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之后,当陆逊想起那场夷陵之战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火光冲天的夜晚。
那一晚,冲天的火光,将长江上面都映照的通红。
在决战开始之初,陆逊首先派出士兵,人人都带着一把茅草,突袭蜀军最前方的营寨。双方交战之后,吴军士兵迅速点燃手里的茅草,引燃蜀军的营寨。
因为蜀军的营寨,大多是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也没有钢筋混凝土,或者其他的防火建筑材料。所以很快,蜀军最前面的营寨,就直接烧了起来。
对此,蜀军方面也有预料,迅速组织灭火和阻击。同时,后方的营寨,也得到消息,开始逐渐进入作战状态。
对于这种突袭,蜀军这边其实早有准备。
但这一次,就在前线蜀军因为大火,被冲破了第一道防线之后。一支精锐吴军,却突然绕过了蜀军的营寨。他们逆长江而上,直插夷陵上游的涿乡!
这支精锐的吴军,总人数其实只有五千人,领头则是朱然。
如果放在一般时候,就凭这五千人,想要冲过蜀军防线,绕到蜀军后方,无疑是痴人说梦。但在那一晚,前线蜀军因为火势被扰乱了阵型,根本来不及阻击。至于后面的营寨,士兵们之前都在熟睡。在朱然迅速带兵冲过来的时候,还没来得及阻击,朱然就已经带兵过去了!
就这样,这支五千人的精锐,在经过短暂的突袭之后,奇迹一样的突袭到了蜀军联营的后方,截断了蜀军的归路!
而几乎与此同时,紧随而来的,则是东吴强大的水师力量。
当时东吴以优势水师,迅速冲破了蜀军在长江上面的防线,逆流而上。面对吴军的大船,蜀汉方面本就不太行的水军,更是抵挡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吴军的大船横冲直撞。
而这样一来,原本分别驻守在长江两岸的蜀军,瞬间就被东吴的水军给切断了联系。
这一下,刘备的连营之法,彻底被破了。
面对前面冲天的火光,以及冲杀过来的吴军士兵,最前方的蜀军士兵,根本抵挡不住。偏偏在这个时候,长江上面都是吴军的大船,他们也无法乘船到对岸,去和对岸的蜀军汇合。
而如果向另一边的夷陵山林里逃跑,同样也不现实。因为吴军点燃大火的缘故,周围的很多树林都已经被点燃。如果逃到树林里,就等着被烧死吧!
所以,前线溃逃下来的蜀军士兵,唯一的生路,就只能不断后撤,撤退到后方下一个营寨。
但是等他们撤退到下一个营寨的时候,却发现东吴的军队,也跟着追了过来!
再之后,就是重复的点火,烧营,突袭……
而最终,当他们退到最后面的营寨时,却发现再往后的退路,已经被朱然和韩当等人,带着那五千精锐彻底截断了。
所以,这场仗打到最后,蜀军就从溃败变成了被屠杀。蜀军前线大将,张南和冯习,就地战死。那位带领五溪蛮来支援刘备的沙摩柯,同样也死在了这里。而以杜路、刘宁为首的一些人,见到已经再无生路,只能选择卸甲投降。
就这样,刘备带来的几万蜀汉精锐,在这种特殊的局面下,几乎被陆逊就地歼灭了。
不过,刘备好歹也是老江湖,在这种危急关头,他依然找到了最佳的生路。很快,在刘备的指挥下,仅剩的一些蜀汉军队,开始重新集结,逃往夷陵西北的马鞍山,随即开始在马鞍山固守。
这个马鞍山,不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马鞍山市。今天我们比较熟悉的那个马鞍山市,就在南京旁边,当时算是东吴的核心地盘。而刘备逃往的这个马鞍山,则是在今天的宜昌市西北。
对于这个马鞍山的详细位置,今天史学界其实是有一些争议。因为在宜昌西北,有不止一个符合正史记载的地方。但不管是哪一个,这个位置都距离秭归不远。
当然,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个地方其实还有另一个特征。
在距离马鞍山不远的位置,就是今天的三峡大坝。
之所以要退守这里,刘备的算盘其实打得很清楚。尽管夷陵这几万大军,已经被陆逊歼灭的七七八八。但是当时在益州内部,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在当时夷陵战场的后方,刘备还留下了一些精锐。
只要刘备坚守一段时间,这些精锐过来增援,依然可以击退吴军的进攻,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
然而这一次,刘备依然错估了吴军死战的决心。
接下来,当吴军主力抵达马鞍山之后,陆逊很快下令,让吴军从四面全线进攻!大家也不再分什么主力和辅助,一律以击溃蜀军优先。
在吴军悍不畏死的进攻下,刘备身边仅剩下的这点蜀军,很快再次溃败。而且,刘备选的这座马鞍山,并不是那种特别易守难攻的山峰。再加上蜀军是溃逃至此,也没来得及提前布置什么防御工事。所以很快,吴军就即将拿下这座马鞍山。
到了这一步,不光仗打输了,就连刘备本人,都有了被吴军生擒的危险。
如果当时陆逊抓住了刘备,或许,东吴方面还能以刘备作为人质,迅速进入益州。要是那样的话,三国时代的历史,说不定就变成南北朝了。
可是危急关头,有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救了刘备一命。
这个人,名叫傅肜。
对于这个傅肜,今天的我们了解极少。因为除了这一战之外,史书上对他没有任何记载。包括他是什么时候开始追随刘备,后来又担任什么职位,夷陵之战期间具体负责哪里……这些我们统统都不知道。
但我们知道的是,就在刘备即将在马鞍山上,被吴军抓住的时候,傅肜挺身而出。
“陛下,您先走!我来垫后!”
在那一晚,傅肜率领麾下所有士兵,为刘备拼死一战,终于给刘备争取到了一个逃生的机会。而作为代价,傅肜及其麾下士兵,则是全员战死。临死之前,傅肜还留下了一句被载入史册的国骂。
“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
随即,傅肜战死。
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几十年之后,当钟会伐蜀,蜀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傅肜的儿子傅佥,镇守阳安关。最终,阳安关被攻破之时,傅佥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力战而死,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在我们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人留下过名字,也有更多的人留不下名字。而其中很多留下名字的人,他们各自的那一页史书,我们看过之后,随手也就翻过去了。
但总有像傅肜父子这样的名字,让我们翻过他们那一页之后,还想再翻回来多看看。
傅家两父子,终究是对得起蜀汉了……