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的中国农村,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对于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说,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把辛酸的血泪史。在鄂西北的一个偏远小村落,这里与外界的联系极为有限。距离县城 90 公里,距离市里 240 公里,那唯一的机耕道,仿佛是隔绝他们与外界的一道鸿沟。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这片土地,甚至连县城都未曾去过。
而农民们所遭受的盘剥更是让人痛心疾首。村干部仿佛成了这片土地上的“土皇帝”。每年腊月,农民杀猪本是为了过年,却要被收取高昂的猪税,30 块钱在那个粮食一毛多的年代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修房税更是无理至极,自家房子需要修缮,却也逃不过村干部的“搜刮”。更让人无奈的是卖粮领白条,村民们辛苦种出的粮食,多卖点想换点钱维持生计,却只能拿到一张张白条,兑现遥遥无期。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有粮也卖不出去。仅有的土路几天也见不到一辆拖拉机,镇上也没有收购粮食的地方,农民们只能守着粮食却无法改变贫困的现状。外出务工在 95 年之前也只是少数人的选择,没有外出的家庭,一年到头几乎没有现金收入,连油条、米糕这样如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在当时都是一种奢望。
义务工也是农民们沉重的负担,自带干粮到十几里外修茶梯,一去就是十几天。甚至有人受伤住院也无人问津。
9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较为落后,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农民们春种秋收,收获的粮食一部分交公粮,一部分作为口粮,如果还有剩余,就会储存或出售。
在那个年代,农村的销售方式非常单一。农民们将粮食等农产品送往粮库或粮站,或者在早市、菜市场出售自己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禽畜肉蛋。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90年代农村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一些大型食品企业选择在农村建厂,因为农村更接近原材料产地,能够降低成本。同时,农村产业结构也开始调整,订单农业逐渐兴起。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条件也较为艰苦。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