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轰轰烈烈的结束后,世界各大海上列强们发现,战争中为了追求胜利而建造的各种重火力、厚装甲、高航速的大舰巨炮们保养维护起来简直是个恐怖的噩梦。这种极其高昂的维护费用无不时时刻刻的消耗着他们的从战后重建费用里抠出的那一点点军费,战争的主角们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海军条约》
于是,1922年美国华盛顿,由美、英、法、意和列强里最为弱小的日本五国代表联合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我们熟知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华盛顿会议期间议定日本主力舰吨位只能为美英的2/3,这一结果传回日本举国哗然,如平地惊雷般的引起了上至官宦、下至国民所有人的愤怒。
参加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签署的山本五十六
然而条约既已签订就需要遵守,但就当时日本军政当权者的劣根性来说,从条约中寻找漏洞为自己牟利不可避免。
这其中就有因为列强暗戳戳的勾心斗角而使条约中未对驱逐舰的总吨位和总数量进行限制,那么本文的主角们就要登场了,日本帝国主义培养下的小马拉大车的代表——驱护舰们。
既然未对这些小舰们做规定,而日本又有将驱逐舰视为夜战突袭主力的传统,那么驱逐舰一跃成为日本海军扭转与美国海军之间差距的希望所在,它们要担当渐减作战的主力了。那么研制和装备世界上最为强悍的驱逐舰势在必行,要为他们装备大口径火炮、重型鱼雷、添加锅炉提高航速、调整设计优化适航性等等要求全都安排上了。那么,危机也随之而来了……
按原计划1918年日本海军改进峰风型的同时,也对枞型进行了改进,由此诞生的就是8艘若竹型,而本文的主角【早蕨】就是若竹型3号舰。因为通过枞型的使用中发现,其在高速航行中有船体倾斜角度过大的问题,针对这点若竹型将舰体加宽了0.15米,吃水加深了0.1米,用以改善若竹型的适航性,但因此而付出了航速减少0.5节的代价。1920年,日本原计划建造23艘若竹型,但因条约的签订海军方面想把更多的吨位让给主力舰,因此若竹型最终敲定8艘的建造计划。
建造中止与计划中的驱逐舰,其预定舰名依序为紫苑、泽泻、牡丹、芭蕉与抚子
【早蕨】1918年按计划由浦和船渠制造,于1924年7月24日竣工被划分为二等驱逐舰。一直使用八号驱逐舰的建造编号名称的【早蕨】1928年8月1日正式更名,尽管此前的一年的8月24日“美保关”事件中沉没的驱逐舰就叫【蕨】号,此舰仍选用相似舰名,可能因为如此才为后边的沉没埋下了玄学。然而原本制定的本舰舰名是【海棠】,为了遵循“第O驱逐舰”命名模式才把舰名来回切换,作为若竹型最后一艘竣工的舰只,【早蕨】是开战前最后一艘二等驱逐舰。
公试中的还未被赋名【早蕨】,当时称为八号驱逐舰
【早蕨】公试状态为常备排水量903吨,航速34.5节。武备为3门120mm单管舰炮为前中后各一门,6.5mm机枪2挺,533mm双联装鱼雷发射器两座。可见虽为不足千吨排量的小船,其武备相比一等驱逐舰也不遑多让。
【早蕨】的大致沉没位置
若竹型和枞型一样主要任务是护卫第一舰队的主力舰,在其服役的后期则长时间在中国执行警戒续航任务。1932年12月5日,【早蕨】与同型的1、2、3号舰【若竹】【吴竹】【早苗】组成的第十三驱逐队执行由吴港向马公运输物资的补给任务,这已经是任务的第三天马上就到抵达目的地。
在行经台湾基隆港北约120海里处,天气出现严重恶化东北风劲吹,风速20m/s达到7~8级,6米高的巨浪拍打着甲板和舱内堆满了物资的驱逐舰们。情况相当危险,编队只能尝试绕过风带,在情况稍有好转后舰队发现【早蕨】不见了踪影,各舰立即开始搜索仍一无所获。而事实是【早蕨】早在接触风暴开始时就发生了严重的左右后摇摆,受巨浪影响【早蕨】的横摇已经达到50-60度,再回复20度左右的舰体时接连受到舷侧巨浪的抬升拍击,受此冲击影响,【早蕨】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从近80度的倾角中复原的,因此在【早蕨】在狂风大浪中带着对设计师的恨意和百余名船员以及门田健吾舰长倾覆沉没了。
事后,海军部队事件认定为【早蕨】服役后不断要求加装的武备使重心上移,在遭受风浪摇摆时复原性不足才导致的倾覆。而显然日本海军部并没有重视【早蕨】的沉没,因为紧接着在34、35年相继发生了更为人熟知的“友鹤事件”,“第四舰队事件”。
接连发生的事件使得日本海军小型舰艇的发展始终在无尽黑暗的隧道中痛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