的论文。
比如,《失败反应对失败学习的影响——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软科学》2021年第11期)。作者先说“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编码分析,编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研究者个人的主观性,并且在编码的过程中可能会遗漏某些概念或范畴”。这是论文的不足之处。如果写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读者难免会质疑:既然扎根理论存在这些不足,为什么你还要用呢?这就需要交代“理由”,即“扎根理论是具有情景性的研究方法,仅能得到定性的结论,后续研究可以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建立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系统化理论”。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是因为不清楚扎根理论的方法局限,而盲目使用这个方法。而是因为,该方法具有“情境化”优势而选择使用它。换句话说,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研究方法,用其所长就必然要接受其局限的一面。
三、 侧重新生事物不完美的一面
侧重新生事物不完美的一面,就是围绕“新生事物”去写论文的不足之处。首先,这个“新生事物”是论文的研究对象,撰写“不足之处”绕不开它。其次,正因为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新生事物,且新生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时机,所以必然存在很多不足与局限。再次,正因为新生事物的发展需要时间和时机,所以它当下存在不足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时机还没到,条件还不成熟,不能苛责它,不能拿当下的不完美而否定论文本身。
比如,《<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采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外语界》2021年第5期)。作者首先承认“本研究样本有限,对教育创新影响因素的发掘存在局限性”,但后面又说“CSE发布时间不长,需要通过追踪研究获得充足的量化数据以验证、调整CSE采纳影响因素”。也就是,作者写这篇论文的时候,《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才发布不久,相关的数据/样本还很缺乏,还没法做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再如,《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一个多案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5期)。这篇论文研究的是“企业数字化创新路径”,发表于2022年。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则发布于202201月12日,从这个角度说,跟“数字经济”高度相关的“企业数字化创新路径”,在当时还属于新生事物,上述论文属于“探索性研究”。既然是“探索”,就必然存在起步阶段都会出现的不足之处,且这些不足都是允许存在的。
四、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理论”与“实践”总会存在一定的鸿沟,论文写作也不例外。一方面,好的研究既有理论性也有实践性;另一方面,论文本身更强调理论价值,而不苛求实践价值。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本文局限”可以围绕“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而展开。其中,正因为“好的研究既有理论性也有实践性”,所以拿这个标准去审视论文时,就很容易发现论文存在某一方面的偏颇。另外,正因为“论文本身更强调理论价值,而不苛求实践价值”,所以我们又很容易找到论文存在实践层面的不足。具体来说,“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有两类情形。
一是,论文得出的理论滞后于实践,需要根据不断发展的实践进行理论更新。如《何为引领青年?——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9期),提到“面对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引领青年的内涵可能会动态调整,但基本逻辑线索组成的模型框架不会出现大的变动。……。因此,“何为引领青年”的研究远不会终结,相反会随着经验材料的增多,随着引领青年实践的深入而变得更加丰富,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是,论文局限于探索性研究而缺少验证性研究。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论文得出的理论性结论,没有回到现实实践进行检验,如《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家安全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研究——以美国国土安全学科为参考》(《情报杂志》2022年第6期),“笔者在文中主张通过开设针对性课程、开展实习活动等措施以充分体现各素养,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另一种是,论文得出的理论观点还没做定量的信效度检验,如《民宿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理论逻辑: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南开经济评论》2022年第2期),“作为质性研究方法,基于多源访谈资料的扎根研究虽然有助于发现新的概念和理论,但在信效度等方面仍需完善,后续可进行定量实证研究以佐证和深化本研究结论”。
五、 强调“个别”与“普遍”的差距,并交代“普适性”的客观困难
“个别”与“普遍”的差距,说的是同层次的研究对象有很多,而论文只研究了其中一个或几个,而且没有研究其他几个,于是出现“普适性不足”的情况。除此之外,还需交代“普适性”的客观困难。“‘普适性’的客观困难”不是指困难是普遍存在的,而是指“追求普适性”是困难的,且这个困难是客观因素导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读大学“有用”还是“无用”——新时期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扎根理论研究》(《高等研究研究》2021年第10期),作者提到两个方面的“个别”与“普遍”的差距。
一是,论文以湖北省某农村社区的18位村民作为样本,既没有纳入其他省份的农民,也没有纳入本省其他社区的农民。后面又说,“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农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观念准则也存在差异”。这句话,既可以论文所存在的“普适性不足”,也可以理解为解释“普适性不足”的客观原因。
二是,论文只调查了农村学生家长对“读大学是否有用”的看法,而没有调查农村学生,即农村学生与家长的观念是否存在差别。不过,文中没有直接交代是什么导致这一“普适性不足”,但我们不难猜到实际原因。这篇论文原本就只是研究“新时期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而“农村学生”并不是农民,所以上述不足是客观因素导致的。
六、 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差距
“局部”与“整体”的差距,就是论文只关注了“局部”而没有研究“整体”中的其他部分。按照一般理解,不同方面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对象。但一篇论文受篇幅所限,一次只能研究一个问题,且这个研究问题往往只涵盖这个对象的一个方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而不能把对象的全部方面都集中到一篇论文里。在这种情况下,论文就会出现“只有局部,而缺整体”的研究局限。
这里的“局部与整体的差距”,可以是“概念系统的部分元素与全体元素”,也可以是“局部环节与全部过程”。前者如《民宿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理论逻辑: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南开经济评论》2022年第2期)。这篇论文“研究局限与展望”的第1条,写的是“由于民宿概念及分类的复杂性,本研究仅探讨了影响民宿创业成功的部分共性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后者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技能开发策略及动态演进规律——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3期),它在“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第2条中写道,“本研究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研究,他们还处于持续的职业发展进程中。即使最早的一代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出生)也才刚年满40岁,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维持阶段,所以目前还缺乏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全职业历程的样本研究”。
七、 提出与论文问题相关的拓展性问题
与论文问题相关的拓展性问题,说的是构成“本文局限”的,是与“本文”相关的那些研究问题。从内容聚焦度上看,这些研究问题要比“本文”问题更进一步,是对自己论文的研究问题的进一步细化和拓展。它们与“本文”问题共同构成一个问题系列,成为“本文”研究的未来空间。正因为这些问题构成一个系列,且前面的研究问题是后续研究的基础,所以就出现如下写作局面。首先,只有“本文”写完了,后面的那些拓展性问题才能被提出,才有写作的依托。其次,人们只能先研究前面的“本文”问题,而不能跳过“本文”问题,直接去写那些拓展性问题。再次,就研究深度而言,后续的拓展性问题肯定胜过前面的“本文”问题,所以“本文”必然因为拓展性问题的存在,而出现一定的研究局限。
这方面的论文实例有很多。比如,《基于扎根理论的家庭消费中夫妻品牌兼容性的概念维度及提升策略研究》(《管理学报》2021年第3期)。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夫妻品牌兼容性的概念维度”。我们都知道,“概念”属于“是什么”,明确概念是研究的首要环节,但研究又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的研究上,而要上升到“为什么”上。所以这篇论文的研究局限,就是“尚未考察可能影响夫妻品牌兼容性的相关因素及其对购买幸福感的作用机制”。
再如,《山地旅游的非功用性体验研究——基于云南玉龙雪山游记的扎根理论分析》(《人文地理》2021年第2期)。这篇论文“重点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的发展过程和实现方式进行了展现。然而对于更微观的问题,例如山地旅游目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品牌个性和情感形象是否会形成迥异的非功用性体验?旅游者知识结构、旅游经验及情绪易感性等状况在非功用性体验中如何发挥作用?本研究尚未做更多的讨论”。后面这些“更微观的问题”,就是对论文问题的拓展和细化,它们构成了这篇论文的研究局限。
八、 小结
以上就是实证论文“本文局限”适度自我批评的七种写法。适度自我批评的关键在于,一方面,我们得拿出自我批评的诚意,坦诚交代自己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就是承认研究无止境,认识到任何论文都只是对问题的阶段性回答。另一方面,不能把论文存在的硬伤当成自己的“研究局限”。也就是,一定得说清楚研究局限是客观因素导致的,这些局限无法在“本文”中得到彻底纠正,而不是自己“有错不改”。
(本文首次发表在科研写作研究所网站,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